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小組學習多媒體一、實施精彩導入,調動學習熱情
故事和游戲是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繪聲繪色的語言和驚心動魄的情節,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形象逼真的故事情境,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動力,促進課堂教學深入開展。例如,在學習《古代希臘》這一課的時候,由于這段歷史離我們比較遙遠,大多數學生對這段歷史印象比較模糊,間接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帶動大家情緒,教師可以利用跟古代希臘有關的歷史故事導入教學內容,如“馬拉松長跑”“木馬計”,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為課堂注入了新鮮元素,增加了課堂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另外,成語故事也是很好的興趣催化劑,每個成語背后都蘊含著一個哲理和歷史故事,正好與我們的學習內容相呼應,如草木皆兵、圍魏救趙、四面楚歌、揭竿而起、臥薪嘗膽,都與我們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
二、采用小組學習,合作完成任務
教師可以為學生或學習小組指定學習主題,也可以由他們自己進行選擇,通過小組間的互相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問題選擇情況進行分組,并處理好各小組之間、學生之間互相協作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組內學習活動中去,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流暢,班級管理更加規范。分組完成后,要制定小組規范,推選出組長,并由組長根據組員的興趣愛好分配學習任務,盡量提供條件讓學生去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才華。教師要在這個階段做好全局規劃,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獨立承擔一些具有極強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以《帝國新政》的學習為例,其學習任務為如何理解和評價李世民的功績,從他的“開明新政”以及后來的“貞觀之治”所帶來的鼎盛局面,學會如何客觀地評價個人的成就對歷史的發展帶來的影響;認識到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對于我國后世和整個東方世界帶來的深遠影響,從中感受到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為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承擔學生學習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幫助他們隨時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保證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現代化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采用圖文并茂的教學手法和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運用掛圖、模型、幻燈片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精心制作歷史課件準備教學方案,改變傳統“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優勢,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教學《第二次鴉片戰爭》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圓明園”有關的影像資料,將圓明園面貌的前后變化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侵略者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告誡學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激發學生愛國情懷,肩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將振興中華民族作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實現人文教育的意義。
總之,只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廣大歷史老師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就一定能激活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