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十八軍,很多人會想起“萬歲軍”,想起梁興初。三十八軍首任軍長李天佑,同樣是一位勇猛過人、睿智儒雅的戰將,許多歷史煙云都與他聯系在一起:百色起義的腥風血雨中,有他的身影;平型關戰役的滾滾硝煙中,有他的怒容;四戰四平的風起云涌中,有他的手令……
鄧小平夸他不簡單
1914年1月8日,李天佑出生在廣西臨桂縣六塘圩高陂寨的一個貧農家庭。家境的貧寒,使李天佑在小小年紀便產生了離家出走找出路的念頭。1928年初,廣西國民黨軍李明瑞第七師獨立團在桂林擴軍。年僅14歲的李天佑跟著同鄉一塊兒報名參軍。1929年10月,李明瑞起兵反蔣失敗后,李天佑果斷地投向共產黨。
1930年12月11日,張云逸、鄧小平等共產黨人領導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軍2800人,在百色廣場舉行了紅七軍成立和誓師大會,史稱“百色起義”。當天,紅七軍軍長張云逸、政委鄧小平任命李天佑為紅七軍特務連副連長。
1931年2月上旬,桂系嫡系師師長李琪受命率4000多兵力向紅七軍發起進攻并攻占了隆安城西制高點猴子翻筋斗嶺,給紅七軍造成致命的威脅。張云逸急了,他狠狠地摘下帽子,回頭看見特務連副連長李天佑,立即命令道:“你帶特務連把制高點給我奪回來!”
“跟我來!”李天佑率領特務連一路猛打猛沖,他雖然左腳被打穿,但他帶領特務連成功掩護部隊脫離險境。
2月13日,鄧小平到野戰醫院看望傷員。當他來到李天佑床前,回頭對院長說:“你知道嗎?他叫李天佑。百色起義前,熊鎬就是他用槍頂死的。這個‘小老虎’連長打仗勇敢。在隆安戰斗中,他帶特務連把敵人消滅了不少,部隊才順利離開隆安!”說到這里,鄧小平拍了拍李天佑的肩膀,說:“不簡單哪!你打仗很勇敢!好好養傷,努力提高自己。我相信,將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智勇雙全的紅軍指揮員!”
彭德懷夸他指揮打仗有本事
1933年7月17日,時任紅七軍第十三團團長的李天佑奉命率團截擊武器裝備精良且最有戰斗力的國民黨部隊十九路軍第366團。他和政委毛賁虎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里,指揮部隊迎著國民黨軍前進。
天未亮,他們在芹山同國民黨軍遭遇。在雙方從南北兩坡搶占芹山主峰時,李天佑響亮提出“兩強相遇勇者勝”的口號鼓舞部隊斗志。在他指揮下,全團指戰員踩著滿山荊棘,穿越一人多高的草叢奮勇向前,終于比國民黨軍早幾分鐘攀上主峰,搶占了有利地形。接著,他們居高臨下,反復沖殺,同國民黨軍展開肉搏戰。
經過激烈戰斗,國民黨軍大部舉手投降,少數潰逃。李天佑指揮部隊乘勝追殺數十里,終于將國民黨號稱“鐵軍”的第366團全部消滅,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和軍用品,創造了紅軍l個團在運動中殲滅國民黨軍l個主力團的輝煌戰績。
戰斗結束后,彭德懷高興地拍著李天佑肩膀說:“小鬼,別看你年紀輕輕的,指揮打仗可真有本事!”第十三團受到東方軍嘉獎,并被授予“英雄模范團”光榮稱號。
打贏八路軍出師抗戰第一仗
平型關戰斗時,李天佑擔任主攻團六八六團的團長。戰役布置會上聶榮臻強調:“八路軍出師抗戰第一仗必須打勝!打敗或者打成平手都不行,中共中央和全國人民都在盼望八路軍第一個捷報?!?/p>
1937年9月25日上午7時許,滿載著日軍輜重部隊和軍用物資的300余輛汽車、馬車,開始向平型關開進。日軍自侵華以來,很少遇到強有力的抵抗,他們氣勢洶洶,疏于防備。李天佑和指戰員們看著日軍得意忘形的樣子,氣得直咬牙。
由于道路泥濘,日軍幾十輛汽車在辛莊至老爺廟之間停了下來。西進的日軍繼續向前擁,人、馬、車、炮擠成一團,李天佑一看正是開火的好機會,于是下達了“攻擊開始,狠狠地打”的命令。霎時,槍炮聲大作。日軍汽車中彈著火,堵塞了西進的去路,擁擠在公路上亂作一團。李天佑指揮部隊迅速沖下公路,把日軍切成幾段,一口一口把他們“吃掉”。
當李天佑和楊勇發現日軍正打算向老爺廟及其以北高地撤退時,便命令第三營:“要不惜犧牲沖過公路,搶占老爺廟,居高臨下,把敵人消滅在山溝里?!钡谌隣I營長鄧克明、教導員劉西元率領全營,冒著6架日機掃射,一鼓作氣沖上公路,同日軍展開白刃格斗。拼殺半小時,日軍士兵支持不住,紛紛躲到汽車底下。我軍喊話他們聽不懂,至死不肯投降,除以小股兵力去搶占老爺廟外,大部分仍擠在公路上頑抗。第三營不顧傷亡,終于沖過公路,直奔老爺廟。
這時,第一一五師部隊兩面居高臨下,打得山溝里的日軍無處躲藏。日軍指揮官為奪取老爺廟制高點,反復強令其士兵以幾十人、百余人、幾百人反復沖鋒,但均被搶先占領老爺廟陣地的第三營打了下去。
13時,當日軍調集兵力再次向山上攻擊時,我軍第六八七團攻上來了。不久,李天佑發現日軍首尾已亂,便命令部隊加強火力反擊。日軍頂不住夾擊,除少數通過國民黨軍陣地逃竄外,大部被第一一五師部隊殲滅。5公里長的山溝里,到處躺著血肉模糊的日軍尸體,戰馬、汽車、火炮等狼藉滿地。
血戰四平
1947年4月,李天佑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四平。此前,四平已打過兩次。
