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進一步深入落實,促使了教育領域教學改革的迅速發展,針對中學語文教學而言,在深入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同時,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樣也存在著部分缺陷。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當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對策新的課程改革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主導,轉變傳統學生學習被動的地位,注重學生創造性及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強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新課改的理念對新時代老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現狀而言,部分教師并沒有完全理解新課改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貫沿襲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以下主要分析目前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其解決措施。
一、當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很大一部分語文教師并沒有樹立課程改革的意識
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老師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老師主要在課堂上扮演知識的引導者,對學生進行啟迪式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及重視知識的實踐運用。然而,在當前部分中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依然有大量的老師并沒有樹立課程改革的意識,照搬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從頭到尾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忽視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雖然已經有大部分中學改善了傳統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活動的開發,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然而,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老師設計諸多與課程并沒有較大關聯的活動而告終。在教學中,往往僅僅只注重了探究的形式,并沒有發揮其實際效果。另外,老師在探究過程中也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沒有注重結合課本知識與活動的相關性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進而導致課文講解沒有落到實處,活動探究也并未取得成效。
(三)教學方法單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科學技術也在不斷趨向成熟發展,同時在教育領域也催生了相關的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現代教學手段,雖然目前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然而實際上在許多中學的語文教學中卻并未落到實處,部分中學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老師講授與課程板書相結合。而新時代的學生是一個較為活躍的學生群體,富有好奇心,且思維較為開闊,而此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扼殺了學生個性及創造性的發揮,影響了語文課程教學的效率。
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相關措施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對老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在職的大部分中學語文教學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導致教學思維生硬化,不能做到從根本上理解現代教育的內涵,因此,為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必須首先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強化對語文教師的新課標培訓,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讓其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創新教學思想,提升教師自我的綜合素質,進而從整體上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二)均衡課堂探究與理論知識講授的度,將兩者互相融合
針對當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究活動與課程知識講授的不平衡,致使課堂的無序活躍,學生學不到切實的理論知識的現狀,為了提高課程教學的效率,老師必須均衡課堂探究與語文知識講授的度,將語文知識融合與課堂探究中,達到兩者的和諧統一。因此,老師在策劃課程活動時,首先需要結合課程教學的實際,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的形式,寓知識講授于探究活動中,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達到知識講授的目的。
例如,老師在講授《孔乙己》這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確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人物的具體性格特征,從而明白孔乙己悲劇生活的社會根源,進而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讓學生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老師首先需要豐富其課程設計,在課堂導入時簡單介紹小說發展的背景,讓學生對當時的社會環境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幫助學生理清小說的框架結構,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及結局,在完成基本理論知識的講授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分析孔乙己的人物特征,結合文中的描述語句,概括人物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其身份、外貌、習慣、性格、命運等方面去考慮,讓每個小組學生合作研究,寫出人物的特征。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予以文章內容的分析,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將探究活動與理論知識的講授相結合,讓學生在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后,能夠進行更好的思維拓展,從整體上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三)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
新課程改革后,語文課程教學內容不僅包括必修課的學習,同樣也包括選修課程的知識深化,一般而言,選修課程的學習是對必修課知識的補充,因此,為了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的范圍,提升其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還需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將語文教學的題材采集放寬于更廣的領域,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外,還能鍛煉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其中包括語言應用的能力、寫作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針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老師可以采取每周安排學生寫一篇簡短的周記及其他生活作文,而針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老師則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靈活安排一些答辯式的教學形式,設置一些與課程相關的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見分成兩組,進行答辯討論。在過程中強化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中學語文教師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從轉變教學觀念、均衡課堂探究與理論知識講授的度、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等方面出發,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創新教學的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更加自覺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從而提升課程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郝春林.淺談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6).
\[2\]張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