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沒有把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專業、未來職業相結合,沒有做到“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基于這樣的前提,本文主要從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原因,課堂新模式的設計、設計的原則展開論述,從而探討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五年制高職 英語課堂教學 設計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9-0124-02
五年制高職院校包括英語在內的專業設置,是以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為導向,大體展現出“適用性強、與時俱進”的特點,從而廣受人們喜愛。盡管英語教學是圍繞“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來開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原因分析
1.基本現狀
學生厭學 由于環境所致,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到英語,許多高職院校五年制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更為甚者還產生厭學心理。這或許和他們入學前的基礎較為薄弱相關。
教師厭教 對于教師而言,對基礎差的學生的教學若是長期得不到好的效果,很容易產生厭煩、怕教學生的心理?;蛘咭灿蓄愃朴诮處熣驹谥v臺上自顧自的講課,即使那些所謂的“差生”不聽課也不予理睬。
另外,在學生這個大群體中,對于英語的學習還普遍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意志力不堅強、學習信心不足的現象。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惡性循環囧面,隨著近幾年新課標的調整還是沒能從當初的惡性循環中得到徹底的改善。
2.原因分析
(1)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
眾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疑惑:不明白學英語的目的何在、開設這個課程有什么意義、對將來的就業有何幫助等。學習目標不明確,使得動力缺乏,由此就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2)教材難度大、實用性不強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選用的教材難度較大,與學生的專業聯系不大,實用性不強,使得眾多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更加畏懼、抗拒英語的學習,覺得想把英語學好是非常大的挑戰。
(3)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不鮮明
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以傳統的灌輸法為主:記單詞、背語法、做練習、講練習……老師沒有與學生進行很好的互動,讓更多的學生神游于課堂之外,久而久之厭學是在所難免的。
二、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課堂新模式的設計
針對以上現狀和原因分析,在當前英語學科上理應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具體的教學任務作為主線,善于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豐富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從而有方法、有步驟地提高高職院校五年制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1.教學目標要實用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語的流通性與實用性更強,它作為一門實踐性特別強的課程,有必要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注重鍛煉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英語運用的能力,在教材編制的時候要以實用為主要目標。例如,以就業為導向,根據不同的專業以及該專業面對的崗位在英語方面的具體需求;或者編入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單詞、語句、課文等;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的目的以及英語在日后生活的使用范圍,從而增強其學習動力。對于五年制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制和課堂的教學都應該以“任務驅動型”為主,每一個模塊、單元教學目標都要鮮明,從而讓課堂變得有方向、有動力,充分地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教學內容要精選
首先要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青春有活力的特點,在編制教材時要以發展變化的眼光去選取教材的內容,對于所選題材一定要精挑細選,在編制的過程中融入教學大綱需求的詞匯、語法、句型等。“任務驅動型”教學的體現在于教學內容上的設計,例如每一單元的教材細分為三個模塊:日常用語、專業英語、職場英語。日常英語在選擇題材后應更多地融入與生活、交際、工作方面的“日常”知識;專業英語模塊的設計最好直接與本專業密切相關,如商務策劃方面的單詞、句型、對話都應與商務活動直接相關;職場英語則是對將來崗位所面臨的相關內容的學習,譬如,求職面試、個人簡歷、英文求職信、英文版自我介紹等。
3.教學手段要豐富靈活
傳統的教學基本上都是以老師講課、學生聽課做筆記為主,這顯然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潮流。目前講究的是師生合作共贏、師生雙向溝通、課堂要有活力和吸引力。根據高職生喜歡自我表現的共性,在課堂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讓課堂有生命力有活力地“動起來”。例如舉行一個題材為“My beautiful school”的PPT講解PK賽,內容可以是校園概況、大學生活、活動舉辦、特色專業等;再如影視欣賞后觀后感的分享。若條件允許,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開展趣味性教學游戲活動:例如我愛背單詞。豐富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進而也會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這些恰好正是現代所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4.教學方式要多樣化
情景教學法。所謂的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入具體的場景體驗來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教材、相關內容。例如,在講解國外民俗的時候,可以采用“旅游觀光”的方式進行教學,把異國的風情、相關的民族特色、建筑代表、文化習俗等以PPT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讓他們的心靈在課堂上“旅行”,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參與度,促使其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角色扮演法 例如,模擬“商務洽談會議”,把課題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課下自行準備,課上的時候用“假身份”模擬會議,這樣一來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明白,英語在未來就業中的應用范圍,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主動性。
5.教學過程要快樂
如今課程改革倡導英語教學方式豐富、方法靈活、寓教于樂。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促進英語課堂的開展。每一次上課前若是能引入一個與課程相關的有趣話題,然后針對性地設計幾個問題來開展教學,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引發學生進行思考,活躍氛圍,師生雙方就不會出現厭教厭學的現象了。對于實踐性與應用性都極強的英語課程來說,教學過程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院校安排的課時上,課外的時間也非常重要。成立英語角、舉辦雙語晚會等活動,把志同道合的學生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在享受快樂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6.教學評價要褒獎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承認每個學生的差異化、存在的不足之處,不要過多地去批評學生;而是要關注學生的進步注重學生優勢的發展,并且在恰當的時候給予表揚,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享受到小小的成就感?!敖獭敝皇欠椒ê瓦^程,“學”才是目標和結果。因此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他們多做肯定的自我評價,并且有個好的學習心態。對教學成果評價的時候不應只局限在測試的卷面成績,要把平時成績、課堂表現、課外活動的參與度、口試成績等都作為最后的考評指標;只有這樣才能刺激學生多方位的學習,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
三、英語課堂設計的基本原則
1.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上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怎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的精神動力就是要擁有高昂的學習興趣,這影響到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關系到學生能否在英語上取得好成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安排不一樣的教學任務來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班級活動、校園生活、名人軼事等多個主題供學生選擇,他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英語水平在課前做好準備,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為學習的主體,自覺地去學習。
2.教材內容層層深入
由于高職院校五年制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低不同,所以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由淺入深、由易至難,層層漸進,立足于學生的接受能力來展開英語教學?;蛘?,讓同一專業的學生進行一次測試,然后根據測試的結果分為三四個等級展開教學,這樣老師可以因材施教,學生在合適自己水平的班級學習,會有更強的自信心,更愿意去學習,收效更好。
綜上所述,在五年制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優化英語的教學結構,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燕,吳群.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J].前沿,2006(6):69.
[2] 查靜.做一只快樂的兔子——一節五年制高職英語室外課的教學反思[J].考試周刊,2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