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海軍裝備發展現狀與特點
越南海軍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越南戰爭爆發之前,其海軍裝備在中國和蘇聯的援助下,發展了一支以魚雷艇和火炮巡邏艇為主的近海作戰力量,“北部灣事件”的慘痛教訓讓越南當局感到弱小的海軍力量無法與強大的美國海空軍對抗,在越南奉行游擊戰的背景下,越南海軍也開始實行游擊戰略—“破襲游擊戰略”。越南戰爭并沒有削弱越南海軍,在蘇聯和中國的援助下,其海軍規模反而進一步壯大,加上越南戰爭結束后接收南越海軍艦艇和依靠蘇聯援助,越南海軍實力實現了一次躍升。
眾所周知,海軍戰略是海軍裝備發展的先導,越南海軍戰略從其海軍成立至今大概實行過三個戰略:破襲游擊戰略、近海進攻戰略和新時期海洋戰略。在國力有限的情況下,越南統一后持續膨脹的擴張野心和行動占據了大量的軍事資源,其必然導致越南海軍無法獲得較為充足的經費支持。因此在新時期海洋戰略實施之前,越南海軍裝備發展尤為緩慢,除獲得了5艘“別佳”級輕型護衛艦和8 艘“黃蜂”級導彈快艇外,其余大部分仍是老舊的小型水面艦艇。1986 年越共第六次人大會議之后,越南海軍依據國家戰略的轉變開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海洋對越南重要性的提升使海軍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遇。得益于國內經濟發展和政府重視程度提高,經歷20余年裝備建設時期的越南海軍裝備了大量新型艦艇,整體作戰實力今非昔比。
根據越南海軍發展規劃,未來越南海軍作戰艦隊將是一支具備較強海上打擊能力的立體機動作戰力量,機動作戰力量以護衛艦為核心,導彈快艇為主體,常規潛艇為重要突擊力量,結合空軍的作戰飛機,形成具有越南特色的“空潛快”立體海上作戰力量。除了作戰艦隊,岸防部隊也是越南海軍發展規劃中的一部分,岸防部隊是越南軍隊抵御外國從海上入侵的最后一道屏障,未來岸防部隊將依托岸艦導彈、岸防火炮等武器組成的由海及陸多層防御體系。在海軍發展規劃的指導下,越南海軍在20余年的裝備建設時期里,其海軍裝備發展重點都集中于中小型護衛艦、導彈快艇、多用途巡邏艇、潛艇和岸艦導彈系統。
導彈快艇是越南海軍裝備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引進“毒蜘蛛”系列導彈快艇之前,“黃蜂”級導彈快艇是其主要裝備。越南海軍裝備的“毒蜘蛛”系列導彈快艇包括“毒蜘蛛”2型、“毒蜘蛛”3G和國內生產的BPS500型導彈快艇,目前導彈快艇數量約為14艘,未來總數將達到30艘左右。三種導彈快艇滿載排水量在400 ~550噸之間,優秀的動力系統賦予了其32節以上的最大航速。其武器包括AK-176M艦炮、AK-630M近防炮、反艦導彈和近程防空導彈,“毒蜘蛛”2型采用SS -N-2D型反艦導彈,而“毒蜘蛛”3G和BPS-500型導彈艇則采用性能更為先進的SSN-25E反艦導彈。三種導彈艇均都裝備了雷達、光電探測裝置和電子對抗系統等電子設備,具有一定的自主作戰能力和自衛能力,依靠其他目標指示平臺可進行超視距反艦作戰。
新世紀越南海軍裝備發展的特點之一是裝備了導彈護衛艦,雖然越南海軍早就裝備了“別佳”級護衛艦,但這型以火炮和魚雷為主要裝備的護衛艦實質上是一型火炮巡邏艦。目前越南海軍已經采購了“獵豹”級和SIGMA9814型護衛艦。“獵豹”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約1930噸,最大續航力5000海里/10節,武器裝備包括SS-N-25E反艦導彈、SA-N-4防空導彈、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及RBU-6000火箭深彈等武器。