現在李天佑擔任前線總指揮,指揮三戰四平。6月8日,李天佑便指揮部隊包圍了四平。6月11日攻城開始。經過10天激戰,攻占四平街西半部,殲敵6000多人。這時,國民黨軍從沈陽等地抽調了10個師增援四平。6月25日,國民黨增援部隊逼近四平,為了保存力量,林彪下達了撤出戰斗的命令。這一撤,
給堅守四平的國民黨軍第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留了一命。
三戰四平失利,林彪作了自我批評,李天佑也主動檢討,并總結了經驗和教訓。1948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已改稱東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集中了第一縱隊、第三縱隊和第七縱隊三大主力攻打四平,史稱“四戰四平”。
這一戰,攻城總指揮仍由李天佑擔任。李天佑吸取三戰四平時呆板的戰術教訓,采取多點突破,命令第一縱隊為主攻部隊,從西北和正北兩個方向突擊;第三縱隊和第七縱隊為助攻部隊,從西南、東南、東北三個方向突擊。3月12日7時30分,總攻時刻到了。隨著解放軍炮火的急襲,戰斗按計劃進行著。7時50分,李天佑下令攻擊。隨即,5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總攻開始了,各個方向的突擊隊勇猛地向四平城內沖去……
四戰四平,一共用了23個小時就取得了勝利。
“回敬他們幾百發炮彈”
1948年11月1日,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李天佑成了第三十八軍首任軍長。1949 年1月,在平津戰役中,李天佑擔任解放天津西線指揮員,指揮第三十八軍、第三十九軍。受領任務后,李天佑來到離國民黨軍前沿工事只有1000多米的地方偵察敵情。剛潛入李家墳,敵人發現了,槍彈便“嗖嗖”飛射過來,掀起的泥土和雪漿濺了李天佑一身。李天佑摸了一把臉上的泥漿,繼續往前走。警衛員急了,一把拉住李天佑:“軍長!太危險了,回去吧!”李天佑說:“再往前一點,看得清楚些!”
14日,當時針指向10時整,指揮部里的李天佑跟梁必業交換了一下眼色,轉身告訴作戰參謀:“開始吧!”剎那間,炮彈呼嘯而去。正打著,一發炮彈卻掉落在距三十八軍指揮部十步遠的地方。原來,國民黨軍發現三十八軍的坦克出動了,拼命想摧毀它們,炮彈鋪天蓋地。摸清了情況,李天佑命令炮兵向縱深陣地開炮:“回敬他們幾百發炮彈,謝謝他們的照顧!”戰斗打到次日15時,東西兩路大軍會師金湯橋,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活捉守軍將領陳長捷。
西沙之戰 果斷決議
1957年11月,李天佑出任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李天佑主持廣州軍區全面工作不久,一份緊急戰情通報放到了他的桌案上:“某國當局派軍隊侵占我國金銀島!”
金銀島是我國神圣領土西沙群島的組成部分。李天佑收到情況后,拍案而起:“豈有此理!金銀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豈能讓人隨意侵占!”李天佑立即召集黨委成員開會,研究金銀島事件。
多數黨委成員表示:“金銀島是我們南海西沙群島的一個島嶼,早在漢唐時代,中國人就在這一帶海域從事航行和捕撈活動。金銀島是中國歷代政府管轄之內的地域,某國簡直欺人太甚。”但也有人擔心:“那一帶海域氣候條件不好,又無漁民定居,而且解放后政府也從未派兵駐守,是不是等等再說?”李天佑說:“事關祖國領土完整,消極等待怎么行?我看,必須馬上派部隊協同武裝民兵,迅速開赴島上駐守!”
最后,李天佑要求黨委成員表決,形成決議:以民兵的名義迅速開赴西沙群島各島嶼駐守,并將意見報告中央。周恩來接到李天佑簽發的廣州軍區的電報,立即向毛澤東匯報。毛澤東堅定地說:“ 南海千里海防的安全必須確保和加強,決不能讓任何人侵占。”
中央迅速批準了廣州軍區的意見,武裝民兵立即開赴西沙群島各島嶼。這是一次果敢堅決的行動,從此,西沙群島的上空飄揚起五星紅旗。
將帥晚年
在文化大革命中,盡管李天佑竭盡全力地做工作,但在當時的復雜環境中,他的一些良好愿望往往不能實現;迫于形勢和壓力,他也曾違心地說過一些話。為此,他時常憂心忡忡,曾寫詩表達當時悲憤郁悶的心境。
革命征戰四十年,
從未自己解疆鞍;
霹靂烏云遮華夏,
難以理解難扭轉;
樁樁信息報驚險,
愈感艱難志愈堅;
雖思病情日漸重,
決以文詩慰自勉。
1970 年9月,已陷于病危中的他多次叮囑醫務人員不要再給他用貴重的藥,不要浪費國家資財。9月27日,李天佑在北京逝世,年僅56歲。
1994年1月8日,在李天佑誕辰8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震上將題詞“一生忠貞,矢志不渝,英勇善戰,我軍楷模?!睍r任國防部部長的遲浩田上將題詞“一代名將?!?/p>
責任編輯:安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