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本課程實施是一種突出“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地”的課程開發行為,它是一種策略,一種活動,一種動態的發展和變革的過程。本文結合學校實際,從“超市化”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到評價進行了探索與嘗試,形成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關鍵詞】
校本課程超市化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517(2014)02-0007-02
課程是文化的載體,也是育人取向的直接表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什么樣的課程體系決定著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在確保國家課程開齊、上足、教好和不隨意增減課時的前提下,開發了學科競賽類超市、興趣發展類超市、特色品牌類超市等豐富的“課程超市”供學生自主選擇,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其與系統的文化知識課程整合,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快樂,特長的滿足,使學校真正變成學生的學園、樂園、家園。
一、現狀分析中,明晰“課程超市”的方向
1.國家課程與多元文化發展之間存在的差異
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多元以及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我們應結合教學實際,直視學生的差異,并把學生的差異當成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并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創新地設計教學內容,靈活地組織教學活動,多樣化地評價學習成果,從而讓有差異的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和進程學習有價值的知識技能。根據國家要求所開設的課程是以一般學生作為樣本基礎的,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統一的課程設置在滿足一般學生的求知欲望時,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2.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矛盾始終存在于現實中
2005年開始嘗試了以發展興趣為主的興趣小組,分成校級層面的和各班級的興趣小組。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班級興趣小組往往成了“作秀課”,上了幾分鐘后就被學科教學所代替,存在有名無實的現狀。
3.校外各類培訓機構不能滿足社會所需
校外各類培訓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它為發展學生的個性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但各類培訓機構的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培訓費用也越來越昂貴,與學生最優發展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有效探究中,激活“課程超市”的個性發展
1.制訂課程超市的實施原則
第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滿足學生內在的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全面發展學生特長。
第二,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發展,深化小學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使課程的開設更具有實效性、靈活性和自主性,努力為學生的終生持續發展奠定堅實而廣博的基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第四,學校最優化使用培訓機構專業人才等社會性資源優勢,既保證了教育質量,又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成本,實現學生的最優發展。
2.憑借有利資源開設課程超市
第一,借助本土資源開設學科競賽類超市。我們在語文的閱讀寫作過關、數學計算過關、英語單詞過關、體育技能過關、美術技能過關、音樂歌曲過關、電腦打字過關等學科基礎過關培訓課程的基礎上,特別為學有余力的“尖子生”設立了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進取創新的精神,科學探索的精神課程。這是與本地區學科競賽相結合的超市活動,主要開設以下項目:
語文閱讀:打造書香校園,努力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理解與應用祖國的語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數學奧數:數學是思維訓練的體操,數學具有無窮的魅力。學校要努力讓學有余力的數學特長生,進一步發展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與品質,鼓勵求異思維、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
英語故事:讓學生走進情景性的英語學習環境中,帶著信心與興趣,進行語感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電腦編程:在“人機對話”中,提高進一步熟練駕馭電腦的能力,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激發學生的編程潛能。
國際象棋:提高注意力、大局觀,鍛煉耐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抗挫折、臨危不亂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行。
田徑訓練:提高人的基本活動能力、運動技術水平,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學科競賽類超市的開放時間,除了每周三下午兩節課時間外,每天早晨和傍晚活動時間也可開放。
