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后進生是每個學校都存在的一部分學生,如何管理教育他們是所有教育者都關心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后進生的形成、以及如何教育這方面入手。教師要轉變思想,改變對后進生的看法,對學生要有愛心,并充分運用化學實驗的奇妙現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讓后進生之間展開競爭,給他們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到他們的知識水平層次。
【關鍵詞】
后進生素質教育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517(2014)02-0020-02
一、后進生的形成
初中學生大多都在11~15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正是活潑好動的時期,自控能力差,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父母或老師推一推,他們動一動。上課時很難長期保持集中精力,經常開小差,老師講的內容其多半沒有聽進去。下課時又愛玩,不愛動腦,不能認真及時復習課上所講的內容,所以課程落下的越來越多,以后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也越來越聽不懂,也就越來越不愿學習,把學習當成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一種痛苦。
初中化學由于特殊原因,直到初三才開始開課。對于有些同學來說,經過初一、初二的學習,在課程上已經落下很多,所以也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對任何科目都沒有興趣,當然也包括化學。雖然有些同學有想學好的意識,但一想到只學好化學,總成績仍然不好,仍然考不上高中,心里就打退堂鼓了。以至于干脆破罐子破摔,說什么也不學了。這時就需要老師給予及時的關懷和幫助,使其能迷途知返。
現在有很多的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而采取“精英”式的教育模式,一到初三時就對所有的學生采取分班措施,按成績分為尖子生班和差生班,對尖子生班配備最好的教師,日夜加班加點,進行題海戰術,超強度訓練。而讓老弱病殘的教師來教差生班,管理差生班。對差生班的學生不管不問,只要不出大亂子就可以,這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一部分學生,這也是造成差生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后進生并不是一開始就差,而是在不斷的考試升學等方面屢次失敗之后,自尊心受到挫傷,從而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有的甚至完全沒有了學習的欲望,并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再加上知識缺漏、性格懦弱、氣質抑郁、自學能力底等等原因,形成了一條惡性循環鏈條,導致后進學生心靈中的希望之火漸漸熄滅。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對后進生落井下石,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應對他們獻出愛心,伸出友愛之手,幫他們一把,讓他們樹立信心,重新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二、教師要改變思想,建立師生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接受知識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拼命給優生“錦上添花”來追求“成績”,而對后進生卻不愿“雪中送炭”,認為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事。還有些教師老是對后進生抱有成見,一看見后進生就討厭,認為后進生是“朽木不可雕”,是“爛泥糊不上墻”,對他們所做的任何事都看不慣,認為他們不會有所做為,不會有進步。如果不改變這種錯誤的認識和錯誤的態度,教師就不會做到開啟后進生被壓抑的智慧和能力之門,也不能點燃后進生的欲望之火。所以教師要改變思想,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只有改變對后進生的錯誤觀點,才能夠在后進生身上發現優點,發現他們的潛能。
首先,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蹲下來同學生交談,以真誠和愛心打動他、感化他,使他能對你敞開心扉,把心中的一些想法等等向你傾訴
教師要擺正自己和學生的位置,明白自己不是站在學生對面發命令的長官,而是學生的服務員。要求教師要有公仆心,時刻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是為學生服務。在教學中應充分相信學生的發展水平,并使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身的發展。作為教師要學會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要多用激勵性的語言,信任的眼光,支持學生的發展、學生的觀點,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大膽的創新、實踐,積極的動腦思考,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對后進生要多看到他的長處,其一有進步的方面,就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
其次,教師上課應有親切的教態和給學生融洽的學習環境
學生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所以,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要想提高教學成績,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核心作用。
對于成績較差、自制力較差的后進生,教師可有意識的通過眼神提問等無聲語言加以提醒,讓他們感到老師并沒有忽略和嫌棄他們,從而幫助他們及時糾正行為上的不足之處,樹立良好的信心。也可以在他們的作業本上寫上一些激發性、鼓勵性的語言。時刻讓其感到老師在關注著他。
再次,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后進生,多看他們的長處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師大畢業的學生剛進入學校就當了班主任,他的班上有幾個十分調皮的學生經常惹事,他為此找到校長,要求把班里的“害群之馬”弄走。校長說:“不見得吧,調皮的學生也有他們的優點嗎。”隨后校長讓他看他養的花,在花叢中有幾株野草,他想把野草把掉。校長制止他并說:“這片花里必須的留著幾株草,要不這種花就不會開得這么好了,因為這種花特別貪長,若沒有幾株草跟它們爭養料,它們會瘋長的很高,卻開不出花來,有了這幾株草,它們卻能恰到好處地生長,花開得多,開得艷。”由此這個老師認識到——“千萬不要輕易地拔去花間的草”后進生也有優點。
三、充分運用化學實驗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老師提著實驗用品進入教室上課,學生必然會很興奮,積極性也高,他們非常喜歡上有實驗的課。對于演示實驗,教師應盡可能的設計時使其現象明顯,可見度大,操作時可一改以往教師唱“獨角戲”的形式,讓一部分好勝心強,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輪流上講臺參與演示,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印象,并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也要盡可能的補充一些課外的趣味實驗,增加實驗量,尤其是要設計一些貼進生活、聯系實際的實驗,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如:演示蔗糖遇濃硫酸的炭化膨大;硝酸鹽的“木炭跳舞”;無水乙醇是否含水;“空杯生煙”;“茶水變墨水”等等。以及課本后面的“晴雨傘”、“燒不壞的手帕”、“小貓捉迷藏”等等。總之,我們要通過化學實驗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獨特優勢,努力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乃至對整個科學的熱愛。
四、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多給后進生發言的機會,多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他們一旦取得成績,應給予及時肯定的評價
有些教師缺乏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在基礎內容的教學中對知識的掌握用升學考試的標準來要求學生,特別是對一些基礎知識比較差,有嚴重知識缺陷的學生,教師要求他們在相同的時間內和優秀學生一樣接受同樣數量的知識,沒能做到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致使很多后進生由于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聽不懂老師所講的內容,而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上課前應精心設計一些有針對性、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在安排學生回答問題時,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知識層次水平提問不同的問題,切不可一刀切。
五、尖子生與后進生組成互助組,讓后進生之間也展開競爭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的成績差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教師不要心急,不能要求后進生把成績一下提高很多,讓后進生也不要著急,要有耐心,有毅力,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由于后進生落下的內容很多,所以自己不可能弄懂所有的內容。老師又沒有多余的時間來教他們,這時可以在排位時讓尖子生和后進生在一起,讓他們組成互助組,相互促進、相互發展,這樣后進生能有很快的提高,尖子生也能鍛煉自己的講題能力。
后進生之間也要讓他們展開競爭,但不要給他們定的目標太高,如讓他們進入班級的前幾名,這對后進生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這不僅不能使他們提高,反而會使他們喪失信心,失去學習的動力。反過來,把目標定的切合實際一些,讓他們能“跳一跳”“夠到桃”。如把目標定在自己的前一名或前兩名,把自己要超過的學生的名字寫在自己的桌面上,只要下一次超過自己前一名的學生就是進步,這樣他們會很有信心,學習也很帶勁,對后進生的促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書生說:“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外面觀望,更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對面發牢騷、嘆息、憤慨,而應該在這心靈世界中耕耘、播種、培育、采摘,流連忘返。如果真能這樣,那他將感到自己日夜生活在幸福之中。”所以,為了振興祖國的化學教育事業,為了祖國的未來,讓我們獻出愛心,多關心一下后進生,灑出一腔熱血,鋪就通往更加輝煌燦爛明天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龔春燕,郎天燕.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