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需要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學習需要一個能夠交流與表達的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中進而得到鍛煉,取得學習和表達等各方面的進步。針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進行探討。
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問題建議新課標倡導建立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不僅是現代社會發展所提倡的,也是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身影。社會發展需要進行廣泛的合作,在合作中提高效率,獲得進步。
一、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標的改革要求小組合作探討學習,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實行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教師進行分組以后,由于目前小組學習實施不完善,大多數學生能按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去學習,但只是一味地走過場,沒有真正地利用好小組學習這一平臺而去學習,還是存在自己單獨學習的習慣,不愿與別的同學探討有關學習方面的問題;教師上課方式不能適應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還是單純的灌輸式講課,學生課上積極探討的機會不多。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去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去教學,實則也是對學生的一種不公平;學校投入不夠,小組學習用到的設施還不完善,實行有一定的阻礙。
二、如何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1.合理分組
如何做到合理分組,就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足。將學習層次,性別,性格以及民族等方面不同的同學分成一組。而且還要考慮到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差不多??梢员苊庑〗M中個別同學不滿意分組情況問題的出現。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同學之間可以互補,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避免出現小組學習“走過場”的局面。
2.明確分工
小組學習中要做好明確分工,可分為操作者和檢查者。小組中首先要選定一個小組長,其他人或者是監督員,記錄員或者是發言人等角色,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去定奪。而且經過一段時間角色進行互換,方便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體驗不同的工作,也提高能力。例如,在講冀教版六年級的《窮人》一文時,涉及到要了解當時俄國勞動人民的生活背景資料收集時,就要進行好分工,小組長安排學生承擔收集背景資料,人物了解,課文大意等人物,然后進行整理總結,節省了時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里面,都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學習效率。
3.教師教學要靈活,調動小組學習積極性
教師不能一味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上課發言的權利。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搶答加分的方式,到最后期末考試會給予相應的獎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采取讓學生講課的方式,由小組輪流講課,每個小組做好整理總結之后,推選一名同學上講臺講解,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這樣既可以營造課堂積極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都能夠參與其中。
4.學校加強重視,加大投入
學??梢圆扇≡圏c的方法,在發達地區先進行試點,取得成效之后,再一步步往其它地區推行。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投入比較大,一般的課堂教學設施不利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對教學設施進行改造。例如,課桌可以改成圓形,方便學生課上交流。
三、對如何做好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討
1.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來說很重要。要想學習取得成效,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外界環境也很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有時,教師的態度對學生很重要,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上課情緒。所以,教師要盡量地讓學生感到平易近人,態度謙和。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課堂集中力增強,課堂學習氛圍良好。還有就是教師對學生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答案,要問一問為什么,試著讓學生講一下思路,有不對的地方及時地指出,應該怎么去想才更好。
2.發揮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學習機會
發揮合作功能,要做到預習合作,課堂合作和課外拓展合作等幾個環節。課前預習能夠起到減輕教師教學負擔的作用,課前預習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淡化教學難點的功能。例如,在講到冀教版小學六年級《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教師先給學生拋出問題:魯迅先生是誰?作者為什么要寫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具備什么樣的品格?還有就是同學們還有更好的方法去介紹魯迅先生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可以有目的的調動學生的趣味性,很自覺的做課前預習。課堂合作,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遇到問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合作探討,這樣能夠讓讓學生集合小組共同的思路來彌補單獨思考想不明白的地方,茅塞頓開,提高探討的興趣,也使創新思維得到了培養。課外拓展合作,可以采取雙休日聚集在學校學習,檢查作業的方法。先由成員小組互相檢查,找出錯誤,然后再由小組組長檢查,也可以由每個小組組長合作進行檢查,指出不足,進行完善。學生之間進行檢查可以形成一種競爭的學習氛圍,在共同進步中個人也得到發展。
3.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
組織討論是學生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討論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認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讓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展討論,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流,任意發表自己的看法,沒有了以往的課堂上的顧慮,就會很容易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思維就會變得更加活躍。相信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學生能夠想出更多的創新答案,并且從中獲得學習的興趣。在講解冀教版小學語文《跳水》這篇課文的時候,要問學生們文中如何表現猴子特別放肆?孩子又是為什么要爬到桅桿頂端?船長又是為什么要拿槍瞄準孩子?還有其他的方法嗎?教師不要先給學生答案,學生一般都做好了課前預習,對文章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讓各小組進行討論。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過程中,有一個小組創造性的將數學概率引進語文課堂來分析,解決難題。這一創新發現讓在場的全班同學都十分的振奮,感到很驚喜,小組得到了全班以及教師的鼓掌。通過實踐,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一些重難點進行體會,然后再開展小組合作討論,發揮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意識。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多為學生考慮,努力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去自己動手,動腦,動口。主動地去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知識。學生之間的互補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層次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有時來自同學的表揚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只需簡單一句真誠的表揚,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傷心時的擁抱,等等。小組合作學習要適應新世紀的要求,學會與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陳海青.如何構建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模式\[J\].讀寫算,2012,12(09):127-128.
\[2\]楊冬梅.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華章,2013,13(20):121-122.
\[3\]孫麗.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反思與前瞻\[J\].課程教育研究,2013,(2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