“獵豹”級和SIGMA9814型護衛艦都是帶有新世紀設計特點的新型護衛艦,設計時考慮了軍艦隱身性能,艦載武器類型比較全面,護衛艦可執行反艦、防空等作戰任務。在未來立體機動作戰力量中,護衛艦得益于較大的艦體空間,其可搭載較為完善的對空、對海和對潛武器,海上適航性和自持力也強于導彈快艇。護衛艦具有較強的對海攻擊能力和一定的對空防御及反潛能力。戰時可以編入導彈快艇突擊編隊,依靠護衛艦裝備了較為完善的目標探測與指示系統,為導彈快艇提供目標指示和中繼制導的服務,并利用自身裝備的防空武器和反潛武器為突擊編隊提供一定的防空掩護和反潛保護,提高突擊編隊的攻擊和防御能力。在平時,護衛艦可執行巡邏、警戒等任務,依靠較好的海上適航性和自持力,提高越南海軍對周邊海域的管控能力,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參與反海盜、護航等特殊任務。
越南海軍裝備的多用途巡邏艇主要包括從俄羅斯購買的“螢火蟲”級和國產的TT-400TP型巡邏艇。兩種巡邏艇排水量都接近400噸,最大航速均超過30千米。艦載武器包括AK-176M艦炮、AK-630M近防炮、中口徑反潛魚雷和近程防空導彈。從艦載武器類型可以看出,多用途巡邏艇強調多用途性,既能執行巡邏、警戒任務,也能執行近海反潛任務,此外較強的武器擴展潛力意味著其可根據需要加裝反艦導彈(巡邏艇艇上空間具備加裝2座4聯裝SS-N-25E導彈的潛力),增強遠程反艦能力。
無論是新型導彈護衛艦還是“毒蜘蛛”系列導彈快艇,都帶有替代越南海軍同類型老舊艦艇的目的,而越南海軍今天開始裝備的“基洛”級潛艇則是帶有突破性性質的裝備。越南海軍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末從朝鮮獲得了2艘“玉高”級小型潛艇,但這2艘潛艇沒有配備魚雷發射管,并不是一型攻擊型潛艇,只能作為特種部隊輸送潛艇執行水上滲透任務。越南總共采購了6艘“基洛”級潛艇,一旦6艘潛艇入役,越南離“南海區域最強潛艇部隊”(越南總理阮晉勇語)的目的又進了一步。“基洛”級潛艇作為一種大型攻擊型常規潛艇,其隱身性能、攻擊能力等戰技指標都比較突出,達到世界先進大型常規潛艇的水平。按照50%的戰時出動率計算,越南海軍戰時有3艘左右的潛艇可投入作戰,依靠其較為出色的綜合性能,有力增強越南海軍的近海防御能力。
岸艦導彈又稱為岸防導彈,是一種從岸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岸艦導彈素有“海防利劍”之稱,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破壞威力大等優點,可以有效阻擊敵方艦艇靠近本國海岸線,并在適當的地形條件下控制或封鎖海峽、航道、河道入海口等重要海上樞紐,已經成為各國岸防部隊的重要武器。越南海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裝備“多面堡”和“防線”兩種岸艦導彈系統,“多面堡”系統采用SSN-3反艦導彈,導彈射程250千米;“防線”系統則是在SS-N-2導彈基礎上發展的岸艦導彈系統,導彈射程80千米。目前越南海軍已經裝備了K-300P“棱堡”和“舞會”-E兩種新型岸艦導彈系統替代上述兩種岸艦導彈系統,新型岸艦導彈系統射程更遠,自動化程度更高,綜合性能遠強于老舊型號。
