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劉智利
自《網絡發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后,縣國稅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成立了網絡發票推行領導小組,研究出臺了《崇陽縣國家稅務局推行網絡發票工作實施方案》,采取分階段、分步驟,以點代面推行使用網絡發票。經過近半年的推行,網絡發票整體工作初顯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崇陽縣網絡發票的主要使用者,包括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起征點以上個體工商戶。為確保網絡發票的穩步深入推廣,規定從2013年5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人一律領用網絡發票,對納稅人原已領用的通用機打發票只驗舊,不供新;從7月1日起,對起征點以上的個體工商戶,一律發售網絡發票,不再發售定額發票;對起征點以下具備網絡開票條件的納稅人,自愿申請開通。
截至去年10月底,全縣共有323戶開業納稅人開通網絡發票資格,并作了票種信息維護,占全縣增值稅納稅人正常營業戶8.80%,包括44戶一般納稅人、121戶小規模納稅人和158戶個體雙定戶,實際開票戶數共有291戶,占比90.09%,共開具正常發票30153份,開具金額23115.72萬元。
1、網絡發票監控方面:通過對網絡發票開具情況的全面比對分析中發現,開具金額與申報金額不符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少數納稅人納稅意識薄弱,稅法遵從度不高,盲報或少報收入,進而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在查賬征收的納稅人中,部分納稅人并不能如實申報,在個體雙定戶中,起征點以上個體戶基本按照稅務機關核定銷售額繳納稅款,對于超過起征點部分則不予申報。另外有少數個體戶“避稅”意識較強,連續3個月及以上將開票金額“控制”在起征點以內。建議稅管員加強對該類納稅人的日常巡查,根據開票金額調整定稅。
2、網絡發票操作方面:納稅人開具網絡發票,不會操作或操作不熟練是主要問題。網絡發票對于納稅人而言屬于新鮮事物,需要一個學習熟練的過程,由于系統自身的局限性和納稅人的自身素質,當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時而使納稅人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納稅人使用網絡發票的積極性,也給稅務人員加重了工作量。
3、網絡發票系統方面:一是在企業客戶端平臺中,系統的檢索、統計等功能還有待加強,例如購貨方一欄填寫空間受限,如果企業名稱較長,一行無法顯示完全,又不能分行輸入,打印出來的票面信息也不完整;另外,系統的檢索功能有待升級,以方便納稅人快速定位查找。例如,預先保存的購貨方品目信息;二是ctais系統與網絡發票綜合應用平臺的數據雙向導入還有待完善,網絡發票開具的信息若能在當月結束后自動導入ctais系統,從而對納稅申報形成一個實時監控,與事后的分析查補相比較更有利于稅款的及時足額征收。三是使用網絡發票的納稅人逐漸增加,勢必帶來系統運行負荷的加重,造成納稅人遲遲登錄不進的狀況,建議不斷對該系統進行優化升級。
1、加強網絡發票信息比對,做好風險監控。通過借助日常管理和專項核查,做好網絡發票的風險防控工作。稅務部門應按照網絡發票推進工作的相關部署,做好網絡發票登記臺賬工作,掌握開戶、開具與申報比對、作廢發票、紅字發票等有關信息;稅務人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發票綜合應用平臺,統計和查驗開票信息,督促納稅人如實申報,隨時監控雙定戶連續數月超過其核定額的情況,為進行納稅調整提供依據;稅務人員還應輔導納稅人進行網絡發票的相關操作,規范開票品目等內容填寫。另外,針對網絡發票中有可能出現的“大頭小尾”違法現象,可以組織紅字發票的專項核查工作,抽查紅字發票的開具是否屬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督促納稅人修改相關申報、補繳稅款。
2、加強網絡發票使用的輔導與培訓,杜絕操作盲區。充分利用辦稅服務廳對外窗口,結合領導坐班設立網絡發票咨詢服務臺,另外通過網絡、公告、短信平臺、宣傳冊等多種宣傳手段,做好網絡發票的政策宣傳和輔導工作,利用納稅人學校,認真解答納稅人在前期網絡發票使用過程中碰到的難點疑點問題。
3、加強與網絡發票運營商等多方溝通,細化協調機制。稅務部門應與哲科公司、相關網絡運營商保持溝通聯系,明確各方職責,將網絡發票運行中的難點問題集中解決,確保信息傳遞的暢通;另外還應與上級稅務部門保持聯系,如實反映推行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總結推行工作經驗,全面做好推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