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本身就是一種音樂表演藝術,它在整個聲樂作品結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聲樂中的鋼琴伴奏是為了成功配合聲樂演唱者完成聲樂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幫助聲樂演唱者創造良好藝術氛圍的合作伙伴。使用經驗總結的研究方法,通過對鋼琴為藝術歌曲伴奏的演奏技巧分析,得出鋼琴伴奏者只有從演奏技巧上進行不斷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者。
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演奏技巧藝術歌曲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流行的一種抒情歌曲。其特點是歌詞多采用著名詩歌,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曲調表現力強,表現手段與作曲技法比較復雜,歌曲的旋律與鋼琴伴奏以各自相對獨立的線條,同時構成了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共同揭示詩詞蘊含的意義。所以,藝術歌曲中的美妙旋律、內涵深刻的歌詞以及精心譜寫的鋼琴伴奏,使藝術歌曲的演唱和鋼琴伴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們是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只有兩者之間實現完美的結合,才能使藝術歌曲在鋼琴的伴奏下顯示出應有的生命力,迸發出更耀眼的光彩。
一、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鋼琴伴奏與歌曲演唱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鋼琴伴奏需要感情、藝術風格表現的投入,在歌曲演唱中要與演唱者擰成一股勁,準確把握作品風格及內在的意境,為演唱者提供音樂的烘托、豐富的氛圍,指導、幫助歌唱者正確處理和表現聲樂作品的內涵。在與演唱者的合作中,伴奏部分主要是起襯托的作用,這種襯托作用主要顯示在織體和聲與音色的變化等方面,這在斯卡拉蒂、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藝術歌曲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舒伯特根據詩劇《浮士德》創作的《紡車旁的瑪格麗特》,就是一個能夠體現鋼琴伴奏襯托作用的好例子。在歌德戲劇中已經愛上了浮士德的瑪格麗特,坐在紡車旁唱歌,她思念著情人,歌曲以C小調和弦開始,右手采用十六分音符的走句音型,結合左手富有節奏動力的八三節拍,模仿瑪格麗特身旁紡車的車軸聲,很巧妙的以微弱音量的十六分音符單調反復地進行,隱喻了瑪格麗特內心煩惱不安的情緒,當歌唱者唱出“我的心煩惱苦悶,我不能再得到那份安寧,這兒沒有他在,像一座墳墓,我成了厭世的人,我眼發花,我多痛苦,我多傷心”時,伴奏從d-c-d-e不斷離調,加強了對瑪格麗特起伏不定的心緒刻畫,既表現了作品的思想,也為歌唱者進行了有效的襯托,與歌唱者一起清晰準確的表現了作曲家的音樂構思,達到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協調關系。
二、視奏在鋼琴伴奏中的地位和視奏訓練的方法
作為一個鋼琴伴奏者,必須培養良好的視奏能力,擁有過硬的視奏能力,你才能迅速地把握音樂作品的整體結構,并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有助于你用最短的時間去瀏覽大量的作品,豐富你的音樂語匯。視奏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視譜能力,使你很快地掌握每一首作品,還可以熟悉大量的名家名作,使你在中高級的學習中能更好地把握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好的演奏家,必定有出色的視奏能力,繁重的演出任務使他們必須用最短的時間熟悉、掌握并出色地去演奏大量的新作品。即使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也必須具有良好的視奏能力,才能適應教學、排練等需要。
