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的布置
作為老師,我們不能以題海戰術讓學生學習。因此,我們在選擇作文題目的時候,應盡量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題材,切忌盲目下達任務。例如,我們不可以泛泛地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寫篇作文,題目是……”然后一切任務交給學生,而自己袖手旁觀。老師的職責是指導學生。我們要講清楚這篇作文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一起確立文章要點。我們還可以集思廣義,討論一下這篇、甚至這類文體可能會遇到的一些表達法。使學生掌握的不僅僅是一篇作文,而是一種思維。有大體輪廓,學生的作文就會有章可循,而不至于無從下手。
二、寫作過程
我們可以打破常規,進行小組作文。具體實施辦法是:把學生分為四五個人一個小組,首先是各自完成自己的文章,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互相更正錯誤、篩選更恰當詞匯、短語,選用最佳句式等,對文章進行潤色。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發揮了學生主人翁的作用,在對比中找到了差異,相互取長補短,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積極動腦、主動學習。不知不覺中,訓練了他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學習精神。這樣的話,他們交上的作文已經不代表一個人,而是小組,是一個小集體。
三、作文的評析
1.粗批快改及時發現錯誤。學生每次做完作業,都期待老師能及時地指出作業中的錯誤或給予相應的評價,他們的期待會因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直至最后消失。因此,如果時間拖得過長,學生會失去想了解結果的愿望,那么練習效果會大大降低。所以,我們對作文應盡快批改反饋給學生,每次批改的時間不宜超過一周。所謂“粗批”,并不是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而是每次批改有每階段的目標。如果看到錯誤就改,面面俱到,耗時費心不說,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面目全非時,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失去學英語的信心。那么,老師就應該避免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
2.每次批改有每次階段的目標。每批改一次作業,要著重解決一兩個問題,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目標計劃,確立要解決的重點難點。而需要解決的問題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比如,我們可以按照單詞拼寫、標點符號、時態一致、語法結構、高級句式等順序依次確立各階段的重點任務。這樣,不僅批改速度加快,更能有的放矢,對所存在的問題各個擊破。學生也會對自己的錯誤認真更正,仔細琢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用統一的批改符號。老師在批改作業時,重點在于幫助學生發現錯誤,而更正的任務應由學生自己完成。那么,我們在給錯誤做記號時,應該事先給學生聲明哪種符號代表什么樣的錯誤,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另外,對優美句式、精彩表達作標志也是十分必要的。
4.作文講評。我們可以用各種形式給學生寫作業評語。可以用“good、excellent、perfect”等,也可以給作文打分。最忌諱的是僅寫日期敷衍學生,那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開展作文修改與講評活動,以鼓勵為主,講評、展示優秀作文。對共性錯誤的評價,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老師給學生及時給予肯定,那么成功的作文將會使他們信心倍增,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