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二語交際意愿的相關研究理論為基礎,針對高職院校400名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英語交意愿調查,研究數據均通過SPSS16.0系統進行數據操作統計和分析,以此找出學生在英語交際方面的影響因素,以期提高學生二語學習興趣和交際意愿。
【關鍵詞】高職高專 "非英語專業學生 "英語交際 "意愿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8-0101-01
近年來,各大高職院校紛紛開始進行英語教學改革與調研,通過對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革新、調整英語課程教學體體系、全面規劃英語教材等方面來促進英語教學的進步。但就學生本身而言,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獲得更好的交際體驗和生活技能,語言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交流,如果學生的交際參與度不高或表現出較低的英語交際意愿,則表明英語的教學還沒有達到要求。如在英語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與教師互動過少、學生不愿開口進行交流甚至出現提問焦慮等狀況。因此,教師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就必須提高學生交際意愿的重視。
一、研究相關理論
自二十世紀開始,對于人類交際意愿方面的研究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際意愿調查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相關學者不僅將其用于母語學習者的研究中,還將這一理論帶入了第二語言的學習領域,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與語言學習提供了實際的支持。根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實際交際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化,這種差異情況通常與學習者的性格、動機、交際情境和交際意愿等相關。麥金太爾通過六層金字塔結構分析影響第二語言交際意愿的因素及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六層金字塔結構分別為行為意圖、交際行為、動機傾向、情境先導、人之環境、社會環境,這六個層面中又包括了十二個變量。每一變量都會相互影響。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中的所有對象均為高等職業院校一、二年級學生,共計400名學生,其中男生為218人,女生為182人。女生為平均年齡在18~21歲之間。調查問卷涉及面包括高職院校12個文理科班級,覆蓋了18個專業。
2.研究過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兩種方式,調查問卷共計400份,有效回收調查問卷共計396份,回收率為99%,調查問卷中的內容主要分為學生基本情況調查、英語交際動機以及英語課堂學習焦慮問題三部分,問卷共計30題,前5道題目為學生基本情況調查,后25道題目均為五段問卷模式展開,調查者從1~5個級別中挑選出最符合自身的選項。訪談為半結構式,隨機挑選了10位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以此對影響學生英語交際意愿因素進行深入的了解。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 0系統錄入分析。
三、交際意愿總體水平
采用SPSS16.0系統,共錄入100份有效問卷,得分范圍在30~100之間,得分越高其英語交際意愿的總體水平就越強,問卷調查最終數據結果顯示,總分的中數為52分,眾數為55分,平均值為54分,公共場合交際意愿平均得分在41.6,兩人交談的交際意愿平均得分在56.3,小組交談的交際意愿平均得分在54.5。通過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英語交際中所表現出的意愿水平普遍較低,學生在小組交談與兩人交談的情況下交際意愿較高,在公共場合下交談的意愿較低。
1.訪談分析
在“在課堂以外的什么情況下你會愿意開口說英語,為什么?”這一問題上,調查者的答案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在英語考試前,為了取得好成績需要多加練習英語;第二種情況是與外國友人交談或遭遇外國人問路時,用英語更為有效;第三種情況則是在有濃厚的英語氛圍之下,如英語角或英語活動中,只能跟隨大家一起用英語交流。在問題“你更愿意用于英語和熟人還是陌生人交談?”中,十位調查者中只有四人愿意與陌生人用英語交談,他們認為在雙方互相不熟悉的情況下可以聊得更多,并且還能結交新朋友,而其他六人則認為與熟人用英語交談更容易放松。而關于在課堂上愿意用英語開口說話的情況則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在討論有興趣的話題或話題較為熟悉的前提下才會主動開口,少部分人認為當課堂氛圍熱烈時,也會愿意開口參與到討論中來。
四、對策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的學習抗拒與恐懼心理主要出現在回答問題受到其他學生的嘲笑、被提問但回答不出、感到自卑認為英語水平低下以及在考試前表現出焦慮狀態等等情況。當學生對于回答問題產生焦慮不安甚至抗拒問題時,教師應當對該問題進行研究,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問題出現原因,主動與學生進行探討解決。而對于有考試前綜合焦慮癥問題的學生,教師應當引起格外的重視,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使其將焦慮情緒變為學習的動力,在調查問卷中我們還可以找到學生在遇到國際友人的交談時不知道該怎么辦等問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無論做了多少練習,在口語課上模擬多少次對話,在真正面對外國人時仍然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幫助學生克服異域文化學習的抗拒心理,采用外教與英語教師一同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多與外教交流,鍛煉自己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鞠露.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課堂英語交際意愿與學習動機的探討[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4):199-200
[2] "鐘曉菁.高職院校學生英語交際意愿的調查與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2,14(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