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以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成為廣大教師討論和研究的話題。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思考。
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教學環境學習興趣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的推進實施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何既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又能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貫徹到教學課堂中,是每個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筆者就自身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以下觀點。
一、創設愉悅教學環境,使學生享受學習樂趣
環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最主要的責任就在于營造輕松、愉悅、積極、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放下沉重的包袱,輕松學習英語知識。語言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不但要注重語言的簡潔與文雅,還要注意語言的詼諧與幽默,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要應注意自身的面部表情和板書格式,保證學生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每一個字。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實效性
教學方法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性、和新穎性,導致課堂氛圍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教學方法要常變常新,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和創新性,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讓學生打開思維,積極融入到教學氛圍中來。例如,在學習詞匯時,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模型道具增強學生形象感悟能力,然后精心設計對話情境,給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集聽、說、看于一體,活躍課堂氛圍,強化記憶理解,真正發揮學生主導優勢。例如,在學習playground一詞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情境:Where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Where do the students play football in our school?Where do we have our PE lessons?這樣一來,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不再會覺得被動,打開思維,敞開心扉,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強化記憶,深化理解,內化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
三、利用復習得以鞏固,通過運用得以提高
眾所周知,人有記憶周期,孔子曰:“學而實行”“溫故知新”,可見復習的重要,不及時復習,學過的知識在一段時間后會產生遺忘,及時復習,并注意重現率,聯系對比新舊知識,才能既掌握當天知識,又能鞏固以前所學,不至于產生遺忘。所以,復習是克服遺忘和鞏固知識最有成效的手段。俗話說學以致用,語言的學習運用尤為重要,語言是在運用中鞏固提高的,復習中,可以運用所學單詞語句造個句子,寫個小對話,既能鞏固所學,又能讓自己對語言有更深的認識。再如,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寫作批改,還可以相互用英語對話,這樣的練習將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語言在現實情景中的運用,“運用”才是活學,最能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只有在課堂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因此,教師要精心研究,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