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自貿區的落地,是中國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自貿區是宣言書,它“倒逼”中國繼續走向全面深化改革之路;自貿區是宣傳隊,它讓上海再一次處在中國新一輪改革的風口浪尖,城市綜合競爭力首超香港位列第一;自貿區是播種機,它激發了全國各地已有18個城市或經濟區競相申報,播下了無數深化改革的火種,呈星火燎原之勢席卷中國大地。
以外高橋、浦東機場、洋山港28平方公里自貿區為主體,加上毗鄰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迪士尼)項目,“臨港30條”重點扶持的“新區中的特區”臨港新城,“自貿區+迪士尼+臨港新城”所組成的沿海發展軸,已然成為上海乃至全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猶如上海的“門面”,可標榜為上海未來發展的“第一世界”。

自貿區利好板塊1
臨港新城,上海的3.0版本
2013年12月29日,16號線開通到滴水湖的意義,就像1999年2號線開通到浦東世紀公園一樣,從根本上改變了臨港的地理生態。15年前,上海完成了浦西與浦東的半小時互通,待到年底16號線直通龍陽路,則將完成主城與新城的半小時互通。
2014年3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將遷駐臨港。其意義與2000年浦東新區政府遷駐世紀公園一樣,上海城市發展正在從跨江發展的浦東2.0版本升級到面朝大海的自貿區3.0版本。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將遷駐臨港后,對比國內其他正在申報中的自由貿易區,“首期只有28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貿區,將進一步擴容至整個臨港地區”的消息早有耳聞,也勢在必行。
上海從來沒有經歷過“雙城”時代,因此很多人不能理解35年前廣州身邊開始冒出了一個深圳,150多年前帝都身邊開始冒出了一個天津。或許到2030年,再來回望上海(主城)與臨港,就是今天廣深與京津模式。盡管316平方公里規劃百萬常住人口的臨港,從規模上不可能與深圳、天津相提并論,但是它上承中國改革開放的龍頭浦東,下接國家海洋戰略新區舟山,處在2個國家級新區+中國第1個自由貿易區的交匯點上,按照《上海臨港地區總體規劃》所設定的發展目標:打造智慧低碳、生態宜居、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海洋經濟發展的示范基地,以及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國家級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世界第一大港”的洋山港(臨港地區),成為下一個“新加坡”式的花園港城是必然的。
除自貿區政策外,2013年2月28日,上海市政府還頒布了關于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的《臨港30條》,賦予了臨港“國家級新區里的經濟特區”地位。這些特殊政策包括:規定工業用地彈性轉讓、對重點扶持的產業和落戶臨港用于總部辦公的企業購房給予總房價10%-30%的一次性獎勵、貼租和物業費減免;允許重點機構引進急缺人才直接落戶,特定人才臨港買房5年“居轉戶”等。
這些利好促成了臨港一年內實現住宅價格翻盤,土地市場上,臨港的樓板價炒到了1.5-1.6萬/平方米。你可以說它“面粉貴過了面包價”是瘋狂、高風險和大冒進,但事實就是這樣,作為中國第一個自貿區、上海唯一“5年落戶特區”、30分鐘軌交改變了臨港的地理生態,未來至少持續15年的百萬人口造城運動,都毋庸置疑的告訴你,這里是上海最具發展前景的新城區,正在崛起一個令全中國和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新都市,一個比當年“深圳速度”更驚人的“臨港”奇跡正在中國的東海邊書寫。
臨港新城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人工湖——5.56平方公里滴水湖,可遠眺東海,涵蓋濱海森林公園、南匯嘴觀海公園等在內的景觀,高達40%的綠化率,約240種珍稀物種共鄰嬉戲,自然氧吧,天賦養生。臨港的溫度常年保持人體舒適的水平,在2013年上海刷新歷史紀錄的超高溫天氣下,臨港同期的溫度與市中心相差7℃之多,清涼撲面。臨港擁有“堪比澳大利亞”的空氣質量,PM2.5指數遠低于市區,空氣清新。
臨港主城區在商業配套方面,引進了金輝臨港商業綜合體、農工商臨港購物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項目。教育配套方面,成功引進上海中學東校、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以及相關附屬中小學、幼兒園; 醫療配套方面,位于主城區的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成熟運營;此外,中國航海博物館、濱海高爾夫俱樂部、五星級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一批菜場、超市、銀行、酒店等配套設施建成投用,區域吸引力和宜居度不斷提高。
目前臨港主城區在售新盤有滴水湖馨苑、保利蔚藍林語等項目,自貿區落地的短短幾個月間,臨港主城區房價已突破了20000元/平方米,而且一房難求。臨港西部的泥城板塊乾耀東港、麗都華庭等樓盤銷售均價在15000元/平方米左右,主力產品為80-90平方米,總價相對較低,以剛需為主要客戶群。馬年臨港地區萬祥板塊首個商品房凱德新視界也將面市,該盤較泥城更臨近16號線書院站,凱德取得該地的樓板價就達1.2萬元/平方米,開盤后價格將介于泥城與臨港主城區之間。
自貿區利好板塊2
外高橋,近水樓臺先得月

