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其中聚集著許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與素養有著巨大的幫助,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要對人文理念非常重視,真正實現人文理念與音樂教學的融合。在本文中,筆者從音樂欣賞教學培養人文理念的必要性入手來進一步思考如何將人文理念融入到音樂教學中。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人文理念人文理念是指人類的一種精神現象,是人們的在一定時期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音樂欣賞學習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中作用非常重要,將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樂欣賞活動中,通過這種學生比較喜聞樂見的方式將人類的優秀道德價值觀念和標準內化為學生的品質、修養,讓他們在思想道德上得到提升,這也是音樂欣賞中融入人文理念的目的所在。將人文理念融入到音樂欣賞教學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其民族意識與覺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將人文理念融入到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也是新課改的要求,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巨大作用。
一、培養人文理念的必要性
1.豐厚的人文理念是時代發展和教育發展的需要。進入21世紀經濟高速發展對于人類的精神世界的沖擊非常大,特別是作為90后的高中生,他們身上肩負著祖國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受著由于經濟發展過快帶來的文化缺失的各種誘惑。他們亟需通過人文理念的教育去更好地把自己打造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另外,在當今的社會,各種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社會對于具有高尚品格、創新與合作精神和綜合文化素質的人才需求量極大切迫切。高中教育屬于基礎教育階段,承擔者這項重任,而音樂教育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音樂教育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內涵與審美能力,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將人文理念融入其中,重視對學生音樂文化的傳遞,從發展、成長的角度出發去關注學生的人格素養,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人文因素挖掘音樂作品內部的人文內涵與美學情趣。例如,在對于《黃河船夫曲》欣賞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作者冼星海進行欣賞,然后讓學生認真體會這首曲子的節奏,激發他們的審美情趣,最后介紹《黃河船夫曲》中的蘊含的情感內容,它是以黃河為背景來熱情歌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志和不畏強暴的反抗精神,顯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這樣引領學生對于音樂從審美到感情的欣賞達到了音樂欣賞融人文理念的要求。
2.豐厚的人文理念是學科綜合和音樂改革的需要。教育改革將藝術教育提到了一個相對高的位置,更加注重多學科的綜合和人文性的關注,也強調了教育教學活動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這樣的改革讓音樂教學回歸到了情感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層面,豐富了音樂課教學方式。高中音樂欣賞課應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重視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的創造性,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可以將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來了解祖國的音樂和文化,了解各民族的風俗與民情,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尊重人類的文明成果,達到提升審美情趣的目的。例如,對于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欣賞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自己欣賞曲子,然后把讓學生了解這個曲子背后的凄美愛情故事并且邊聽曲子邊作講解,這樣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故事情節與節奏變幻,最后深層次地講解這首曲子里蘊含的感情,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于自由愛情追求的偉大。
二、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人文理念融入的措施
1.教師自身要提高人文素養。長期以來,我國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過于注重對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不關注對于音樂文化的傳播,甚至不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作為音樂老師應努力具備較高的音樂專業知識和綜合的素養,這樣才能“以身試教”,“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是對我們音樂教師的要求。對于那些平時注意積累、知識廣博并能夠了解學生的教師上音樂欣賞課非常容易,他們把其當作自己展示才華的舞臺,而對于那些平時不愛學習,不注重自身修養的將教師來說,上欣賞課是一種折磨。實際上,將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難度更大,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更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注重自身的修養,認真研究各種音樂文化知識的背景同時涉獵政治、軍事、哲學、宗教地理等學科的知識,不斷豐富人文素養,培養審美能力,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去上好每節欣賞課。只有運用先進的思想和觀念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才能真正達到音樂欣賞教育中人文理念的運用與發揮,展現自己的魅力。音樂有著龐大的知識系統,教師要能夠運用自己的豐富知識舉一反三,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對于《黃河大合唱》的欣賞,要將其中的八個樂章《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謠》《問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將這八個樂章相互比較分析,領會其中蘊含的民族氣節。
2.對學科知識進行整合。音樂作為一種文化藝術,蘊含著巨大而豐富的內容,在每一種音樂中都蘊含著多種多樣的學科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從音樂作品中去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這樣就需要在教學中對高中階段的學科進行整合。例如,以語文學科中的文字、文本來感受自然、社會的魅力,以地理學科中的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來了解音樂的發源,等等。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音樂有更加透徹的理解而且能夠讓學生把各個學科綜合運用,每一種學科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理念,音樂欣賞課的綜合讓各個學科融會貫通,更加強了人文理念的融入。例如,在高中音樂欣賞課上,對于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欣賞,我們首先要從語文學科的角度,對于貝多芬的生平以及創造這首曲子的背景進行了解,肯定與贊揚貝多芬與命運抗衡的偉大與堅毅,然后再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對這首曲子的曲風進行合理的推度,最后是從音樂的角度來對每一個音樂細節進行分析,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達到人文教育目的的實現。這樣的一個學科綜合的過程就使學生對于《命運交響曲》有了無比透徹的感悟。
三、結語
人文理念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重大,作為教師必須去認真體會如何將人文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教學中,實現教學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錢云飛.對將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思考\[J\].熱點聚焦,2012,(07).
\[2\]包新華.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人文理念\[J\].考試周刊,2010,(32).
\[3\]李小蓉.論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人文理念\[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