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總是和“沖突”、“反恐”等字眼聯系起來。不過,運用無人機最多的美國軍方和中情局正刻意擴大無人機的應用范圍,試圖使其成為一種“通用化工具”。一些無人機廠商甚至聲稱“無人機潛能巨大,其應用領域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但也有人表示,“對機器戰士的盲目吹捧只是武器生產商的一種叫賣策略”。
“鷹眼”盯上販毒集團
自2012年年底以來,一些墨西哥毒梟發現,來自美國的無人機正在他們頭頂徘徊。這些原本被部署在美墨邊境、用來搜尋偷渡者的無人機如今已肩負新的使命。根據美國與墨西哥達成的協議,美國無人機已被授權進入墨西哥境內參與反毒品行動,其中就包括隸屬于美國空軍的“全球鷹”無人機。
這些進入墨西哥境內的美軍無人機不攜帶致命武器,只是依靠機載偵搜設備協助墨西哥官方搜尋毒販。目前外界仍不清楚美國“全球鷹”在墨西哥境內具體執行了多少架次任務,但據英國《泰晤士報》透露,“全球鷹”已多次在墨西哥立功,如協助墨西哥警方逮捕殺害美國特工薩帕塔的兇手(薩帕塔是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駐墨西哥城專員處的特工,2011年2月在墨西哥西部的公路上被槍殺)。
另一款有可能加入打擊墨西哥販毒集團行動的美國無人機則比“全球鷹”小得多。這種綽號“飛行啤酒桶”的微型無人機外形小巧,重量不超過23千克,能放進背包攜帶。據相關人員介紹,從背包中拿出無人機后,一名熟練的操作人員只需5分鐘就能完成無人機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并讓它升空。之后,無人機能在150米高的空中連續停留40分鐘,其機載偵搜設備能監視半徑達10千米的地面情況。目前美國一些地區的警察就已配備“飛行啤酒桶”微型無人機。
步兵戰場的“救命稻草”
很多人都以為微型暗殺無人機只存在于電影和電腦游戲之中,然而現實是在美軍實驗室內,確實有一款配備槍械的微型四旋翼無人機正處于測試之中。據美國《大眾機械》雜志報道,這種微型四旋翼無人機的樣機涂有偽裝色,配有一支大口徑短槍,其設計用途是執行暗殺和反狙擊任務。該無人機研制項目的負責人德雷克·斯奈德少校表示:過去軍方總是花費大筆金錢研制大型武裝無人機,但對于許多基層步兵來說,一款小巧的武裝無人機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斯奈德舉了個例子,當士兵在野外或城市里執行任務時,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狙擊手的伏擊區,他們必須在第一時間找地方隱蔽。然后,他們要想辦法找出狙擊手的埋伏地點,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決策—要么進攻,消滅狙擊手;要么盡快撤退。這一過程極為危險。如果他們攜帶這款微型武裝無人機,只需將無人機從背包里拿出,并遙控它飛向可疑地點。在遙控器的屏幕上,操作人員能看到無人機上的攝像機拍攝的實時畫面。一旦找到潛伏的狙擊手,還可以用機載大口徑短槍獵殺狙擊手。在整個過程中,操作人員完全不必親自出動,從而大大降低被狙殺的風險。此外,這種無人機還能悄悄潛入建筑物,執行偵察和暗殺任務,這顯然是大型武裝無人機無法辦到的。
至于為何選用四旋翼無人機作為武器平臺,設計人員表示:一方面,四旋翼無人機能像直升機般懸停在空中,可以方便操作人員進行瞄準;另一方面,四旋翼無人機可以折疊放置,便于放入士兵的背包中。斯奈德少校也坦承:這種無人機還有待完善,尤其是射擊精度有待提高(測試中,有時會射偏)。不過,即使這款無人機沒能當場干掉狙擊手,它至少能分散狙擊手的注意力,使士兵有機會安全撤離伏擊區。
“心靈之眼”自動識人
在與無人機有關的工作人員中,影像情報分析員恐怕是最苦的一群人,他們每天要查看由無人機拍攝的大量圖片和影像資料,試圖篩選出可能有價值的情報,例如:某處地區可能埋有地雷,某個被拍到面孔的家伙可能是被追緝的恐怖組織頭目……這項工作既費時又費力,讓人叫苦不迭。
不過,最近傳出的一個消息讓影像情報分析員既開心又擔心。據戰略之頁網站報道,一個名為“心靈之眼”的項目獲得了實質性進展,該項目由12家大學和尖端軍工企業合作承擔,目標是研制出“會思考的攝影機”,以便裝備形形色色的軍用無人機。所謂“會思考的攝影機”,就是讓攝影機可以自動找出有價值的影像資料,過濾無用影像。
按照設計人員的想法,當裝有“心靈之眼”攝影機的無人機在空中盤旋時,如果地面上有一群人走過,“心靈之眼”就能自動對這些人進行快速識別,尋找目標人物(相關人物的特征需要事先輸入識別系統)。一旦有所發現,“心靈之眼”會將相關信息發回地面控制中心。如果指揮人員決定干掉這個人,就能命令無人機立即發射導彈。
事實上,目前無人機上配備的高清攝影機可以在高空中清晰拍攝地面上汽車牌照大小的物體,但被拍攝物體究竟有沒有情報價值卻需要情報分析員來判定。有軍事專家表示,如果“心靈之眼”項目最終獲得成功,那將是軍事偵察技術的一次革命性進步。不過也有人擔心,“心靈之眼”將使大批情報分析員失業,而且人們對“心靈之眼”自動識別系統的可靠性始終存在疑問。
摘編自2013年11月21日
《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吳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