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情感教育一、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要遵循的教學原則
l.情感與認知相互促進原則。情感與認知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認知水平是情感產生和發展的理性基礎。認知水平越深刻、越豐富,情感體驗也會越深刻和豐富。反之亦然。情感體驗對認識活動又具有反作用。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能夠有效地推動、強化和調節認識活動。反之,則會阻礙和抑制認識活動的開展。
2.情感與意志相互轉化的原則。意志與情感是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一方面情感激勵意志,另一方面意志調控情感。深刻的情感體驗能夠激勵學生克服困難,刻苦學習。高中英語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情感體驗來激勵學生的意志,讓學生的內心情感轉化為指導自己行為的準則,對英語學習產生持久而強大的動力,從而提高高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3.情感體驗主體原則。知識可以灌輸,情感只能滲透。高中英語教師要善于創設多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自身情感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在情不自禁中得到情感的升華。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情感教育的主體。
4.情感傳控的時效原則。在情感教育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善于抓住觸動學生情感的關鍵節點,既不超前,也不滯后,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萌發學生的情感。
5.情感表達適當性原則。在情感教育中,英語教師的情感表達要適度。既不能板著面孔,無動于衷,也不能大驚小怪,過于夸張。英語教師要恰當把握自己情感的分寸,恰如其分地與學生交流信息,表達情感,萌發學生情感的嫩芽。
二、高中英語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創設情境,呼喚學生情感。學生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產生的。高中英語教師要遵循觸景生情的原則,通過創設鮮明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和驗證,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2.通過講述、談話等基本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情感。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但是談話法、講述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而且也是最容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情感的方法。談話法、講述法等方法,不受場地、設施等的限制,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都可以進行。通過談話,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
3.以身育情感染學生情感。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地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高中英語的充沛情感也會影響和感染到學生,不同教學情感的運用,也會讓學生做出不同的反應。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樹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強烈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投入到英語教學中去。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精神飽滿、樂觀向上的教師能夠最大限度地激勵和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對學生產生感染和激勵作用。
總之,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最關鍵的問題是英語教師要具有強烈的情感意識,要依據英語學科情感教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實施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