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每個教師都應該認識到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藝術,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又要有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無怨無悔的獻身精神。這是新形勢下,對教師隊伍師德師風最好的注解,要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必須把握處理好:教師的師德師風(德)和敬業樂業(教)間既涵蓋又聯系的關系。
一、以德為本,感悟師德
(1)師德之源。古人云“師有百行,以德為首”。在古代對教師就有了教學問的“經師”和教做人的“人師”的區分,有“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之說。綜觀歷史,“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可見,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教師的生命。在我國最早把“教育”兩字連在一起用的是孟子,提到“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闡述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始做善也”,說明教育者同被教育者的關系,明確指出教育是通過言傳身教來完成知識和“善”(德)傳達的過程。被尊崇為“萬古師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在師德的培養方面,認為教育者應以身作則,指出“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告訴我們,要成為合格的傳道的人師,自身就先要做到德高身正,嚴于自律。身正即是德正,作為新時代一名稱職的教師,只有做到“身正為范”方得“師道尊嚴”。
(2)師德之質。“師德”即指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現時期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內容。包括 “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主要內容。但究其實質皆來自于從教者對教育事業堅貞不渝的愛。有了這份對教育的執著,有了這份對事業的愛,才能從心靈深處迸發出自覺履行道德規范的勤政、愛生、寓德于教之良善師風。
熱愛教育事業,是師德之根,師德之魂。主要表現在:
(1)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教育事業是關系到四化建設、國家命運之興衰的事業,教師是立教之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這是教師忠于教育事業,獻身于教育事業的內在動力,也是教師人生價值的正確取向。
(2)“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熱愛教育事業,就要從教師自我做起,率先垂范。韓愈曾說過“以一身文教,而為師于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其教存” 。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在各個方面都要以其應有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質,嚴謹求實的學風、教風、健康的人格去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在提倡“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今天,教師隊伍涌現出無數師德標兵,他們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或用生命鑄就高尚師魂,或在平凡崗位筑起師德豐碑。有車輪下犧牲自我勇救學生而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有汶川地震中從死神手里搶下四個年輕生命的年輕教師譚千秋;有瑤山上走來的教師“媽媽”盤振玉;有甘守清貧,自費造船,26年如一日,堅持搖船擺渡接學生過河上課的最美鄉村教師石蘭松;更有無數堅守師德師魂、默默奉獻、甘為人梯的廣大教師隊伍,這些無不閃爍著“寓德于教”師德的光輝。
(3)師愛為魂,奏響師德的華美樂章。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熱愛學生,愛崗敬業。一位哲人說過“師者之愛是心靈的甘露,是理想之火種,是生命之霞光,是師之質,是德之魂”。
教育是愛的事業,“始于心靈之交互,盛于仁智之流轉,果于受者之授業、布道”,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正所謂“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師對學生的愛,只有在厚重、寬容、尊重、接納、公平、嚴格的基礎上,去喚醒、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致力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和人格,學生才能拋棄膽怯和害羞,自信、自尊、自強地健康成長。愛是從教者針對學生展開“傳道、授業、解惑”過程中的潤滑劑,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從“親其師”到“信其道”轉而“樂其道”。心平氣和地啟發、開導是學生思想轉變的催化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首小詩催人深思:“你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請別忙著把他們趕跑”。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半句六月寒”,所以從教者要從小處著眼,耐心細致、公平公正對待每個孩子,善于發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用師愛之光照亮每個學子的心靈。
二、完善自我,敬業樂業
法國著名詩人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的工作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優秀的師德源自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源自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敬業樂業上。
如今經濟與網絡時代撲面而來,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的信息量不斷擴大,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重任。熱愛教育事業,敬業樂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增強創新和超前意識,掌握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學中大膽地探索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現代教育思想觀念的教學能手,把最新的思想、觀念和知識轉化成智慧之泉,仁愛之德,不斷豐富師德的內涵,以身作則,寓德于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鑄起無愧于祖國,無愧于社會,無愧于人民教師光榮稱號的鏗鏘師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