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貿區的鋒芒完全蓋過了前兩年欲以“國際貿易中心”為核心定位的大虹橋。金融、航運、自由貿易3把“頭香”皆被浦東拿去,“虹橋”手中還有什么王牌?無論是開發商,還是曾經看好“大虹橋”的購房者,如今多少會對“大虹橋”的錢景打一個問號了!繼“世博”“前灘”“自貿區”之后,下一個“新概念”會是“虹橋新區”嗎?
大虹橋領銜的滬西地區(虹橋商務區+嘉青松),談政策,不及浦東新區、自貿試驗區來得優越;論地利,不及浦江兩岸的傳統中心城區來得方便,和前兩者比,大虹橋充其量只能算是上海面向長三角、服務內地的“后臺”,當屬上海的“第三世界”。
深諳城市經營的上海,幾乎每年都會玩出一個“新概念”,2013年毫無疑問是“自貿區”,2012年是“前灘”,2011年是“新黃浦”(盧灣并入黃浦),2010年是“世博”,2009年則是“大浦東”(南匯并入浦東)。接下來玩什么?筆者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大虹橋”。
盡管國際貿易中心的“頭香”被自貿區奪去,“第二個陸家嘴”的愿景遭前灘阻截,但大虹橋領跑西上海、輻射長三角的“龍頭”地位和功能猶在。以86平方公里虹橋商務區為核心,調整周邊長寧、閔行、青浦、嘉定等區行政區劃,在2014-2015年,組建一個新的“虹橋新區”完全有可能。
目前虹橋商務區周邊的一些樓盤,在宣傳時都清一色的打著“大虹橋”旗幟。如果說,徐涇、華漕、九亭這些離商務區近的板塊稱自己為“大虹橋”倒是名符其實。也有不少松江、南閔行、青浦淀山湖甚至嘉定、安亭、花橋等離開虹橋八只腳的樓盤都紛紛搶著要抱“大虹橋”的大腿。

購房者們看到這樣的宣傳怕是要暈了,“大虹橋”到底有多大?現在看來至少有3個版本。最小的版本是東起外環高速S20,西至沈海高速G15,北起京滬高速G2,南至滬渝高速G50,總面積86平方公里的虹橋商務區,目前僅有核心區正在建設中,2015年全面建成,其他片區及拓展區的開發還有待時日。中級的版本是“長寧西擴”, 即以長寧區為母體,長寧區+虹橋商務區=虹橋新區。終極的版本則是“一統滬西”,即虹橋商務區+嘉定區+青浦區+松江區=虹橋新區,形成一個面積和經濟總量與大浦東相當的真正意義上的“大虹橋”。
2014年,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內仍然只有萬科時一區這一個住宅項目在售,當前均價40000元/平方米。2014年,核心區內首個商業旗艦項目瑞安·虹橋天地將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2號線徐涇東站旁,全球最大的會展綜合體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年底將完美收官;嘉閔高架路二期年內通車,將北接南翔G204滬宜公路、南達G60滬昆高速,擔當滬西“第二外環”的功能。2014年,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協信中心、龍湖虹橋天街等已開工項目將繼續推進,為明年竣工作最后沖刺。2014年,青浦人民企盼了N年的17號線將正式開工,虹橋1號航站樓將重新改造……總之,當馬年過去,羊年到來時,虹橋商務區將不止是一個巨無霸的綜合交通樞紐,你看得見的東西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