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誠
摘 要 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與理想的必要途徑,本文試通過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存在的問題,探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和其必要性。
關鍵詞 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不同行業和工種間職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規劃好職業道路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大學生畢業后能否較好較快地完成學生人到職業人的角色轉變,對他們今后的發展影響深遠,現今全球經濟不景氣,高校持續擴招,學生就業難是學校和社會一大難題,針對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高職院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1.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
人的職業生涯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或許會經歷多種職業,轉變多種角色,想達到什么樣的高度都需要做出事先的設想和規劃。大多數在校學生并不能充分了解自己,沒有好好想過自己想要做些什么,期望得到什么,該課程能幫助他們從自我認知做起,進而引導他們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古人云:“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對高校畢業生來說在就業初期能夠樹立合適的職業目標是很重要的,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實現他們的職業目標和人生理想。
2.有利于緩解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我國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多,在有限的社會資源條件下,學生自身和學校都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再加上近期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未雨綢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目標后,求職能動性和成功率都會大大增加。做好相應職業前教育,幫助學生適應職業環境,避免對產生就業恐懼心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僅使他們的職業生涯走得更加平順,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保障社會安定,促進改革開放的發展。
二、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和問題
1.大學生自我認知不足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與其他青年人在自我意識上有其特殊性。由于畢竟年齡偏小,社會閱歷不夠,即使主觀上表現得很獨立,但客觀上還不能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欠缺,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尤其需要提高,使他們在制定人生規劃時沒有積極性,即便制定出了自己的規劃也不會得到實施,那職業規劃便毫無意義。另外高職大學生在自我評價能力方面有片面性,表現在對自己的過度評價,與自身能力不符,職業目標無法客觀實現;或者心理自卑,在就業工作中面對困難時信心不足,產生消極心理,遇到挫折后不能快速克服,都是對職業發展極其負面的影響。
2.不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
課堂上得到的學生反饋信息是不少人并不清楚,或者沒有想過自己有什么理想,只想畢業后找到份工作就可以了,更有甚者以混日子的心態虛度自己寶貴的大學時光,實在是對人生極大的浪費。沒有樹立職業目標,不重視職業規劃都會導致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沒有方向性,迷茫困惑。
3.對職業發展存在理想化傾向
大學生缺少社會勞動經歷,往往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帶上過于理想化的色彩,譬如對今后職業中的薪資,地位充滿美好的想象,往往會造成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眼高手低,對現狀不滿,卻不注重腳踏實地,循序務實地積累能力和經驗,結果常常是到頭來也找不到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尤其強調職業道路是一個一步一步積累的,不用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自己的職業的話很難能夠獲得發展空間。
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生涯規劃理念
1.樹立職業理想
成功者的職業生涯,大多是由制定合適的職業生涯目標開始的,樹立適當的職業理想對職業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在制定職業目標時要遵循現實原則、層次原則、適度原則、明確原則和靈活原則,還要依目標完成時間,分短期,長期規劃制定,并具體化。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職業理想一定不能好高騖遠,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
2.自我認知與環境分析
自我認知是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先行條件,只有在充分的自我認知情況下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職業規劃。大學生在思想,意識,心理方便還處在上升期,自我認知在這個階段會經歷一個明顯分化的過程,要通過自我反省,比較,分析來達到了解自己。不僅在事物中要學會積累經驗,從失敗中獲得自我意識,還要在與人的交往中學會了解自己,他人是反應自我的鏡子,與他人交往是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來源。
任何人的職業生涯都必須依附于社會資源和組織關系環境,懂得分析環境,找到發展的特點,變化的趨勢,是提高職業競爭力的有利條件。宏觀的說,環境分析包括有對國際經濟形勢,社會文化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等的分析,國內政策法規改革趨勢,勞動力質量密度變化情況,產業結構調整沖擊等因素對職業發展影響的分析。微觀方面,工作環境,組織狀況,還有家庭,社交的環境都影響著職業道路的發展。
3.制定符合自身條件的職業生涯規劃
通過自我評價,環境分析后,確定職業發展目標,選擇理想,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并制定具體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及時評價實施成果,做出相應的反饋和調整。對于高職的大學生,可以采用讓他們自己制作職業生涯規劃書的形式來培養他們自我規劃的意識,制作內容要完整。編制職業生涯規劃書時要注意邏輯嚴密,重點突出,信息搜集科學,職業目標切實可行。
隨著社會和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將會越發突出,實施重點在大學階段,在他們就業前做針對性的職業教育,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提高綜合素質能力,也能為我國今后的經濟文化事業輸送合格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雷.高職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2.
[2]劉翠英.職業生涯設計與就業創業指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胡 誠(1988-),貴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