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研究者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發現其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表現在:(1)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2)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同時學生可以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彌補了課堂上的不足;(3)課外活動對緊張的學習是一種調節,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和自然的情境中達到語言的習得。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
體驗感知參與和交流語言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517(2014)02-0125-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展現才能。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朗誦、講故事、演講、表演、英語角、英語墻報等。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同時,語言是一種用來交流的工具,語言的習得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獲得。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
一、課外活動的認識誤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否應該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在教師中存在一大誤區,研究者于2008年在市區十所學校123名教師中做了課外活動實施現狀的調查,其中有87人不贊同在學校開展課外活動,他們認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重點放在課內,初中學生本身課業負擔較重,學生上完課,課余的時間就較少,應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書本知識上,不要再給學生增加額外的負擔了,如果進行課外活動,勢必會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這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從二語習得的角度來看,教師將學習完全看成一種認知活動而并非認知和情感活動的整合。學習不僅需要學生的認知因素參與,更需要學生的非認知因素參與,如學生的態度、動機、興趣和移情因素等,如以學生課業負擔為由而完全排斥課外活動,顯然是缺乏理論依據的。
二、中學英語課外活動的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有效的將課內外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以鞏固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同時學生可以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彌補課堂上的不足。課外活動對緊張的學習是一種調節,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獲得的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中學英語課外活動的作用
我校英語教研組在為期四年的英語課外活動實踐中收獲很多,英語課外為師生帶來了許多的益處。
1.課外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
研究表明,孩子在游戲和玩樂中獲得的知識要比在單純的講解中獲取的知識要記憶深刻的多。初中的學生在學習中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如果一開始就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上來,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學習英語。陳琳等指出“人類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的情感態度。”課外活動豐富多樣,趣味性強,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所學環境中積極表現,語言和能力都得到鍛煉。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初中,為了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可以開展英語書法比賽,讓全班的學生都參與,讓他們把設計好的英語書法作品交上來并在全班進行展覽,這一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也能讓他們意識到書寫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辦英語小報,在辦小報的同時,他們會查找相關的資料,這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為了讓他們的小報看上去更加美觀,他們會配上精美的圖片,這會增加他們的審美觀,實現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
2.課外活動能夠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運用語言的熟練程度,鞏固和擴大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機會是有限的,教師在課堂上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少數成績較弱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能,缺乏自信,上課不敢舉手發言,不能在課堂上得到口語鍛煉。如果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參加課外活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他們學習英語就不會感到費勁了。比如,我們在學校開展了英語角活動,把學生按照不同的年級進行分組,3~5人一組,給每組學生提供可以討論的話題,如:購物、看病、談論天氣等,保證每位學生有充分練習的機會,老師指導學生選擇那些涉及面廣,適合會話用的題材,給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提供機會,培養學生初步的聽、說交際能力。學生通過活動接觸到了豐富的詞匯,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保持了學習英語的那份樂趣。英語角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學生不但體驗了學習英語的快樂,而且提高了英語口語水平、會話交際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全面發展,展示學生的英語才華。
初中英語新課標的教材,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話題,如購物、討論天氣、生病住院等等,這些話題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師可以把這些話題布置成家庭作業,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對話,第二天在班里讓學生表演,這些活動都和上課內容有關,老師應該認識到學生不會因為課外活動耽誤學習,只有把課本知識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才會利于我們的教學。
3.課外活動能夠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語言的真實情景應用
課外活動的開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想象力、創造力提供了空間和時間。高效課堂模式下的英語教學,重在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英語課外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七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重點講的是制定班規和家規,筆者在教學這一單元時進行了適當的發揮,讓每一小組用英語制定出學校的校規,可以向校長發出倡議,完善我校的校規,制定出英文版的校規,學生興致高昂,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參加,組和組之間競爭激烈,這一活動不僅鞏固和豐富了所學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我校每年都在開展校內英語短劇大賽,每個班必須有一個參賽節目,這就要求學生要努力查找資料,研讀文學作品,上網收集資料或是借助英語教科書的文章,確定劇目,有的學生自己編寫故事,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學生在演練的過程中不僅能用到書本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學到了一些課外知識,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學生再查資料的過程中也可以了解一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四、結束語
本文基于我校課外活動實踐,探討了課外活動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提出課外活動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表現在:(1)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2)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同時學生可以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彌補了課堂上的不足;(3)課外活動對緊張的學習是一種調節,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和自然的情境中達到語言的習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通過四年的英語課外活動的實踐,我們不僅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也感受到了付出的艱辛,我們期待的是一個全方位、充滿樂趣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應該很好的利用課外活動,增進師生感情,立足講臺這塊“黑土地”,用三寸長的白華犁,閃耀著奉獻的光輝,為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
參考文獻
[1]王偉.建構有效英語課外活動的研究[J].學周刊,2012(6).
[2]陳琳等.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