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改革過程中,校企合作由于符合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而成被當作職業教育的主要辦學模式。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辦學機制支持以及校企合作的密切程度不夠等問題的存在成為牽制校企合作突破性進展的主要因素。為了大力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發展,本文對校企合作的合作機制進行的細致的研究,并對提高校企合作可行性機制的措施進行了闡述,希望能找到校企合作快速發展的突破口,加快職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 職業教育 校企合作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9-0012-01
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遵循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已經成了最基本的教學模式,而且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也證明了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是培養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人才的最有效的方式。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過程中,要從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入手,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全力推進改革的深化。我國職業教育通過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完成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但要想更好的推進校企合作機制的長效運行必須結合職業教育的現狀,不斷摸索促進校企合作健康、長效發展的合作機制,并保障合作機制的可行性,下文就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探究。
一、校企關系與校企合作的概念
1.校企關系
學校等教育部門與企業之間為完成人力資源專用化而形成的組織關系稱為校企關系。校企關系強調的是學校和企業之間通過互動主動構建的一種能反應組織之間以及組織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一種關系。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為了實現人力資源專用化而進行的以利益為基礎的教育部門和企業之間共同舉辦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校企雙方為實現職業教育的資源互補、互惠互利、合作雙贏而實行責任共商、決策共定、風險分擔的運行機制。從類型上來說,校企合作有廣義和狹義上的區別。校企合作在廣義上是指教育部門或行業機構等職業教育機構與企業之間共同舉辦的所有形式和類型的合作教育模式,而狹義上的校企合作主要是指職業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另外,校企合作還有宏觀、中觀、微觀之分。這主要是合作的層面不同,國家層面的校企合作是宏觀的校企合作,而學校層面的合作屬于微觀校企合作。
二、校企合作機制的基本類型
1.校企合作的層次機制
層次機制主要是從組織的不同層面來研究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功能和效用。為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校企合作不僅從宏觀上統一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各個部分,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還充分調動校企合作各個組成部分的積極性以發揮校企合作的整體功能。這就是校企合作層次機制的表現形式。
2.校企合作的形式機制
校企合作從實現形式的角度來觀察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現象就是形式機制。其中通過行政和計劃的手段使得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各個部分統一起來并有效運行的方式成為行政-計劃式機制;以指導和服務的方式去協調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即是指導-服務式機制;綜合運用行政-計劃式機制和指導-服務式機制來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兩種方式的運用來協調校企合作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稱為監督-服務式機制。
3.校企合作的功能機制
從功能的角度來觀察校企合作運行的方式即是校企合作功能機制的表現。功能機制中的激勵機制主要是為了調動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各部分的積極性而通過一些激勵手段的實施促進校企合作的運行;制約機制主要是通過政府部門的行政制約和法律制約以及職業院校和企業之間的相互制約來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化和規范化運行;保障機制主要是通過物質條件、精神條件和平臺的提供使校企合作有更好的運行空間。
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可行性策略
1.校企合作的模式與方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
校企合作的職業院校和企業雙方實際合作的過程中都有較大的靈活性,因此不能采取固定單一的合作模式和方式。校企雙方應在頂崗實習和工學交替的基礎上尋找更加合理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在良好機制的保障下進行更具吸引力的合作。
2.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為保障校企合作的長期有效運行,必須建立相關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要完成這一目標,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鼓勵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完成各權益方利益的均等,還需要通過財政補助和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和引導企業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來。
3.校企合作法規建設勢在必行
為保證職業學校校企合作過程中學生的合法權益,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規范化運行,政府部門應制定完備的職業教育法。我們應在學習發達國家完備的職業教育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狀,在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剛性要求與正面激勵的同時,制定出權威、完善的校企合作準則和規范,使得校企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有效的解決。
4.出臺更加靈活多樣的校企合作政策
對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不同類型的院校和專業,應當出臺因地制宜的校企合作政策,避免大一統,增加實訓、頂崗實習、 工學交替的類型,在時間上給予更多的靈活性。還需要扶植校企合作的服務機構,利用政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等搭建各種服務平臺,對于符合標準的服務機構,當地政府應該予以認可,并批準職業院校和企業購買該機構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