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科醫生
首先拿全科醫生與社區醫生做個對比來詮釋全科醫生的概念。就工作范圍來說,兩者是類似的,都是服務于一定區域的居民,但全科醫生并不等同于治小病或只在小醫院,大醫院也需要全科醫生。全科醫生就像音樂會上的指揮家,為病人健康協調各方面的資源,確保病人獲得最好的醫療體驗。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首先要找全科醫生,由全科醫生總體評估協調推薦專科醫生,這個是全科醫生與社區醫生的主要區別。
此外,全科醫生也稱“家庭醫生”,他們負責整合目前的醫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科,為所有的人、家庭及社區提供基本的、連續性的、綜合的和協調的醫療保健服務。
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
上文說全科醫生就像音樂會上的指揮家,而專科醫生就像參與演奏的鼓手、小提琴手等音樂會主體演奏者,提供精湛專業的技術服務。也就是說,全科醫生在具體專科深度診斷上可能比不上專科醫生,卻是保障整體醫療服務效果和各專科醫生水平發揮的關鍵。
比較之下,專科醫生擅長醫治解決特定的疾病,全科醫生更強調在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心理干預、統籌治愈等各方面保障家庭成員的健康。當病人開始接觸全科醫生時,其實是該病人貫穿整個生命周期、兼顧疾病及健康狀態的持續性服務的開始。因為每一個病人的家庭背景、生長環境、身體狀況各不相同,所以全科醫生對病人提供的服務注定要求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服務。全科醫生對病人的治療,不是單純治療疾病,而是把病人看作一個完整的人,兼顧人生理情感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其實絕大多數人對自己健康的了解很有限,需要醫生的專業指導和幫助。
何種情況下應該尋求全科醫生的幫助
其實,每個人生病之后都應該首先去找全科醫生。因為全科醫生會為患者建立各種相應系統的健康管理檔案,包括病人的資料、患何種疾病、病史病歷如何、正在服用的藥物和采取的治療方案等。這樣,不管患者什么時候再來全科醫生處或者全科醫生所推薦的專科醫生處,醫生都可以很高效地給患者帶來最佳的治療方案。
患者在患病后若直接自行選擇科室掛號,在極短的時間內需要清楚描述好自己的病情,但提供給醫生參考的過往病例病史往往是零散、簡陋、不系統的。這種模式不僅對患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為醫生及時快速地做出正確的診斷制造了很多障礙。
全科醫生在診斷的時候都有3方面的考慮:

第一,判斷病人最有可能患有的疾病;
第二,排除可能最危險的疾病;
第三,解決病人目前的疾病并預防病人其他可能疾病。
同時,全科醫生還會提供給病人各種健康教育的資料,完成預期咨詢,深入家庭進行家訪,有必要還會居家照顧病人。全科醫生和患者之間有很多交流,并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患者的父母、孩子、家人都是由全科醫生提供服務,彼此的關系也會很和諧。家庭成員在全科醫生的醫學教育和指導下會逐步掌握些基礎醫學健康意識,并被要求通力合作配合全科醫生的治療,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可以避免醫生提供太多指令性服務,避免導致家庭將其健康和發展完全依賴于全科醫生。這樣家庭成員面對家庭成長的各種變化及疾病可能帶來的影響都能提前做好準備。
中國的全科醫生
在中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企業、街道診所的醫生,其實可以稱為全科醫生。他們走進家庭、上門入戶,為居民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建立健康檔案,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進行長期隨訪,對社區重點人群如兒童、孕產婦、老人進行保健等等。同時,全科醫生還在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門診服務。也就是說,除了在大醫院看病的中間時期,看病前在家的日子、住院回家后的康復期這兩頭,都歸全科醫生負責。上門服務的全科醫生是指一個團隊,叫作“家庭責任醫生團隊”,通常由一名全科醫生、一名護士、一名公共衛生服務醫生或其他類型工作者組成。目前,中國上海、北京等地已開展“家庭醫生服務”試點。
另外,雖然許多醫院已開設全科醫生,但大家去看病并沒有“看病先看全科醫生”的意識,而使一些全科醫生只能在急診室發揮自己的作用。全科醫生同樣是個專業,從某種程度上講,全科醫生也是專科醫生;同樣有自己的專家,只有中級主治醫生才可以評得上全科醫生。全科醫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是“核心”,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中的“守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