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如何提高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數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如果對后進生不夠重視會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就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重點闡述了調動高中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積極性的方法,希望能對我國高中數學教育起到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 "后進生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8-0042-01
學習積極性是由多種心理成分構成的心理狀態,是指學生在學習時的一種心理狀態,調動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要針對學生出現的具體問題選擇最恰當的調動方式。
一、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1.不重視提問的作用,學生沒有學習動力
提問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學習程度來設計的,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將提問重視起來,另外很多后進生上課時集中不了注意力,對學習數學感到迷茫。
2.對學生的鼓勵不夠
教師的鼓勵是學生進步的基礎,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相反,如果學生體會不到教師對他們的信心,感受不到進步帶來的喜悅,自然而然成績不會提高。
3.缺少與學生的溝通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需要以及心中的想法,加強溝通能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二、調動高中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積極性的方法
1.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主人
高中數學較為抽象,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就是通過教師講解,但是教材中的定義都是先人經過研究得出的,因此學生理解的程度就不是很高,并且后進生的積極性不強,在對知識的掌握上就會更加吃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己探索,找出其中的規律,從被動的接受轉為主動的獲取,發現其中的規律。高中數學的教材,排版其實就是教師講課的順序,首先引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研究、交流,最后解決問題、總結知識點,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讀書,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框架,也就是從教法轉為導法。
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時,教師會覺得簡單而學生理解的不夠理想,教師可以列出幾個二次函數:f(x)=x2+2、f(x)=x2+2x等,讓學生自己畫出圖像,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其實學習函數最重要的就是數形結合,但是學生學不好函數的主要原因就是圖形不能正確的畫出來,所以函數的學習較為困難,教師如果正確指導學生畫出圖形,那么就算是后進生也能夠學好函數。另外同學之間的幫助也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學困生的能力。
2.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一大動力,有興趣的學習能夠使人全身心的投入,積極的思考,其效果也是事倍功半,所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調動后進生積極性的一大基礎。通過簡單的調查,優秀生對學習都是具有極大興趣的,而后進生對數學都是不感興趣的,這就是學習動力上的差異,最終反映在成績上。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
第一,課前的導入要新穎:教師在課前要結合課堂內容在生活中找出趣味點,設計出一個新穎的問題,在上課前提出,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導入問題:讓學生觀察手心上的掌紋,這時學生都會好奇的伸出自己的手,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展示出一張手掌的圖片,繼續提問:“將左右手掌心相對,兩手對稱,也就是兩只手所在的平面平行,兩只手的感情線是什么位置關系,左手感情線和右手生命線又是什么關系”。通常教師在講解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舉得例子都是利用教室中的線,但是這種手紋的方法會比教室的方法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室中的線也不能進行異面移動。
第二,教學中的例題要接近生活: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只是為了應對考試,在實際生活中沒有用處,這對于數學后進生來說數學更是枯燥無味的,但實際上,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同時也能夠用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做的例題上下功夫,使例題更加接近于生活,從而創造一個形象的問題情境,更好的將后進生帶到課堂中來,帶動起積極性。
如在學習集合問題時,可以將A={3,4},B={3,4,5,6}教師可以將這道題演變成其他形式:A為我班女生的集合,B為我班所有人的集合,這樣學生就能夠清晰的明白二者之間的關系,理解的更加透徹。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
通過上述分析能夠看出,在調動后進生學習積極性時,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成為主體,重視授課的方式,優化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后進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義聚.高中數學課教學如何轉化后進生[J].教師,2010(12)89
[2] "吳洪鋒.如何調動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27
[3] "趙偉.立足身心特點 做好五個“強化”——也談高中數學后進生的轉化[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3(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