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不容易的事,少數民族地區的作文教學更是不容易的事,作為教師必須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促進學生不怕作文,樂于作文。
【關鍵詞】少數民族 "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8-0033-01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雖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漢語文,但是由于受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到初中時,雖然大多數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漢語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在寫作方面,能寫出一篇比較好的漢語文章的學生寥寥無幾。多數學生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有的學生文章中幾乎找不到一處通順的句子,實在無話可寫,只能東拼西湊。寫作教學是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老師最重要,也是最頭痛的問題,它往往花去語文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因此,尋求比較科學的寫作教學方法來指導學生寫作,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幾年來,本人采用了分類教學的作文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優秀型
優秀型的學生在班內只有幾個。筆者對他們采用鼓勵成功法和引用競爭法。首先把自己寫的日記和已發表過的文章給他們閱讀,并指出只有用心去體會生活,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寫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們一定要堅持勤寫日記。然后把他們寫得好的作文或日記及時推薦給學校??l表,同時還在語文課上組織學生們來共同欣賞其寫得精彩之處。這樣,不但有力地激發了這名學生的寫作興趣,還使他對寫作過程的成功之處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使他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筆者用的這種成功鼓勵法并不集中在一個優秀生身上,這次鼓勵了甲,下次則鼓勵乙,再下次則鼓勵丙,這樣就把這些尖子引入了競爭之中,促使這些寫作尖子的水平不斷提高。
二、優良型
優良型的學生在班內稍多一些,他們混雜在寫作水平中等的學生里面,由于沒有受到語文老師的重視而未露頭角。每逢新學年初,筆者抓住學生們都喜歡在教師面前表現自我的心理特點,要求全班同學都寫日記、寫作文給老師批改,因而很快就發現這類被埋沒了的“千里馬”。筆者用培養優秀生的同樣方法來培養他們,同時要求他們勤寫日記、認真寫好每次作文,定期檢查指導,給與鼓勵。并指導他們去涉獵課外讀物,有意識地組織他們積極參加講故事比賽、背誦詩歌比賽等,促進他們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二○○九年春季,我校舉辦了作文比賽,要求每班選出三名代表參加,結果我派出的三名選手全部獲獎。這一事實說明,語文老師發現被埋沒了的“千里馬”是何等重要。筆者認為對優良型學生的培養,關鍵是善于發現班內的寫作人才,否則語文老師會像無知的“飼馬者”那樣,面對著有培養的人才而說沒人才可培養。
三、中間型
中間型的學生占班內一半以上,他們怕寫作文,上作文課時就往往拿作文書來移植。我曾用優秀作文來引導學生寫作,結果大多數學生都依葫蘆畫瓢,不但照搬優秀作文中的語言詞匯和題材,還有許多句子出現語病。筆者反復琢磨制約這類中間型學生寫作難以進步的原因,原來是這類學生平時很少涉獵課外讀物,因而閱讀能力低下,詞匯積累少,視野狹窄。我曾在八年級學生中多次開展講故事比賽活動,結果有過半的學生不敢參加,這類學生閱讀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針對這些問題,筆者一方面組織他們學寫日記,一方面教導他們要主動去涉獵課外讀物,并組織他們開展背誦詩歌、查字典、剪報等比賽,平時的作文批改則盡量找出他們的優點并加以鼓勵。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這類學生的寫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體會到;這類學生的寫作教學的收效期實在大長,教師們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還收效甚微,非有幾年的連續工作才能根除這類學生懼怕寫作文的心理。
四、后進型
后進型的學生占班內學生的20%左右。他們閱讀能力較低,積累的詞語很少,大多懶惰、自卑,平時連背一首詩、寫一篇日記也不肯做。對這類學生,筆者便主動地親近關心他們,引導他們從背誦、默寫一首詩開始,使他們慢慢地從懶惰和自卑中解脫出來,從而對學習寫作漸漸有了一些欲望。筆者把他們的寫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點上,教他們每天從學造句、寫一篇日記或抄一首短詩開始,只要他們肯認真去做,有一點進步,筆者就鼓勵他們,表揚他們,使他們樹立起寫作的信心。經過長期努力,也曾轉化了不少這類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