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溫185’核桃的品種特性,分析其在重慶市豐都縣的性狀表現,并結合豐都縣實際提出了‘溫185’核桃的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核桃;溫185;性狀表現;栽培技術;重慶市豐都縣
中圖分類號:S66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4-038-02
知網出版網址: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320.1340.031.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3-20 13:40:00
重慶市豐都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屬武陵山區的南部中、低山區,地廣人稀,生態環境比較惡劣,農業產業發展進程緩慢。近幾年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林果業得到快速發展,其中的核桃栽植面積已達1878 hm2,主要栽培品種為‘漾濞核桃’、‘三臺核桃’、‘遼核4號’、‘香玲’、‘川早1號’等。‘漾濞核桃’、‘三臺核桃’因晚實特性和與原產地生態環境的差異性,其表現是進入結果期遲,產量低;‘遼核4號’、‘香玲’抗病能力差;‘川早1號’的抗病性和豐產性尚可,但商品性欠佳。為了提高核桃產量和質量,2009年豐都縣農業部門引進了‘溫185’核桃并建立母本園,探索無性繁育技術,并進行生態適應性試驗,均取得較好效果。
1‘溫185’核桃的品種特性
1.1品種來源
‘溫185’核桃為新疆林業科學院從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薄殼核桃實生群體中選出,1989年通過林業部門鑒定。主要栽培于新疆阿克蘇、喀什等地,現已在四川、陜西、河南等地栽培。2009年豐都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從新疆林業科學院引進該品種,同時引進雄先型‘新新2號’作為‘溫185’的授粉樹,在豐都縣社壇鎮和仁沙鎮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并進行生態適應性試驗。
1.2果實性狀
‘溫185’核桃適應性強、豐產,具有核仁飽滿、風味香甜可口而馳名國內各大市場。堅果逢合線平或微凸起結合緊密,內褶壁退化,橫隔膜膜質,易取整仁。核仁充實飽滿、乳黃色,味香可口而不澀。堅果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2.4 g,最大14.8 g,三徑平均3.5 cm,殼面光滑美觀,殼厚1.06 mm,縫合線較松,可取整仁,出仁率58.2%,仁色淺,風味香,品質上等。
2 ‘溫185’核桃在豐都縣的性狀表現
2.1繁育方法
采用付德明“一種非組培核桃微枝嫁接育苗方法”發明專利技術培育‘溫185’核桃嫁接苗建園。容器苗,苗齡10個月,苗高50 cm。
2.2栽種地概況
‘溫185’核桃種植地位于豐都縣高家鎮方斗山村9社,該地海拔高度866 m,年降雨約1120 mm,年均溫15.1℃,1月平均溫4.9℃,年日照1214 h。種植地面積814 m2,灰棕紫泥土,臺地,肥力水平中等,土層較深厚,pH值6.4,前茬作物玉米。株距3.5 m,行距依臺地寬窄4~5 m不等,共栽植52株。其中主栽品種‘溫185’栽植42株,授粉品種‘新新2號’栽植10株。栽植時間為2010年10月上旬。
2.3物候期
在豐都縣南部高山地區,‘溫185’核桃3月中旬發芽、雌花膨大,4月上旬幼果形成,5—7月新梢、葉片、果實速生期,果實于9月中旬成熟,11月下旬落葉。
2.4生長習性