鋼琴伴奏者要想提高視奏水平,必須做到“眼看樂譜,手摸鍵盤,耳辨音樂”的訓練方法,保證這三要素同步進行,使它們有效的結合起來,方能奏效。
1.“眼看樂譜”首先要通覽樂譜,先要從譜號、調號、拍號、速度記號、力度記號等瀏覽一遍,最好能大概了解該曲子的調性、雙手彈奏的位置、節拍的韻律和演奏的順序,等等,做到心中有數,做好這些工作對日后與演唱者的合作十分重要。在一般情況下,鋼琴獨奏的樂譜為兩行譜表,而聲樂伴奏譜為三行或者三行以上的譜表(重唱、合唱等伴奏譜),這時鋼琴伴奏者要撇下以往的視奏習慣,放寬視野,要做到把演唱聲部的樂譜同伴奏部分的樂譜一同看進眼里,這樣才能了解樂曲的全貌,了解演唱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作品的內容和演唱聲部所處的音區。為保證視奏的順利流暢,在眼睛視譜時要稍許提前一點,始終要走在手彈奏的前面,即為超前感知,讓大腦有時間去準備,反應,再指揮手去彈。
2.“手摸鍵盤”的意思,是指眼睛視譜的同時,讓手在大腦的支配下在鍵盤上把所看到的音符摸索出來,形成手的位置感,鍵盤間的距離感。并不是讓手依靠眼睛在鍵盤上找到準確的位置,這樣做只會讓手產生“惰性”,不利于鍵位感的形成。即便彈錯了也不用停下來,繼續往下彈,保持節奏的統一就可以了。一般伴奏譜旋律線條的形狀有直線形、階梯形、鋸齒形等,和弦的原位與轉位也構成了不同的形狀,有相應的指法與之對應,習慣、掌握這些指法后,就能對不同的旋律、和弦做出快速的反應,同時還要掌握對五線譜上的各線、間之間構成的各種不同音程的距離感,即能迅速反應出是幾度音程并能迅速調整出相適應的指法,讓手在鍵盤上找到相對應的鍵位,要著重考慮音與音之間的距離,這樣彈奏出來比較快捷。
3.“耳辨音樂”是在上述兩者相結合的情況下,對于彈奏出來的音是否準確進行及時的分辨,依靠耳朵的聆聽去辨別樂譜上出現的各種符號處理的是否恰當,并在臨時伴奏中不斷改進,才能保證鋼琴伴奏視奏的質量。這與工廠的質量檢驗如出一轍,如果只保證生產數量而不保證生產質量,那將會嚴重影響工廠效益。對于音樂也一樣,如果只是把伴奏譜簡單地彈奏下來,將會影響整個音響效果。即使是視奏也不能輕率了事,所以耳朵的檢驗是相當重要的。
三、樂譜分析
對于一個鋼琴伴奏者來說,樂譜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準確地分析樂譜,才能使伴奏者的樂思清晰,掌握作品風格。
1.對作曲家和作品風格的研究。在彈奏一首聲樂作品的伴奏之前,我們要先把詞、曲作者以及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研究,了解詞、曲作者的生平、社會的背景、所處的流派、創作所慣用的風格、創作手法及歌曲的相關資料,這樣做有助于把握該首歌曲的風格,使彈奏更為規范、更具說服力。正確掌握不同時代、不同作曲家的創作風格是聲樂鋼琴伴奏的關鍵所在。
2.對曲式的分析。在所有的音樂作品中,聲樂作品算是一種特殊的作品,除了有音樂外,還蘊含文學(歌詞),兩者相結合體現了聲樂作品的特有形式,這種特殊性,給予了每個段落較多的靈活性和表現力,不同的樂段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節內容,所以會有不同的表達,伴奏者可以通過作曲家在樂譜上給予的信息(音樂術語、速度標記、和聲、伴奏織體、歌詞等)來劃分樂段,樂段的音樂內涵需要通過伴奏者和演唱者深一層地去挖掘,用心體會樂段間的情緒波動,對作品的理解要精益求精,準確地進行二度創作。
綜上所述,鋼琴伴奏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鋼琴伴奏者在藝術歌曲伴奏中擔當不可缺少的角色,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者,要同時兼備良好的演奏技巧和素質修養,因此,鋼琴伴奏者要做到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演奏技巧與藝術修養,加強視奏等能力,同時重視與聲樂演唱者的合作,通過不斷的伴奏訓練與經驗積累,爭取做到與聲樂演唱者達到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藝術境界,使整個音響效果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