從越南海軍新世紀裝備發展歷程和現狀來看,圍繞近海防御作戰和有限遠海作戰的作戰構想,其裝備發展主要集中于適合近海作戰的600噸級以下作戰艦艇,在此基礎上引進一定數量的中型護衛艦,強化近海防御作戰能力的同時使海軍具備一定中遠海執行任務的能力。采納了俄式海軍艦艇裝備多種艦載武器的做法,越南海軍新裝備的水面艦艇普遍也裝備了多種艦載武器,火力比較全面,具備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具體來說,這些水面艦艇反艦作戰能力最強,反潛作戰能力次之,防空作戰最弱,大多數艦艇僅具備防空自衛能力。岸防導彈系統依靠引進俄羅斯K-300P“棱堡”和“舞會”-E兩種導彈系統替換了老系統,射程一遠一近的岸艦導彈系統裝備思路得到了繼承(K-300P“棱堡”系統采用SS-N-26導彈,射程接近300千米,“舞會”-E系統采用SS -N-25導彈,射程約150千米),以陸制海作戰能力有增無減。
“空、潛、快”發展模式的困境
經過20余年的裝備建設,依靠對外購買和引進技術生產“雙管齊下”的裝備更新措施,越南海軍裝備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觀,整體實力也有了很大增強,但由于國力有限,越南海軍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其也只能被迫選擇一條畸形的發展模式,即“空、潛、快”發展模式,這里的“空”指本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潛”指的是潛艇,“快”指的是快艇(在越南海軍中,快艇主要是導彈快艇和多用途巡邏艇)。在“空、潛、快”裝備體系里,空軍戰斗機在近海作戰范圍內為潛艇和快艇提供防空掩護,并提供相關的目標信息,支持潛艇和水面戰艦進行超視距反艦作戰,攜帶反艦導彈的戰機還將參與反艦作戰,潛艇主要采用伏擊戰術,對己方水面艦艇提供水下掩護并對敵水面艦艇展開攻擊,水面艦艇依靠自身快速反應能力和較高的航速快速占位對敵方艦艇發動攻擊。
在現代戰爭中,越南海軍若想盡可能發揮“空、潛、快”裝備體系的作戰威力,需要利用數據鏈和綜合作戰指揮系統對“空、潛、快”裝備體系里的各裝備進行聯網作戰。數據鏈被譽為現代信息化戰場的神經,可起到戰場倍增器的作用。三軍通用數據鏈可以支持不同軍種裝備之間進行實時信息交換和共享,大大提高各裝備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配合綜合作戰指揮系統,可實現高質量的指揮控制,整體上提高越南海軍的體系作戰能力。以越南海軍裝備的636.1型潛艇為例,其配備的“俱樂部”潛射反艦導彈射程達250千米,但由于潛艇探測距離的限制,潛艇進行超視距反艦作戰必須依靠外部平臺提供目標信息,若越南海軍裝備的M-28海上巡邏機和潛艇都裝備了三軍通用數據鏈,M-28海上巡邏機就可以支持潛艇超視距反艦作戰,發揮潛艇的最大作戰潛力。從目前越南軍隊作戰體系建設來看,其還沒引入三軍通用數據鏈,因此也無法對各裝備進行整合,海空軍體系作戰能力處于非常初級的水平。
若從越南海軍近海防御思想來縱觀越南海軍裝備體系,依托地理上的優勢,其海軍履行近海防御作戰任務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但越南作為侵占中國島礁最多且一直處于南海爭端最前線的國家,其海軍必然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海空軍,快速發展的中國海空軍不但在海軍裝備和空軍裝備發展方面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提高全軍聯網作戰能力方面的裝備發展也令人側目。分析認為,越南“空、潛、快”裝備體系經不起中國海空軍的消耗,抗衡中國海空軍的目標無異于癡人說夢。
結 語
越南為了保護在南海的既得利益,目前仍在進一步增加對海軍發展的投入,以增強其整體作戰能力。在完成近海防御作戰力量建設之后,將海軍裝備建設的重點集中于中遠海作戰裝備,因此越南海軍的未來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