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淑梅
摘 要:我市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建設工作,通過采取健全組織機構,加大資金投入,整體推進,軟硬并舉等措施,目前,政務網絡已實現了全面運轉,電子政務建設初具規模。
關鍵詞:電子政務;建設;研究分析
1 我市電子政務建設的基本情況
我市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建設工作,通過采取健全組織機構,加大資金投入,整體推進,軟硬并舉等措施,實現了政府發文單位的互聯互通,推進了網絡整體建設,通過OA軟件實現了公文流轉和信息發布。目前,政務網絡已實現了全面運轉,電子政務建設初具規模。
1.1 政務外網已初步建成
從2002年起按照“能一點,不多點”的原則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搭建了市電子政務外網網絡中心平臺,完成了政務外網兩期工程的建設任務,政務外網節點單位達到了111家,逐步建成了一個覆蓋廣、帶寬高、穩定性強、安全可靠的全市電子政務外網網絡體系。縱向業務網如工商、信訪、統計、司法、計生委、檢察院、編辦等已相繼整合到政務外網上運行,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1.2 應用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鶴崗市人民政府協同辦公系統順利運行。該協同辦公系統主要提供政府機關日常辦公最常用的收文、發文和檔案管理等核心功能,和會議管理、電子公告、電子郵件等常用功能。為確保該應用系統順利運轉,我們采取“小步快走”的原則,分三期推進,至2010年年底已實現了所有發文單位的公文無紙化傳輸。
1.3 政府上網工程全面開展
鶴崗市政府門戶網站(www.hegang.gov.cn)本著“全面真實、及時便民”原則,經過多年來的不斷完善,現網站頁面美觀、內容豐富、更新及時、運行穩定,在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服務大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4 縣級電子政務建設步伐較快
我市下轄兩縣:蘿北、綏濱。
蘿北縣以建設“數字蘿北”為目標,以實施電子政務為核心,累計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了以政府信息平臺為樞紐的網絡體系,信息化建設位居全省縣級前列,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100個農村信息化示范縣之一。
綏濱屬國家級貧困縣,雖財力有限,但在縣政府大力支持下,已實現同市政務外網的互聯互通,實現了公文無紙化傳輸,于2009年1月推出了縣政府門戶網站。
2 我市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電子政務認識不足,領導重視程度普遍不夠。電子政務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信息手段與政府業務流程改進的過程,是政府部門一把手工程。
二是重硬件建設,輕軟件應用,信息資源利用嚴重滯后。相比全市政務信息化在硬件和網絡建設投入、規模、環境而言,軟件開發和系統應用顯得薄弱,信息資源不足。
三是業務系統無法實現信息共享,難以互聯互通。政府不同業務部門間的信息難以完全實現互聯互通。許多單位都有從國家到地方的縱網,但是大多沒有整合,信息孤島現象嚴重。
四是缺乏規劃,標準不一。如何在統一的規劃和標準下,整合現有資源,防止重復建設和各自為戰,成為電子政務發展中的關鍵所在。
五是“財”與“才”是主要阻力。由于我市財力有限,資金投入一直是困擾我市電子政務發展的瓶頸,電子政務建設資金特別是維護資金沒有保障。
3 下一步電子政務建設工作規劃
3.1 完善政務網網絡建設,加大公文無紙化傳輸力度
做好全市111家節點單位的網絡維護工作;按照我市政務外網建設的統一部署,做好未聯通的節點單位的網絡鋪設工作,做好全市所有單位的互聯互通;有效利用監控平臺,采取技術手段,保證政務外網、辦內網及協同辦公軟件暢通運行;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做好培訓工作,為我市全面實施公文無紙化傳輸提供技術保障。
3.2 加強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外網網站的建設
為市民和政務工作者提供有效信息。把門戶網站建設成宣傳鶴崗、便民利民的窗口,重點做好政務訪談欄目建設工作,為省政府政務訪談欄目內容報送提供信息;政務外網網站要貼近節點單位要求,更好地為機關工作人員提供信息服務。
3.3 安全保密工作常抓不懈
強化全員安全保密意識;做好電腦殺馬清毒和軟件維護,堵住各類泄密漏洞;對局域網設備做好日常維護,使設備應用率達到100%;加強對中心機房網絡硬件和軟件的管理維護,確保網絡安全暢通,為電子公文傳輸、信息報送、監測數據傳輸提供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