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數學可以用來運算、推理、設計、測繪等,可以使學生們建立正確的邏輯關系,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愛好。高中是初中與大學的橋梁,是在學習初中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增添了難度、深度,鍛煉學生們的邏輯能力、分析能力及反應能力等。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9-0029-01
高中學校開設課程一般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體育、信息技術、政治等,在這些學科當中數學課程最能夠鍛煉學生們的綜合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例如,實物演示教學方法、生活情境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方法、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快樂教學方法等等,這些方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和信心。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優勢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高中數學教學將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了課堂的新景象,數學課堂的教學越來越開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建立愉快的學習交流方式。新課改教育理念給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但是高中數學教學存在一些不良的狀態,教學課程設計的不斷革新,提倡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以新的面貌展現在學生眼前,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滿徐學生對知識的不同程度的需求,以提高數學整體教學質量。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1.實踐教學法
實踐教學法就是鍛煉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動手操作,通過自己實踐來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1]。例如在學習“ 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求學生們拿著自己的學習用具(筆、尺、鉛筆盒),讓學生們拿自己的學習用品自己擺放位置,自己判斷哪個學習用具可以當成面,哪個學習用具可以當成線。學生們自己看著自己的學習用具,都拿出來擺過來,擺過去,根據方位和角度的不同,不停地變換著位置,但是點用學習用品不太容易掌握,所以學生們自己把練習本打開,在練習本上面畫著點,然后又畫著直線,最后,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得知“通過一個點可以獲得無數條直線,通過一個點可以獲得無數個面;兩條直線可以確定一個平面;在一個平面內,直線與直線可以使相交關系或者平行關系;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之間可以使相交的關系,可以使平行的關系,可以使垂直的關系……”。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使學生們真正地理解高中數學知識的內涵。
2.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就是在教師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或生活情境,與課堂內容聯系在一起教授學生們知識的教學方法[2]。例如在學習“交集與并集”這部分知識時,老師先給學生們講了:交集的概念是某些元素既屬于集合A,又屬于集合B,則稱之為A與B的交集 ;并集的概念是:由所有屬于A或屬于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教師在黑板畫交集和并集圖,為了使學生們更好理解交集與并集的含義,老師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教師說明情境案例:水果店第一次進貨的水果有:獼猴桃、蘋果、香蕉、葡萄、梨、火龍果、桃子,水果店第二次進貨的水果有香蕉、葡萄,老師問:最后受歡迎的水果有什么?學生們馬上回答:香蕉、葡萄,老師又問:一共買過的水果有什么?學生回答:獼猴桃、蘋果、香蕉、葡萄、梨、火龍果、桃子。老師告訴學生們,最受歡迎的水果(香蕉和葡萄)就是兩次進貨的交集,并集就是一共進貨的水果(獼猴桃、蘋果、香蕉、葡萄、梨、火龍果、桃子)。通過實際生活中案例,使學生們把課堂上的知識內容與實際案例結合在一起,學生們會感覺到親切,增加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習印象。
3.合作學習教學法
合作學習培養就是教師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與同學進行相互合作共同學習的方法[3]。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及其概率”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鍛煉學生主動的與同學合作交流、探討、動手演示,一同來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分給大家一些教具(骰子、飛鏢盤、黑白棋),讓同學們自己選擇合作伙伴來觀察隨機概率的變化。同學們都開心的忙碌起來,第一組同學分工:有的學生擲骰子,有的同學報告結果,有的同學記錄結果;第二組同學分工:有的同學投飛鏢,有的同學數圈數,有的同學做記錄;第三組同學分工:有的同學閉著眼睛抓旗子,有的同學做記錄。過了一段時間,教師要求各小組報告合作后得到的結果,同學們紛紛說著各小組合作后的成果,最后教師給大家講解“隨機概率分為:必然事件、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概率值根據事件的性質而定……”。通過教師鍛煉學生們自主合作的學習后,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開心的與同學們一同學習,共同提高數學成績,并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友誼。
在新課程改革的設計后,高中數學通過運用實踐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方法,是學生們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鍛煉,不僅開拓了學生們的學習思路,并且鍛煉了學生們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等,同時增加學生們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們更加愉快地學習數學,使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教學質量也有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彭建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
[2] 李生發.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3(06).
[3] 楊曉宏、金漢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