如果說自貿區對于臨港的作用是雪中送炭,立竿見影;那么對于外高橋的作用則是如虎添翼,四面開花。
外高橋保稅區是中國第一個保稅區,迄今已有24年的歷史。據統計,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前的2012年,外高橋保稅區的外貿進出口額為當年全國保稅區進出口總額的42.4%;其中外貿進口占全市的比重更高達3成,可見外高橋在上海乃至中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外高橋是上海自貿區3大板塊中唯一處在外環線以內的上海中心城范圍,也是上海自貿區的核心功能區。自貿區落滬以來,這里的辦公租金漲了4-5倍,周邊房價也在自貿區概念的拉動下普漲了3-4成。
馬年,外高橋板塊發展的重心仍然在森蘭國際社區,該社區位于板塊中西部,總面積5.74平方公里,作為浦東北部地區的行政文化中心,具備國際化、生態化、智能化等特質,是繼碧云、聯洋國際社區之后冉冉升起的新星。森蘭國際社區抱擁相當于2.4個世紀公園大的綠化與水面,滿足新生態現代海港城市的需求,為不同文化經濟的交流提供永續活力。居住區規劃建筑面積為100萬平方米,以低密度公寓和別墅為主,擁有生態濕地和水景,以及國際學校和餐飲、醫療等配套資源。區域內以高端項目為主,值得關注的有綠城上海御園、仁恒森蘭雅苑、新城碧翠等,當前均價在4-4.8萬元/平方米。
介于森蘭國際社區與高橋老鎮之間的高橋新城,總面積60多萬平方米,曾是上海重點打造的“一城九鎮”之一,結合外高橋的地域特色,建設成以荷蘭風情為主要特色的宜居小鎮,著重突出圍合式建筑的靈活多變和船型公寓等具代表性的建筑造型,盡現尼德蘭港城風貌。在售項目森蘭名佳、尼德蘭花園等,當前均價3.3-3.5萬元/平方米。該區塊緊鄰高橋鎮,配套嫻熟,有世紀聯華賣場、市七醫院、區重點高橋鎮小學、高橋中學等,除6號線外,未來10號線二期、浦東鐵路高橋站都將在此設站。
森蘭南面的高行鎮,緊靠金橋出口加工區,有翔殷路隧道可快速通達五角場城市副中心,新近開通的12號線直通北外灘、南京路。在售項目東源名都、證大家園五期,當前均價3.2-3.5萬/平方米。該地區教育資源豐富,福山路外國語小學和金蘋果學校均為浦東名校。
自貿區利好板塊3
川沙祝橋,迪士尼和航空城
享自貿區、迪士尼雙重利好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是上海后世博時代的“頭號工程”,以2015年建成的上海迪士尼樂園為核心,大力培育旅游會展、文化創意、商業零售、體育休閑等產業集聚平臺,打造世界級的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
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對于拉動浦東中部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雖然距離迪士尼正式開園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為了吸引外國賓客來滬旅游,浦東國際機場已于2013年元旦起實施72小時免簽和離境免稅等措施,為將來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預熱,“2015,我與迪士尼有個約定”,將不再是一句美麗的口號。

川沙功能區域包括川沙新鎮和祝橋鎮兩大塊,東臨浦東國際機場,西接張江高科技園區,落戶這里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迪士尼項目)、上海自貿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鐵路上海東站交通樞紐、奧特萊斯、祝橋大飛機總裝基地等項目,將為這里帶來極大的人氣和商機。
川沙板塊借勢即將到來的“迪士尼”, 未來幾年將把環迪士尼商圈打造成為浦東四個市級商業副中心之一,重點推動與國際旅游度假區相匹配的商業服務設施建設,包括主題購物中心、大型品牌直銷中心、旅游紀念品店、時尚精品店、特色餐飲及度假酒店等。目前已經啟動的2號線遠東大道站旁13萬平方米的全國最大的奧特萊斯,預計2014年底竣工。目前川沙在售新盤只有:鼎鑫名流苑,公寓均價2.4萬/平方米,象嶼鼎城別墅起價550萬元/套。
與臨港、外高橋相比,自貿區3大板塊中,要屬祝橋最為波瀾不驚,這也與板塊2013年下半年缺乏有效供應量有關。地處祝橋鎮的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亦稱“空港保稅區”),緊鄰貨郵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的浦東國際機場,又處于亞、歐、美三角航線上,具有很強的對外對內輻射能力。浦東機場所在的江鎮施灣地區,15年來三度易主,從機場鎮、川沙新鎮再到目前的祝橋鎮,受迪士尼、浦東鐵路等重大項目用地控制影響,始終沒有得到大發展。2012年,川沙、祝橋、六灶三鎮“撤三并二”,川沙完整的擁有以迪士尼為核心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祝橋則整合了浦東機場、空港保稅區和大飛機總裝基地項目,專心打造祝橋空港新城。加之自貿區落地后,連接外高橋、機場(祝橋)、洋山港(臨港)3塊自貿區的浦東鐵路和擬議中的機場快速聯絡線(規劃走向為虹橋-上海南-世博園-龍陽路-迪士尼-浦東機場)高鐵東西聯絡線(規劃走向為虹橋/松江南-閔行-周浦-上海東)、鐵路上海東站(規劃選址在凌空路聞居西路)、11號線東延段(規劃走向為羅山路-迪士尼-上海東站-空港保稅區-浦東機場)也有望加快上馬,祝橋板塊將成為自貿區及浦東下一個值得關注的熱點。目前該板塊唯一在售樓盤朗詩未來樹均價1.7萬元/平方米,馬年又一新盤東方鴻璟園也有望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