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目前部分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況和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作者提出了一套比較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朋輩輔導。朋輩輔導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策略,由配對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合作學習并完成學習任務。朋輩輔導通過一幫一和小組合作等學習形式應用于初中英語的課內外學習中,使配對的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與態度、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等方面都獲得較大進步。為了保證初中英語朋輩輔導的有效實施,教師督導,及時提供反饋信息和及時評價,適當使用表揚和批評則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
英語教學朋輩輔導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517(2014)02-041-03
一、問卷調查
目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夠濃厚,課堂參與英語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課后作業或復習不夠投入,在英語學習中缺乏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多數學生只是被動學習,在英語學習上沒有目標,缺少適當的學習方法。針對這一普遍現象,筆者以所在學區的初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一共發放了260份調查問卷,利用學生自學課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問卷,共收回26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通過對問卷數據進行認真分析,我們發現,總是和通常課前預習的學生僅占28.1%;總是和通常用英語對話或參與小組討論僅占36.2%;總是和通常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英語僅占23.9%;課外經常向英語教師請教的學生僅占20%。由此可見,多數中學生缺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課不能主動回答問題,課外又不主動向英語教師請教問題,部分學生還不能夠認真訂正作業或試卷;多數中學生缺少英語學習的方法或習慣,他們很少進行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能把英語作業認真完成就算不錯了。并且,多數學生缺乏小組合作精神或自主學習的習慣。
語言學習的效果與語言學習主體的個人因素和語言學習環境相關,在語言學習主體的個人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語言學習環境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因此,英語學習需要一種良好的語言環境。《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朋輩輔導(Peer Tutoring)就是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共同合作與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發現問題、討論并解決問題,最終提高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朋輩輔導發端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高校,最初運用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輩輔導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策略,由配對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合作學習并完成學習任務。目前,朋輩輔導在美國中小學課內外學習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我國高校已經將朋輩輔導成功地應用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較為明顯。
二、朋輩輔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基本動力。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內源性動機和外源性動機。內源性動機是源于興趣、好奇心、求成的需要或自信心等個人特征的動機,所以激活與維持學生動機的根本策略是教師長期堅持培養學生求知、求成的需要,通過成功的學習經驗又增強他們學習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朋輩輔導就是利用課內外時間,通過學生之間的配對學習,激發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成功的學習經驗增強他們英語學習的自信,從而達到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目的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朋輩輔導作為一種有益的教育嘗試,可以借鑒到初中英語的課內外學習中來。
1.朋輩輔導應用的形式
第一,一幫一是朋輩輔導教育策略中行之有效的英語課外學習方法。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將英語學優生和后進生配對,讓他們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盡可能多的在一起練習英語,學優生針對后進生英語學習的問題和困難,對他進行輔導,幫助學困生提高英語水平。一幫一的學習策略如同“洋思”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兵”教“兵”。對英語學習上的后進生,教師指定個別同學去幫一幫,單獨輔導。優秀生與后進生搭配坐在一起,同一餐桌吃飯,同住一個寢室。他們結成幫扶對子,成為學習和生活上的好朋友。事實證明,一幫一不僅能幫助后進生取得進步,而且也能促進學優生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把自己理解的東西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提高。因此,一幫一的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后進生的進步,同時也有利于學優生知識的鞏固與能力的提升,實現雙方互利,合作共贏。
第二,小組合作。教師根據學生的英語成績,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6名左右),每個小組的英語成績優、中、差搭配。學優生擔任小組長,全面負責本組組員的英語學習。小組長指導組員進行reading;pairwork或groupwork方面的訓練;開展survey和writing練習。小組長負責檢查組員單詞的記憶,課文的熟讀與背誦,以及錯題的訂正。課堂上遺留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得到解決。小組合作能夠幫助學習小組的每位成員在英語學習中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方法,學習氣氛輕松活躍,小組成員共同獲得進步。
2.朋輩輔導應用的策略
為了有效實施朋輩輔導這一教學策略,教師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對朋輩輔導過程進行監控、微調;對輔導員和受輔導學生進行指導和管理;對朋輩輔導進行評估,并對評估進行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教師督導,及時提供反饋信息。教師應該對朋輩輔導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給予適當指導。缺少教師的督導,朋輩輔導只能是一種理想化的教學策略。教師規定好英語課外學習的時間,每天朋輩輔導的任務都要具體化。教師理應對朋輩輔導的近期情況及時提供反饋信息。了解自己活動的進展情況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教師及時提供反饋信息能幫助學生及時發現、糾正錯誤,調整學習的進度,使用合適的學習策略來完成學習任務。羅斯(D.Rose)的一項實驗表明,反饋在學習上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尤其是每天及時反饋,較之每周反饋效果更佳,如果沒有反饋,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則學生會缺乏學習的激勵,很少進步。
