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畜牧業是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畜牧業的經濟,是一種不完全的國民經濟。牛是具有多種經濟價值的家畜,在世界上頭數多、分布廣,無論數量和產值均居畜牧業首位,從而決定了養牛業在畜牧中的重要地位。國內外養牛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其中尿素代替一部分蛋白質飼料飼養牛更具有重要的飼養意義。
養牛業瘤胃尿素蛋白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畜牧業是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畜牧業的經濟,是一種不完全的國民經濟。牛是具有多種經濟價值的家畜,在世界上頭數多、分布廣,無論數量和產值均居畜牧業首位。這決定了養牛業在畜牧中的重要地位。養牛業的發展對充分利用草原、草坡和發展農副產品,提高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提供工業原料及外貿出口物質,加速國民經濟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外養牛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其中尿素代替一部分蛋白質飼料飼喂牛更具有重要的飼養意義。
尿素是由天然氣、水和空氣化合而成的化合肥料,純尿素中含氮
46.7%。在成年牛的日糧中添加尿素,可替代一定量的蛋白質。牛吃進尿素后,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這些氨,繁殖生長合成微生物體蛋白質,而后這些微生物體蛋白質又被牛消化利用。據試驗,用1公斤尿素作產奶母牛的補充飼料,可形成相當于10公斤牛奶所含的蛋白質。尿素的利用效率,青年牛比成年牛高5%~8%。
尿素作為蛋白質補充飼料,只有在粗飼料日糧中缺蛋白質時才有效,特別是將尿素與糖漿混合加入時,效果更為顯著,因為糖分是瘤胃微生物利用氨的能源。尿素的用量按日糧的干物質計算不宜超過1%,按精料計算不宜超過3%,按體重計算,每100公斤體重喂20克~30克。
為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并防止氨中毒,添加時應注意應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在補加尿素的日糧中,必須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類:瘤胃微生物在利用氨合成菌體蛋白的過程中,需要有能量和碳架的供應,這些可以由可溶性糖類如淀粉的酵解來供給。
第二,只能在瘤胃功能成熟后添加。按牛年齡估算應在生后3個半月,或要求一般牛體重200公斤,大型牛250公斤。正在哺乳的犢牛、有病的牛,均不宜飼喂尿素,早添加會引起尿素中毒。
第三,尿素不能單獨飼喂或溶于水中作飲水用:因為尿素吸水性強,容易分解成氨,氨大量進入血液內會引起中毒。一般將尿素溶于少量的清水或糖稀中,拌草后再喂。
第四,不得空腹喂,要搭配精料:精料蛋白質含量必須低于12%,如超過14%,則尿素不起作用,尤其是純放牧的牛,不得空腹喂尿素。
第五,尿素喂牛時,不能把一天的用量集中在一次喂給,要分成三次,以防中毒。
飼料中添加尿素代替部分蛋白質,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為氨,由于脲酶的活性很強,使尿素在瘤胃中分解為速度很快,如果尿素的喂量過大,很容易導致氨中毒。動物氨中毒的表現為:運動失調、肌肉震顫、痙攣、呼吸急促和口吐白沫等,上述癥狀一般在喂后1小時內發生,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因此,要嚴格控制喂量并注意喂法。
1.注意喂法
飼喂尿素時,須將尿素均勻地攪拌到精、粗飼料中,嚴禁單獨飼喂或溶于水飼喂。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補加尿素的日糧中加入脲酶抑制劑,如醋酸氧肟酸、辛酸氧肟酸、脂肪酸鹽、四硼酸鈉等抑制脲酶活性。
(2)飼喂尿素衍生物,如雙縮脲、磷酸脲、脂肪酸脲等,與尿素相比,其降解速度慢,效果好。
(3)對尿素進行包被處理,用糊化淀粉與尿素均勻混合后飼喂。可用玉米面糊或高粱面糊制成糊化淀粉。
(4)飼喂尿素精料,粉碎的谷物(70%~75%)、尿素(20%~25%)和膨潤土(3%~5%)混合后,經高溫高壓噴爆處理。
(5)飼喂尿素添磚,將尿素、糖蜜、礦物質壓制成塊狀,讓牛羊舔食。
2.控制喂量
尿素的喂量約為日糧干物質的1%或者是日糧蛋白質需要量的20%~30%。注意生后2~3月內的幼齡反芻動物,由于其瘤胃功能未發育完全,不可飼喂尿素,以免發生中毒。
尿素代替日糧中的部分蛋白質,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生物體內一切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幾乎都與蛋白質有關,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足是限制牛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蛋白質的營養師必不可少的,而蛋白質的供給,對于牛來說,又可以利用部分尿素。因此,在牛生產的過程中,利用好尿素代替蛋白質就更為重要,尤其是尿素利用的原則,方法喂量就更為重要了。
(上接第10頁)愛國情懷與抱負只是寄托希望在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想法和決策上面,還要依靠統治者的重用才能建立自己為國奉獻的偉大事業。他還把對抗外敵、舍命救國的志愿常與個人的功名成就緊緊糾纏在一起。于是,當他一旦遭到了最高統治者的厭棄和打擊時,便會頓感失去力量與支持,而產生一種孤獨、空虛、悲觀的思想感情。遂他時而面對現實的殘酷采取逃避的態度,時而以“狂放”“曠達”“不羈”的性格從精神上將自己麻醉。所以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有不少消沉、感傷的情緒融入其中,有時甚至在他寫得那些慷慨淋漓的詩中也避免不了夾雜一些消極的情緒。難能可貴的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直至終寢時候,還寫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可見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是多么的深厚和摯烈。
陸游的詩歌以南宋現實殘酷的環境為背景,廣泛真切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會黑暗,跳動著這一封建時代的脈搏。他的詩歌內容顯得頗為豐富、有力,所涵蓋的層面涉及了當時社會的各個生活方面。陸游詩歌中所洋溢的熾熱的愛國情懷,風格多種多樣、氣壯語豪,感情真摯、激昂、慷慨,從詩歌的本質特征來說,是無比自然地表現出了一種獨特的人文精神。它就像一泓清靈卻看不見底的深泉,一旦激發,卻具有震人心弦、貫穿人心的巨大藝術力量。后人對其詩歌中愛國情懷的深入研究和宣傳,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精神,是極其必要而有深遠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游國恩.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2\]嚴修.陸游詩集導讀\[M\].成都:巴蜀書社,2009.
\[3\]游國恩,李易選.陸游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4\]錢鐘書.唐宋詩集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濯銀波.談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J\].濮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