在栽種地立地條件下,‘溫185’表現為植株生長勢較強,樹姿較開張,分枝角度較大,樹冠呈半圓形。枝條粗壯,發枝力強,側生混合芽率100%,果枝率96.2%。1年生枝條深綠色,較粗壯,短果枝占68.4%,中果枝占31.6%。有二次枝生長,混合芽大而飽滿,無芽座。復葉有3~7片小葉,有畸形單葉。嫁接樹2年開花,每雌花序著生1~4朵雌花,屬雌先型早實殼薄品種。每母枝平均抽梢2.66枝,頂花枝占44.53%,側花枝51.62%,側果枝50.24%,果枝率56.17%,坐果率73.2%,每果枝坐果1.68個,3年生株產0.86 kg。果大近圓球形,刻紋大而淺,種殼厚1.08 mm,取仁易,仁色淺黃,單果重12.08 g,出仁率55.34%,食味香純,核仁充實飽滿。抗逆性強,耐粗放管理,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適合土層深厚密植栽培。
3‘溫185’核桃的栽培技術要點
3.1建園
栽植前準備。園地要求土層較深厚、肥沃。平地栽植需挖梯形排水溝,溝深60 cm,上底寬50 cm,下底寬30 cm;臺地栽植需挖梯形背溝,背溝深30 cm,上底寬40 cm,下底寬20 cm。挖定植穴前先平整土地,按行距4~5 m、株距3.5 m規格挖定植穴,定植穴0.8 m×0.8 m×0.8 m,將穴內挖出的表土、深土分放在定植穴的兩側。每穴50 kg農家肥和5 kg磷肥拌表土回填穴內。若栽裸根苗,起挖苗木時最好保持根系完好,按苗木大小、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分級捆扎掛牌。栽植時間秋植、春栽均可,以春栽為主。春栽在萌芽前進行,最好是隨挖隨栽。栽植時把苗木擺放在定植穴中央,使根系完全伸展開,均勻分布填土固定。苗木栽植時邊填土邊踩實,栽植深度應以不超過苗木原土痕處為度,覆土后定植穴宜高出地表面約30 cm;容器苗在栽植時應去除容器。
3.2肥培管理
栽植后應立即澆1次透水,2周后再澆1次透水,待水滲完后,土層皮干時松土。結合定干,栽植已成活的幼樹,每樹保留新枝3個即可,其余部分應剪掉。新栽核桃樹新生枝一般控制在50 cm,整體樹高控制在1.2 m以下,6月中旬對新枝進行摘心。栽植后第1年5月和7月各施1次清淡的人畜糞肥,10月株施三元素復合肥(N∶P∶K=15∶5∶10)0.2 kg。第2年3月,株施人畜糞肥10 kg、尿素0.1 kg;5—6月施壯梢肥,株施三元素復合肥(N∶P∶K=15∶5∶10)0.2 kg;10月株施三元素復合肥(N∶P∶K=15∶5∶10)0.3 kg。第3年3月,株施人畜糞肥15 kg、尿素0.2 kg;5—6月施穩果壯果肥,株施腐熟的油餅1.0~1.5 kg;10月株施三元素復合肥(N∶P∶K=15∶5∶10)0.5 kg。施肥方法是挖寬30 cm、深30 cm的條狀溝,長視樹冠大小而定,應在樹冠滴水線處施肥。
3.3整形修剪
采用開心形,定干高60~80 cm,培養成3~4大主枝開心形的圓頭樹冠。‘溫185’核桃由于結果早,側枝結果力強,應及時回縮多年生的結果母枝,以增加結果枝粗;疏除病枝、枯枝、弱枝、交叉枝、重疊枝、過密枝、下垂枝和平行枝等;短截壯枝旺枝,對中、短果枝不宜短截,以達到各類枝條合理分布,均衡生長。
3.4病害防治
3.4.1 核桃腐爛病
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體抗性,使園地通風透光,減少發病的環境因素;發現病斑要及時用刀具刮除病斑至木質部,然后涂抹5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5~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刮口進行涂抹消毒,最后刷波爾多液保護傷口。
3.4.2 核桃黑斑病
發芽前噴石硫合劑;發病前噴200倍的波爾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防治。
3.4.3 核桃炭疽病
用200倍的波爾多液或用50%可濕性退菌特600~800倍液噴殺。
3.5 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等。在蚜蟲、介殼蟲第1代若蟲盛卵期(一般為5月中、下旬)可噴灑5%來福靈5000倍液或20%速滅丁3000倍液進行防治。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