第二,及時評價,適當使用表揚和批評。一般來說,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要比批評和指責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朋輩輔導的督導過程中要盡可能多的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對于表現突出的小組或進步明顯的個人,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希望他們能夠在英語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赫洛克(E.B.Hunlock)做過一項有關表揚和批評的實驗,結果表明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學習動機,對學習起促進作用;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優于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沒有批評好。及時評價能夠激發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激勵小組成員之間進行更加有效的合作學習。
3.朋輩輔導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語言的學習和操練需要環境,兩人互幫互助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第一,課前預習。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教材有一個初步印象,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為提高聽課質量打下基礎。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對于學生的課前預習給予適當指導,或配以導學練習。但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課前預習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困難,需要學優生的幫助。比如預習單詞,學優生可以幫助后進生識讀音標或讀記單詞;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后進生把不懂的單詞、短語或句子標記下來,尋求學優生的幫助,學優生在幫助后進生解決問題或困難的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
第二,課堂學習。聽說課中的朋輩輔導:在進行聽力訓練之前,學優生需要幫助后進生解決聽力題目中的難點,降低聽力難度。在進行Pairwork操練,學優生幫助后進生正確運用單詞和詞組,糾正句型結構或其它方面的錯誤。在糾正后進生口語表達錯誤的同時,學優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讀寫課中的朋輩輔導:閱讀課上,幫扶對象共同討論文章中的重點單詞、詞組和句子,在理解的基礎上查找問題的答案。作文寫好后,教師老師可以安排幫扶對象相互批改作文,并為對方指出錯誤的地方。通過作文批改,后進生可以學習與借鑒學優生的詞組運用、句型結構和寫作技巧,學優生可以進一步強化自己的語法知識和書面表達能力。
當堂訓練中的朋輩輔導:當堂訓練完成后,學優生可以幫助后進生批改當堂訓練,并為后進生講解錯誤的原因。學優生在為后進生講解知識點,幫助后進生進步的同時,也增強了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課堂學習中,幫扶對象除了共同學習學科知識和提高語言技能之外,教師需要指導后進生主動向學優生學習,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比如邊聽講,邊記筆記的習慣;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等。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后進生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后進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對于其個人的進步至關重要。
第三,課后復習。朋輩輔導在課后復習與鞏固中的效果更為顯著。單詞、詞組或句子聽寫后,小組長檢查組員的錯誤訂正,并為組員再次聽寫已錯的單詞、詞組或句子,保證每位組員的聽寫過關。背誦有用句子或文章同樣如此,組長幫助每位組員熟讀或背誦有用句子或文章,并做好記載。另外,學優生可以幫助后進生解決課后作業中遇到的困難,指導后進生整理筆記,進行課后的知識鞏固與復習。
三、朋輩輔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價值
中學英語朋輩輔導是一種雙方受益、互惠的教學策略,它能夠使英語朋輩輔導的各位組員都能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因此,也有專家把這種教育策略稱為“朋輩互助學習”。朋輩互助對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有著重大影響。研究表明,朋輩輔導期間獲得的社交經驗使雙方受益匪淺,此舉能夠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提高其學習成績,進而提高他們在同輩中的社會地位(瑪斯馬蒂尼斯,2002)。當學生理解了朋輩輔導的益處,掌握了相互合作和有效學習的手段和方法之后,與那些沒有參加過合作學習的學生相比,他們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哈姆雷特C.L菲利普斯N.B,1997)。朋輩輔導能充分發揮學生伙伴的作用,引導伙伴盡力給予對方精神上的鼓勵和學習上的幫助,及時與對方進行生活、學習上的交流和溝通,讓彼此充分體驗身邊伙伴的關愛,激發學習的興趣,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1.知識和能力
在一幫一和小組合作的朋輩輔導學習過程中,組長和組員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都獲得了較大進步,這是朋輩輔導的基本目標。在英語朋輩輔導過程中,組員可以補習自己在課堂學習上的不足,查漏補缺,有效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成績。在英語朋輩輔導過程中,組員還學會有效聆聽和溝通,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英語朋輩輔導員的學科知識得到了強化,并提高了自己語言表達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并形成一種強烈的責任感。
2.情感與態度
通過英語朋輩輔導學習,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增強了英語學習的自信和自尊。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雙方的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加強。朋輩輔導促進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心理學家加涅認為,人的榜樣作用是發生態度形成和改變的主要情景之一。在談到班杜拉等人對模仿學習以及這種學習將引起人的態度改變的這類研究時,加涅認為在有效的態度學習中,人實際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設想,此時學生得到的是有關對榜樣人物的“了解”或“形象”。由于榜樣人物是一個受人欽佩的人物,因此在這一形象中的情感成分完全是一種正面的情感。“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朋輩輔導通過輔導員的榜樣作用,使其他組員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
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基本動力,因此,英語朋輩輔導過程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前提。朋輩輔導學習輕松、自在,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回自信,并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出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具有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其進步是顯著的。朋輩輔導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強調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能動的學習,即主動地、自覺自愿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愿地學習。授之以漁,輔導是為了不再輔導,朋輩輔導的最后階段就是互助學習,組員之間相互學習,合作學習,共同取得進步。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策略,更是一種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學會自主學習能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結束語
朋輩輔導是一項獨特的教育體驗,他能夠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目前,同輩輔導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主要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可以繼續研究和總結美國學校“朋輩輔導”的經驗和成功之處,努力為我國中學生搭建一個富有特色的英語課內外學習平臺,幫助每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找到方法,找到自信,并逐步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吳慶麟.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