第二,憑借教師資源開設興趣發展類超市。我校有著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蘊,更有著年輕化、專業性強的教師隊伍。目前教師平均年齡35歲,他們年輕有活力,大多畢業于名校,75%以上都是大專或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團隊意識和社會活動能力都很強。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長或持久的興趣愛好,為開設興趣發展類超市提供了有力的師資保障。
藝體類:“變廢為寶”的手工制作課程、民族舞蹈、合唱團、銅管樂隊、口琴、小提琴、科學漫畫、兒童畫、中國畫、素描、毛筆、書法等應有盡有。
實踐類:電腦模擬飛行、創意泥塑、剪紙藝術、特色編織、科學小制作、科學小發明、國際象棋、圍棋、羽毛球、輪滑、自由體操一應俱全。
探究類:趣味語言、繪本故事、成語故事、哲理故事、作文起步、快樂寫作、閱讀寫字、音標學習、外教口語、數學思維、主持與演講、科學實驗、身邊的動植物等種類齊全。
興趣發展類超市的開放時間為周三下午,全校性“課程超市”時間。
第三,拓展社會資源開設特色品牌類超市。理查德外教課:利用理查德英語培訓機構高薪聘請外籍教師的休息時間,周三下午兩節課時間,為我們學校的學生上英語外教課。
奧德賽輪滑課:通過體育局聯系奧德賽輪滑協會的會長,安排輪滑教練進校園上課。目前每個年級都有至少一個班級的學生利用每周三兩節體育課中的其中一節體育課,進行輪滑教學。由輪滑協會的專業教練免費教學。操場上小朋友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輪滑鞋,戴著頭盔,裹著護腿全副武裝,在教練員的指導下自由穿梭著,時而直線急速飛馳,時而來回旋轉,真是花樣百變,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帥氣”!看著看著,讓人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韓語口語課:有5位韓國籍學生在本校讀書。學校精心選擇韓語與漢語都很好,并有一定教學經驗的韓國學生家長,在每周三下午“課程超市”時間,來校授課。
航模、電子制作課:學校后勤維修處的魯爺爺是即將退休的電工,他從小對制作類課程有特殊愛好,也成了我校難得的專業人才,在每周三下午“課程超市”時間,給航模、電子制作組上課。
科技創新課: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老師與我校科技組的老師非常投緣,主動承擔了學校科技創新課的教學任務。
趣味版畫課:面對面培訓機構是一家在本地區有知名度的美術類培訓機構,也是教師家屬開辦的。他們利用下午閑暇時間為我校學生上趣味版畫課,廣受好評。
經典中國畫:學校對面的弄堂里,居住著一位具有神話色彩般的“中國國花——牡丹花”繪畫專家。學校邀請他為經典中國畫授課,他欣然接受。
少年警校:學校與交警支隊一起建立了紹興市交通安全實踐基地。交警支隊和交通警校的干警們就主動成了我們少年警校專業教師。
特色品牌類超市的開放時間為每周三下午,全校性“課程超市”時間。
3.課程超市的雙向選擇方法
教師根據自身的特長和教學中研究的教學課題,主動向教導處自行申報“課程超市”的負責項目,學校綜合確定實施課程后,排定任課教師。有的根據需要,一個班級安排兩個教師,一起負責該課程的研究與實施。再讓上課教師擬定招聘學生的基本條件,并向全校學生公布,開始招生。
學生選課的具體步驟如下:(1)學生了解實施課程的意義,激發其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2)學生根據公布的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自由、自主地對照選擇課程。(3)先按正常教學班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愿,學校調整各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控制在20~50人之間。(4)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校本課程。
學校共有36個班級,1800名學生都全部重新組合了班級,開設了54個課程超市,涉及音樂、舞蹈、漫畫、制作、寫作、口語、運動等多個方面。學校力求讓每一位學生在周三的下午都有“超市”可逛。而這一活動的舉辦,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程,這讓學生有了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讓優等生有更深、更精的成就,中等生有自己穩定的特長,也讓后進生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課程的設置深受孩子們喜歡,學生們給這樣的課程取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大眾化的名字“課程超市”。它不僅得到了學生們的支持,全體教師也積極響應,他們認為這樣能調動自己工作的積極性。
三、評價跟進中,秀出師生特長與幸福
第一,讓教師“聯”起來。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下,經歷了長期的實踐磨煉,培育了一批批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新教師熱情好學,老教師經驗豐富,新老教師的“聯手”,優勢互補、教學相長,產生課程超市的強大“向心力”。通過相互的課堂觀摩,聆聽專題講座,“會診、展示”教育教學亮點等,把“課程超市”的工作真正引入了教科研領域中。
第二,讓骨干“亮”起來。通過富有成效的實踐和理論滋養,通過校內外資源的有利整合與利用,讓特長教師很快脫穎而出,成為課程超市的“領頭雁”。
第三,讓全員“動”起來。進入課堂,問題就會接踵而至,需要教師動手實踐、動腦思考。如何以小班化、活動式為主要的方式開展教學,都需要深入研究,因此,強調全體動員,全程參與,全面評價。以此帶動教學的整體發展,實現用成熟的專業眼光看教育,用成熟的專業品質教學生,用成熟的專業技能上好課。
“課程超市”是結合學校實際,構建起以校為本的課程體系,旨在逐步形成新的課程文化,最終構筑起新的學校文化,使學校成為強有力的文化磁場。我們可喜地看到,“課程超市”已經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著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共同超越。
參考文獻
[1]唐盛昌.以學校課程創新為突破.推進創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基礎教育,2010-07-15.
[2]王燁捷,呂海波.兒童心聲:請關注我們的興趣愛好.教育文匯,200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