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由于平常與父母溝通非常少,因而親子關系容易生疏。而“流動少年宮”通過一些特定的親子游活動,讓父母和子女共同參與。讓他們享受到同等的素質教育資源,得到良好的發展,這對促進少年兒童教育事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留守兒童“流動少年宮”教育資源少年宮是我國在學校以外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教育和開展集體文化活動的機構。屬于少年宮一類的組織還有少年活動站、少年之家、少年科技館(站)、婦兒活動中心、兒童樂園等,它們有的只是名稱上的差異,有的表示規模大小或活動重點的不同,一般設有科學、藝術、體育等部(組)。任務是組織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配合學校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發展少年兒童的興趣和特長;組織匯演和競賽,為學校課外活動作示范和輔導。
所謂“流動少年宮”,就是借助城市里少年宮優秀資源,設計優質的活動內容和新穎的活動方式,把各種項目送進社區、廣場、學校、鄉鎮,為這些地區的少年兒童創造零距離接觸接受校外教育活動的平臺,使他們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體驗活動中,培養興趣、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從而推動少年兒童綜合文化素質的提升。
一、“流動少年宮”可以促進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目前,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著當前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一些城市剩余勞動力和鄉村主要勞動力都開始向大城市轉移,絕大多數流出群眾外出務工時不得不將子女留在家中,隨之衍生出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父母監護的缺乏、現有監護的不力,讓部分留守兒童在生活中面臨安全無保、學業失助、品行失調等成長風險和隱患。一般城市除了公辦少年宮和婦兒活動中心可以有相似的活動功能外,社區鄉村均無類似少年宮組織,因而開展“流動少年宮”進社區、進文廣場、進學校、進農村的運行模式可以較好地整合社會資源,更好地發揮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德育功能,并能豐富農村、社區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讓更多的少年兒童分享了校外教育的成果;同時可以動員全社會共同關注少年兒童成長成才、實現教育公平。
二、“流動少年宮”可以讓留守兒童享受同等教育資源
公辦少年宮和婦兒活動中心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還應該注重于公益活動的開展。而開展“流動少年宮”系列活動,恰好就是他們回報社會的一個重要載體。它不僅可以傳播文化、提高留守兒童的素養、增進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豐富這部分孩子的課余生活,彌補那份炙熱的情感,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同時,喚起社會大眾對這些弱勢群體的同情,伸出大家的友愛之手。其實,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生活中、學習中的關懷,更需要心的撫慰、愛的澆灌,走近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一樣幸福多彩的童年,讓他們享受到同等的素質教育資源,得到良好的發展,這對促進少年兒童教育事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三、“流動少年宮”可以做留守兒童的“快樂超市”
所謂超市,是以顧客自選方式經營的大型綜合性零售商場,又稱自選商場,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的主要商業零售組織形式。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商品分門別類擺放在貨架上,顧客可以隨意挑選;商品品種齊全,挑選方便;商品的價格相對也較低廉,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而“流動少年宮”有類似的功能和效果,它可以承擔起孩子家門口的快樂超市功能,讓這些留守兒童們可以自主選擇各種項目進行快樂體驗,從而為這些兒童播散快樂,傳播知識,種下文明。
四、“流動少年宮”擴大留守兒童的知識領域和活動空間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他們平常的知識來源一般就是學校老師的傳授,電視上的相關內容或者爺爺奶奶輩的口頭相傳等,他們的活動空間基本就是學校,家里等。而過“流動少年宮”的一些實踐活動,可以大大地擴充他們的知識領域和活動空間,使他們把從課本上獲得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理解和運用,加深了對知識的消化,培養孩子們的技能、技巧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在知識的海洋里學會生存的本領。
五、“流動少年宮”可以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感情
留守兒童由于平常與父母溝通非常少,因而親子關系容易生疏。父母方面,與父母的溝通交流少,家庭與親情教育出現空白,因而,大部分留守兒童容易出現性格內向,情感冷淡,表現呆板,沉迷于幻想的特征。而“流動少年宮”通過的一些特定親子游,如親子運動會等,特別是親子跳繩,親子呼拉圈等活動項目,讓父母和子女共同參與。在鍛煉孩子的同時又為親子互動創造了一個平臺,拉近了家長與孩子、少年宮和家長的距離,增進父母與留守兒童親密感情,促進了親子關系的融洽。同時,也促進了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諧統一。由于留守兒童在現實生活中成就感少,所以他們喜歡在虛擬世界尋找快樂,由于他們分辨能力差,網絡世界的不良信息給學生帶來了較大毒害,而“流動少年宮”的有些游戲活動,也能使他們從沉迷網上虛擬的電子游戲等回歸現實生活中。
六、“流動少年宮”可以培養留守學生的健康心理
留守學生成長尤如山崖上的野草,在極度艱苦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復雜的社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他們容易偏移主流價值觀,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形成消極悲觀的心理意識;從而容易形成憂郁、苦悶、恐懼、偏執、煩躁、不穩定情緒。學校是教育學生的主陣地,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事實上,學校教育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如學校教師關注的是學生成績,對學生的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唯一標準。可謂:“一好(學習成績好)百好,一不好(學習成績不好)百不好”。而留守兒童很多在學習成績方面很難達到理想狀態,他們往往會認為自己不會學、學不會,擔心害怕考試,一旦失利,就破罐子破摔,等等,非常不利于這部分健康心理的形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提高了效率才會高,學生的自信心才會增強。“流動少年宮”通過新的手段、以新的模式,把融合趣味、融合學習、融合技能培訓的活動帶進社區、走進廣場、走進學校、走進農村,使校外活動場所相對缺乏的社區、農村未成年人,特別是留守兒童,使將有機會在家門口享受“流動少年宮”,讓他們在游戲中感悟心理愉悅;利用競爭與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借助抗干擾專項訓練,培養學生抗干擾能力,增強意志力,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2008年,中央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意見》。“流動少年宮”把城市的文明搬到了社區、鄉鎮、農村,讓那些孩子與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快樂的陽光,真正實現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全覆蓋和無縫對接,它深入廣闊的農村,播散快樂、傳播知識,種下文明。讓一些鄉村孩子獲得城市文明的滋潤和活動的熏陶,它也必將成為服務青少年的有效服務載體!
參考文獻:
\[1\]曹勇安.從教育的產業性看教育資源整合的必要性和效益.中國基礎教育網,2006,5.
\[2\]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2006.
\[3\]費翔.校外教育公益性活動的結構化生存.首都師范大學,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