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講,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直接影響學生上課的情緒及接受知識的能力。課堂互動交往教育是目前比較熱的研究課題,本文結合新基礎教育,從生活中尋找學習靈感,進行恰當的評價,提出相應有效措施,有主動交往教育進行研究,根據自身教育經驗,得出設置情景,烘托上課氣氛,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提高學生主動交往的能力,來實現主動交往教育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主動交往教育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9-0024-02
小學正是孩子成長的階段,教學內容和方式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發展,教學互動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新基礎教學。教師應該對自身有一定要求,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多和學生互動,培養自身的交往互動能力,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主動交往教學不僅僅是師生之間的交往,還有學生之間的交往。通過課堂或者課下交往,來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下面根據自身教育經驗,淺談一下實現主動交往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新基礎教育
新基礎教育是相對傳統教育而言,包括教育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新基礎教育是對基礎教育進行探討分析,形成新的理論體系。實踐是21世紀發展的需要,是現代發展的需求。
在新基礎教育的帶領下,教師不但要重視理論學習,還要讓孩子參加課堂活動,設計合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主動交往。
1.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的靈感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在新基礎教育的帶領下,要帶領著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尋找數學的靈感。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要經常從生活出發,具實際存在的例子,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比如:在學習米、厘米時,同樣設計實際問題。比如:我們上課的教室大概多少米?量一量你們的鉛筆有多少厘米?
作為一名老師,應該注意觀察,重點不是怎樣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怎樣引導學生。可以說,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實物或者現象,更能引導學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的靈感,更好地引導學生。
2.合適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精神的一種鼓勵,也是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在新基礎教育的帶領下,同樣可以采取評價鼓勵的方式鼓勵學生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也是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的方法。教師要采用合適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態度,要時刻調整自己的態度,合適的把握上課氣氛。比如:回答非常正確.教師要觀察學生,幫助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舒適和快樂的上課氣氛。
二、措施
1.設置情景
教師根據大綱內容設置教學情景,帶領學生進入場景,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帶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來,提高課堂效率。
比如:小學二年級下“認識圖形”這課,純給學生介紹概念,會導致學生上課情緒低落,對枯燥的概念沒有直觀的認識。
教師:同學們在我們圖形王國內找出你們認識的圖形,有哪些?
學生:正方形、長方形……
教師:教師指著角這個圖形,同學們這個是什么?
學生:角……
教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初步認識一下“角”。我們生活中處處存在角,我們上課的教室里是不是有很多角?
接下來,教師給了小學生一些感性直觀的認識后,介紹角的概念,和學生一起做“游戲”,或者和學生一起做圖形,做各種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進行平等溝通,讓學生對交往有了準確的認識,讓笑聲感覺數學存在生活的各處,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交往意識。
2.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參與交往
學生發言是主動交往的重要部分,應該引導小學生積極發言,但也要注意不要倡導“亂發言”,要小學生仔細聽老師提的問題,及聆聽其他學生的發言,應該在聽明白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發言內容。引導小學生學會傾聽,大膽的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講出來,和師生一起討論和交流。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各個方面成長的過程,應該因材施教,慢慢引導。觀察每個孩子的差異和區別,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激勵。創造愉悅的上課氣氛,拒絕死板枯燥的機械計算,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要歧視基礎差的學生,要積極和學生溝通,慢慢降低小學生的膽怯心理,打開思維,使得小學生樂于交往,樂于分享,學會傾聽和主動交往,學會自己學習數學的方式方法,從而讓學生對數學有自己的結構及整體認識。
引導學生主動交往,不論是師生交往還是學生之間交往,教師必須教導學生這是一個個人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機會,教導學生應該好好把握,其實交往的差異還是來源于思考,來自于不同人的思考。提問是上課主動交往的最好方式。提問最能直接顯示學生思考的過程,思考的區別,慢慢讓學生形成主動思考和交往的能力,從而提高上課效率。
比如:教師可以出幾道數學題,90÷9+23,8×9+24-19,對學生進行提問。
教師:誰會第一道題,請舉手?
學生:紛紛舉手
教師:學生一
學生一:先算90除以9等于10,然后用10加23,最后等于33。
教師:同學們,對嗎?
學生:正確
教師:非常好,下一題,誰答?
學生二:先計算8乘以9等于72,然后用72加24等于96,再用96-19等于77。
教師:好,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好,哪位同學還有沒有其他的解答方式呢…
3.轉變教師的教學思維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是老師講解,學生做題,小學基本上重復的做計算題,這樣導致小學生厭倦,沒有興趣,學習效率低下。在師生交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思想應該更加開放,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應該開放式教學,不是完全開放,而是有一定的合適管理。教師積極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能力,從而讓交往成為課堂的主體。
教師應該科學和正確的看待教學觀,從根本上改善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思維。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師生之間平等對待,給學生足夠的權利,尊重學生的思維意見,由傳統模式的單向灌輸改變為雙向傳,使得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這樣轉變教師的教學思維,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有信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一直把教師放在比較威嚴的地位,學生總是處于被動聽課狀態,也就是說師生處于不平等關系上,這種不平等關系嚴重阻礙了師生平等對待以及教師固有的思維模式,大大影響教學質量。教師應該轉變以前的教學方式,應該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同一個位置上,雙方都有選擇權和表達權,要摒棄教師的話就是命令的思想,兩者應該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交往教育是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強師生感情,給師生一個良好的上課環境。在愉悅的氣氛下,小學生能更好的發揮自己,開拓思維,因此,我們創造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在遵守學校紀律的前提下,培養學生主動交往的能力,創建互動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了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的進行,教師要改變以前的教學思維,不能停留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上,要以新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探求數學之路。這也更符合新世紀新基礎教育的要求,更符合我國的社會發展現狀。
【參考文獻】
[1] 陳佑.清交往學習論[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2-26.
[2] 于桂金.課堂教學交往的有效性研究山].上海師范大學,2012.
[3] 高凌咫,趙寧寧梁春芳.課堂教學交往的觀察研究.教育科學研究,2008(6).
[4] 李小紅.淪我國課堂教學交往的缺場與失當團.教育理淪與實踐,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