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大玲
摘 要 農村中學由于教學設施落后,學生基礎差,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有的甚至不學習英語。留守的學生家庭條件不好,家長的觀念不到位,不重視,導致英語學科低分多。農村中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不高是目前十分突出的一個問題。在大力提倡新課改,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今天,樹立學生信心,正確對待英語學習,教師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改善教學環境,完善硬件設施,才能夠切實有效地提高農村中學學生英語成績。
關鍵詞 信心;興趣;因材施教;方法;基礎
2010年,我服從學校安排,去樂山市市中區最邊遠的童家中學支教。剛到那里,一進校園,抬頭望去,綠樹環繞,空氣清心,環境不錯;可平視望去,寥寥無幾的學生和老師,衣著樸素,笑意寫在臉上,但每一個老師和學生的鞋子都沾滿黃黃的泥巴,進入教室,老式的黑板,很舊的一張講桌,上面放著一盒粉筆;教學設施簡陋。學生期盼的眼神,我的心嘎登了一下。我暗暗發誓,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這里的孩子們。我在這里一干就是兩年半。經過自己的努力,采取因材施教,耐心講解,狠抓基礎,反反復復訓練,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學生由全班僅僅3人50分以上,最高分56分,平均分38分,到2013年畢業成績:50分以上7人,最高分110分,70分以上2人,60分以上2人,50分以上2人,平均分48分,優生率3.6%,合格率21.4%,提高較大。通過這段時間的教學,我感到農村中學由于教學設施落后,學生基礎差,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有的甚至不學習英語,因為他們聽不懂,小學基礎差,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去了好的學校,留守的學生家庭條件不好,家長的觀念不到位,不重視,導致英語學科低分多,農村中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不高是目前十分突出的一個問題。在大力提倡新課改,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今天,我深刻體會到:一是要樹立信心,正確對待,付出耐心和愛心,采取必要的措施;二要加大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改善教學環境,完善硬件設施。只有這樣才能留得住學生和老師,才能讓大家安下心來,進行正常的教學,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成績。根據本人在農村支教的英語教學實踐,下面談談個人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樹信心,激興趣
大多數農村學生由于小學沒有學好英語,基礎知識差,一到中學,教材是以小學為基礎編的,所以對英語學習沒有信心,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科學的方法,同時由于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效率低,不能面對挫折,因而學習興趣不濃。為了樹立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我教英語單詞的時候,遇到比較簡單的單詞,就請成績比較差的同學,讓他們起來大聲的讀,他們很容易讀,而且正確率很高,我及時給他們“OK!Very good!”的好評。他們也覺得自己還能讀正確,于是,他們的自信心就提高了,日復一日,他們的學習英語的信心加強了。體現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積極舉手發言,比以前愛問問題。由于老師幫助他們樹立了信心,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所以,一天一天,英語成績提高了。
二、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
學習英語,不僅僅要死記硬背,還要掌握一些好的學習方法。良好的方法可以在學習遷移規律的作用下,使知識觸類旁通,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領學生入門,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并不是比別人笨,只是自己課堂上,沒有認真領會老師傳授的知識點,沒有做好學習筆記,有問題又不敢去問老師,課后又沒有去溫習、鞏固當堂課的知識,并且,該死記的單詞、重要句子和短語,又沒有花功夫去背和記;一天又一天,問題堆積越來越多,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導致的結果就是,課堂上聽不懂,坐飛機,作業做不起,對英語完全失去了信心。老師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循序漸進的,狠抓基礎,慢慢傳授學生一些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教會他們怎樣學、學哪些,哪些是重點,如何預習,上課怎樣聽講,做筆記,課后如何有效的完成作業。首先,學生在課堂上,必須做到上課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要大膽說、讀、問,做好筆記,課后及時復習鞏固。同時熟練背誦一些重要課文,就可以提高聽說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另外,加上老師教他們怎樣去做各種各樣題型的考題,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的。幾次小測驗下來,有好多同學,成績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信心也有了。
三、深化情感合作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情感是一種力量,它具有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作用,學生的情感、意志、態度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現在的學生,大家都知道,老師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的思想,關心他們的學習動態,解決他們學習上的困難,也就是說,關心他們就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樣學生就親近這個老師,信任這個老師,愿意聽這個老師課,成績不好的學生也不好意思影響課堂紀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由于對這位老師教的這門課感興趣,信任老師,每個學生就想學好這個老師的課。不言而喻,英語成績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師生關系的融洽,在英語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遵循的原則。因為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而且性格千差萬別。但我們必須要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是人才,也是教材。由于學生的個性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基礎知識不同,而且智力也千差萬別,所以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我們的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提出不同教學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對學生的要求不一樣,對英語學困生而言,則要放低要求,從最基礎抓起,適時、適當地因人進行基礎補缺和學法指導。教師應對個別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當面批改,演示整個做題的思路和過程,引導學生領悟其中的學習方法。對那些接受知識快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要求,盡量給他們足夠的知識。另外,要求成績優秀的學生,主動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幫助了別人,又提高了自己。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樂于幫助別人的優秀品質。
五、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成績,必須要做到:(1)認真備課:上課前,要認真備好每一個學生,每一個知識點,要達到什么要求和目的。(2)認真上課:課堂上,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應該及時的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的給予鼓勵表揚。做到講基礎,講重點,寧肯慢也不追求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完成教學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收獲。(3)認真批改作業:因為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作業的要求也不一樣。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程度,作業里出現的不同錯誤,采取不同的方式解決。如果是共同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評講,特殊的問題,個別輔導。總之,一切都要認真對待。
六、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舞學生,使他們進一步追求成功。從根本上說,要讓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讓他們有機會表現自我,讓他們能體會到“一份汗水一份收獲”的成功感。教師在教學中,應借助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再輔助手勢、板書、實物等直觀形式,啟發引導他們解答較為基礎的知識,并在溫故而知新的學習中,吸引他們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隨時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總之,只有在充分認識到農村中學英語的現狀,才能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正確地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使用科學的、切合實際的正確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質量一定會上一個新的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