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麒
教學是學生的動態,是教師的教學藝術與教材的有機結合,如何使這三者能更好的溶入一體呢?如何才能更好運用這個平臺,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終生體育的思想。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落實到實處。我想這也許就是作為一線教師應該研究的問題,現在的體育課,不在是過去的一個模式,應該是五花八門、百花齊放的。但是最終的目的是一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呢,又是通過什么方法才能達到目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技術課很少有人上,尤其是器械體操課,更是沒有人上,因為器械體操危險性大,學生的體質跟不上去、力量差,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敢上。怕出現傷害事故。在一次上體操棒課的時候,我讓幾個同學做扶棒換位的時候,有的同學竟然兩個撐棒,一個人在棒上坐著,當時我一看就急了,如果體操棒不結實摔著學生可怎么辦,當時我就把這四個同學訓了一翻。學生們還振振有詞“老師我們經常玩的,不會有問題的”。
這突然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這樣兩個人一撐不就成了單杠嗎?如果這樣上單杠課可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里。說干就干,我找來三個學生,兩個人撐桿,一個同學做杠上動作,我來保護,真的不錯呀,于是大家就開始模仿練習,一節課下來百分之八十的同學都能完成動作,不錯的主意。接下來又有難題了,體重超重的學生怎么辦呢?下課了,和其他老師一起討論。下課和同學們交流。最后商定用桌子,因體重超重的學生,最難解決的是支撐問題,這樣在體育課上我們經過試驗又成功了。心理真是有說不出的喜悅。看看學生那愛學的勁,和那優美的動作,我感到很欣慰。
是學生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其實不是世界不美麗,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孩子們是聰明的具有創造性的,我們要善于抓住這一點。來不斷鼓勵孩子,培養他們創造的興趣。
通過這節課,使我由衷的認識到:“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一線教師的科研,就是要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還要善于發現東西,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也能使科研腳踏課堂教學的沃土,在教學實踐中抽穗揚花,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