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云
保險公司經營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而財務管理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評價保險公司資本收益情況的重要標準。財務管理通過對資金的籌集、使用、分配,全面滲透貫通到保險公司經營的全過程。因此,在保險公司中,通過各種手段來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當前,市場上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這兩種財務管理模式各有優缺點,需要根據公司所處的競爭環境、公司自身狀況等酌情選用。
在這種模式下,保險公司的各種決策都由總公司制定,總公司全面控制預算和產品計劃,分公司只是執行部門。在財務方面,財權全部集中于總公司。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集中核心力量,統一決策,統一調配資源,有利于提高公司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降低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但缺點就是分公司喪失了工作積極性,不能根據地域和客戶的不同特點來開發、推銷產品,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在這種模式下,總公司確定發展大方向,各分公司在劃定的領域內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自由發揮,分公司有一定的財務權。這種模式的優點就是分公司工作積極性比較強,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變動、快速反應,在區域競爭中占有優勢。但缺點就是總公司很難協調指揮各分公司,而且產生了較大的財務管理風險。
和其他類型公司相比,保險公司財務管理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保險公司本身并不生產任何物質產品,所有經營活動本質上就是資金的合理使用和調配,在資金的變動過程中產生經濟效益。這一特點決定了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在整個保險公司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保險公司經營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投保人,而非股東。一旦保險公司破產,受到最大傷害的是購買了該公司保險產品的投保人。如果因財務管理不善,導致保險公司資金被挪用,將造成極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更要加強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
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目前推出的產品大部分是分期繳款,到期給付,中間持續時間跨度常常長達數十年。如果財務檔案管理不善,客戶資料遺失,將導致難以進行賠付。所以財務管理中的檔案管理工作來不得一絲馬虎。
保險業在我國屬于比較新的產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在會計處理上有很大區別。例如先收取保費,后支出費用,而客戶保費是否按時繳納、費用是否會完全發生,這些未知量都會導致難以將收益和費用作簡單的會計分期處理。
盡管近年來我國財務管理正努力向世界先進國家靠攏,財政部也不斷補充新的會計準則,但就保險業而言,財務管理相關規定仍不夠完善。政府基本上只是給了一個原則性的導向,在具體賬務處理時就產生了一定的隨意性,再加上我國會計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賬務處理時常出錯,導致財務管理難度較大。
財務管理工作本身雖然是一項十分嚴謹的工作,但是在實際的保險公司財務管理中,常常在人的管理上出現問題。如保險推銷人員在推銷時,收取客戶現金,不及時存入規定賬戶;或分公司未按要求將收取的保費存入銀行,而是直接用于支取銷售費用等。發生這些現象,說明該公司內部管理不善,如長期不加以整改,必然釀成惡性后果。
許多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普遍采用部門預算制度,根據各部門的重要性不同、利潤貢獻度不同、地區差異等,合理進行收入和費用的分配。而我國部分保險公司還沒有建立起這種預算管理制度,即使建立了預算制度,也不過是簡單的分配任務,反而容易導致各部門爭奪預算、推卸任務,激化各部門、各地區之間的矛盾,難以合理地分配收入和費用。
保險公司應當借鑒國外大型保險公司經驗,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和自身產品特點,建立起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時,必須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合法性。我國在財務制度、保險公司管理等方面已頒布了多項法令,保險公司在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時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能越雷池半步。
2.權責對等。設計財務管理制度時要注意合理劃分權責,權責必須對等。
3.適應性。不同的保險公司,組織架構、產品特點、市場情況、企業文化等都不盡相同,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時,不能盲目抄襲其他公司,要充分考慮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4.效益性。保險公司的設立目的主要還是為了營利,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時,必須考慮到成本、收入、利潤等各方面的情況,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后,各種風險事件往往與公司對辦事人員的管理有關,因此必須時常開展稽查、審計等內控工作,及時排除各種風險隱患。審計活動不僅能規范保險公司的內部會計操作,還有利于及時發現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除了內部稽查審計外,有時還要借助外部審計手段。當審計難度比較大,或是內部人員不方便參與時,可以通過審計外包等形式來引入外部審計專業人員開展相關檢查工作。此外,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手段,建立起一套風險監測系統,每當出現異常數據信息時,系統就會自動提醒,防患于未然。
預算管理制度,就是企業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計量估算投資和回報,使其與企業戰略發展保持動態平衡,同時控制各種風險。但目前國內保險公司的所謂預算管理,要么是總公司一家獨大,強行向各分公司攤派任務,要么是分公司各做各的,完全無視總公司的預算平衡。這樣其實是違背了預算管理制度的本意。正確的做法是總公司和分公司之間要合理溝通,制訂較為合理的預算方案,并及時地、不斷地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和更新,以確保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預算能夠得到有效利用,保障預算的資金管理功能。
綜上所述,當前國內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足,而財務管理作為保險公司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要不斷吸取國外先進經驗,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內控管理,加強預算控制,使財務管理工作真正起到作用,為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奠定穩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