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作為一家大型銀行集團,通過控股巴內斯托集團(Banesto),充分發揮大型商業銀行在網點、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優勢,“總分統籌”做實農村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流程,穩步占據西班牙農村金融市場的領先地位。筆者搜集整理了其發展農村金融業務的主要做法,可為我國大型銀行發展農村小額業務提供有益借鑒。
一、主要做法
(一)發揮比較優勢延伸農村金融服務觸角
1.以規模運作提高村鎮網點覆蓋面。Natura農村銀行以“統一品牌運作,統一企業文化,統一后臺服務,統一人力資源管理”實現規模化運作。截至2008年底,巴內斯托集團約有700個網點承攬農村業務,其中433個屬于Natura農村銀行;人口2萬人以下的村鎮基本實現全覆蓋,平均占據了縣域50%的存款市場份額;網點運營成本大幅降低,工作人員不超過3人的網點占比達82%。
2.以技術創新設立“虛擬網點”。發揮大型商業銀行本身具有的技術優勢,創新開辦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業務。使處在金融空白地區的農村人口能享受查詢、管理銀行賬戶和進行金融交易等基本金融服務。
(二)立足當地實際設計農村金融產品
1.突出把握整條農業產業鏈。一是充分了解市場。通過網絡、與生產者協會簽署的合作協議、與農機供貨廠商的協議等渠道多方了解市場信息,尋找播種、收獲、加工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利用相互之間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來發掘市場機會。二是專家設計產品。Natura農村銀行組織一批專家團隊定義產品,確定功能要求,在設計中突出風險控制,力爭以對產品的組合管理實現產業鏈的整體服務功能。目前,Natura農村銀行推出的產品中超過40%為純粹的農村金融業務。
2.巧妙利用政府補貼體系。一是設計基于歐盟農業補貼的產品。農戶先向西班牙政府提交資助申請表,獲批后政府將歐盟提供的援助資金(PAC)發放到農戶在巴內斯托銀行的賬號中。二是設計基于西班牙國內農業補貼的產品。與西班牙各公共管理部門簽署了的補貼貸款協議。主要內容有:提供貼息貸款,支持畜牧業;為農村發展提供補貼;根據氣候異常情況貼息貸款額度。
(三)實施“三步走”戰略開展客戶營銷
1.第一步:“從無到有”爭取客戶。一是總部搭建信息平臺。設置專門的風險分析中心進行統籌管理,通過各種數據庫及時向網點提供數據。二是分支機構實地造訪客戶。在分支機構設置專門的管理專員,負責完成當地的普查工作,并實行登門造訪的“冷門”方式。三是適當讓利吸引客戶。為打動人心而對基礎產品的價格采取極大的靈活性。
2.第二步:“從有到長”建立客戶關系。一是提供特色服務建立長期良好的客戶關系。如舉行群眾性的“巴內斯托一一中小企業”活動、對農戶和小企業進行免費或低收費培訓、為農村經濟組織成員提供農業技術及市場開發指導等。二是逐步搜集客戶資料建立長期檔案。分支機構搜集市場和交易記錄并提交數據庫;總部分析數據,并向各網點發布優惠和非優惠的用戶名單。三是進一步加快爭取客戶的節奏。挖掘所有與現有客戶有關的參與者,尋找聯系并有針對性的開發產品,實現發展與穩定客戶的目的。
3.第三步:“從長到精”發展客戶銀行。一是精細化分類客戶群。按照“以市場為主導、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深入分析農村需求和個人需求,將客戶按照商務專員歸屬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二是積極爭取高端客戶。以增加一般利潤為導向,積極針對數據庫中交易信譽良好的客戶營銷金融產品。三是開發軟件系統實現一體化客戶管理。巴內斯托銀行Partenon系統的客戶管理模塊,能保存所有關于客戶的信息,包括客戶與控股公司的關系等資料。主要功能有查詢客戶賬戶、客戶合并、個人和商務的一體化支持以及客戶集團管理等。
(四)推行“總分統籌”做實風險管理流程
1.分支機構負責了解客戶并進行初審。分支機構運營部門是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該部門決定是否提出進入審貸程序以及是否最終正式操作,且承擔風險。首先與客戶進行談判,并且作出對客戶和融資需求的最初分析。用于農村客戶的分析模型有:個人客戶和農牧業個體經營者經營活動分析系統(sagra)、合作社經營活動分析系統(sacoop)和中小企業經營活動分析系統(sapyme)。
2.總部農村客戶風險控制中心(CAR Agro)負責風險評估。該中心根據Banesto集團風險政策的規定,深入分析客戶償還貸款的能力。風險評估主要考慮的因素有:貸款期限;客戶支付能力;要求農村客戶做出承諾,即在其經營的產品在銷售回款和得到補貼以后將收入存進Banesto銀行。做出風險評估決定的途徑有:自動方式,即依據客戶業務信用等級、短期貸款和重復貸款情況等;由分析人員參考不斷更新的信息資料直接作出決定。
3.全方位開展內部風險跟蹤程序。一是分支機構運營部負責實時跟蹤動態。每一個區域經理均擁有一個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專門跟蹤負責貸出款項償還的可靠性。二是執行董事下屬的投資和風險管理部門負責客戶風險預警。利用技術系統定期核查客戶風險,根據客戶當前和可以預見的未來風險狀況(銷售發展情況,流動資金狀況等)區別對待;主要分為五種類型:增加、保持、跟蹤、減少和取消。三是董事長下屬的法規執行和內部控制管理處負責內部控制程序。根據薩班斯法案建立內部控制模式(MCI),通過針對1500個風險的1731個控制措施對金融信息提供保證;根據國際標準建立內部控制指數,主要考慮因素包括:業務活動的控制和安全、執行規范和金融信息的可靠性。四是董事長直接下屬的內審部門。作為一個獨立的常設機構,負責進行實地審計或異地審計工作。
二、對大銀行做小業務的啟示
(一)統一管理和靈活經營相結合發揮規模優勢
大型銀行可通過創新管理架構,探索開展獨立的品牌運作。一方面,實施統一管理,輸出成熟的風險管理制度、流程和文化;另一方面,在具體經營上保留分支機構的決策權,使其更好的貼近當地市場,發揮小品牌決策流程短、經營機制靈活的先天優勢。
(二)貼近市場和專家團隊相結合消除信息不對稱
大型銀行必須從大銀行、大城市、大客戶的傳統思維中跳出來。一方面,立足草根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深入挖掘農村產業鏈的各個參與者,尋找自身與縣域經濟和農村市場的結合點;另一方面,借助大型銀行的專業力量,設置專家團隊和模塊創新農村金融產品設計。
(文/李成業劉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