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主題式教學是組織學生圍繞某一知識主題,深入主題研究,拓展相關知識領域,形成一個以主題為核心的知識脈絡,形成一個有機的知識系統,從而梳理學生的知識脈絡,使學生形成更加清晰、明確的學習思路,主題式教學法經過實踐證明是一種科學的數學教學方法。本文分析了主題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 主題式教學 小學數學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9-0035-01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經歷了改革、發展,取得了實質性進步,其中主題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優先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發揮了積極而有效的作用,主題式教學法使小學生形成了清晰、明確的知識體系,更新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了更加生動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了積極的數學學習效果。
一、聯系生活,巧設主題
不同的學生由于思維模式、生活經歷以及先天智力等的差異,導致他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習習慣,但是,相同的是每名學生都用對客觀事物、現實生活充滿了好奇心,為了達到主題教學的目的,確保主題教學模式發揮積極的效果,教師就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聯系現實生活來巧設主題,逐步引導學生對主題的探究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籃球場、足球場的例子,來讓學生分析其中滲透出多少數學問題,學生通常對籃球、足球等體育游戲充滿興趣,會主動深入思考分析,此時教師可以適當提出問題,籃球場、足球場等都是什么形狀?這些形狀的長、寬、周長、面積都各是多少?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就被運用到數學計算領域,從而歸為一類數學主題,那就是:關于“規則圖形”的認識的主題,由此,教師可以進行深入拓展,引發學生對圓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關注和研究,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則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等的計算方法,并通過習題實踐戰略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二、學科間滲透,提煉主題
主題式教學法有很多,教師不必拘泥于數學學科內部,單純重視主題的總結,數學知識系統的梳理,而是應積極創新主題教學模式,將其同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在學科滲透間,通過提煉主題,進而轉移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這樣往往能夠帶來積極、且卓有成效的教學效果。數學和語文表面看起來毫不相關,然而,事實上教師完全可以將語文文學元素注入到數學教學中,形成以學科知識為基礎,情境主題為背景,科學滲透語文知識的主題教學模式,提煉主題一方面夯實學生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達到主題教學的積極效果。例如:小學語文中已經涉及了古典詩歌的學習,教師可以找出一首詩,其詩句中有字詞反復出現的類型,讓學生一邊賞析這首詩,一邊提出數學方面的相關問題,例如:詩中重復出現最多的字或詞是什么?這些反復出現的字詞占整首詩字數的百分比是多少?自己找一首詩或寫一首詩,確保單個字詞出現的概率在20%以上?
這種學科滲透的數學教學方法,無疑勾起了學生對分數、百分數知識項目的學習與探究,這樣學生就帶著對文學的趣味賞析,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也就加深了對分數知識的理解,達到了兩全其美的教學效果。
三、因材施教,分層引導
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狀況對教學主題進行分層處理,針對同一主題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的衡量標準,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本著循序漸進、逐步引導的原則,逐漸提高對他們學習的要求,明確他們在某一知識類型、某一主題中欠缺的能力,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主題教學效果。例如:對于班級里的優等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創新性任務主題,讓他們具備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對于基礎較差的后進生,教師則應該設置一些與基礎相關的學習主題項目,不斷夯實他們的基礎知識、基本思維能力,再逐步過渡到更高等級的學習任務主題。這種分層引導、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不同學生接受不同的挑戰,亦步亦趨地獲得自身的發展和提升。
四、結合教學情況,反思總結
主題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并非毫無依據的,而是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實施有針對性、有側重的設置主題項目,確保每一個主題教學項目的開展都能夠受到積極的效果,只有這樣的主題教學模式才具有意義,才能真正達到積極的教學目標。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反思,從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作業情況等反饋并總結出學生學習的弱項,針對學生的薄弱知識項目設立主題,展開教學活動,對學生實行專項訓練、專題講解,重新梳理學生的知識結構,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例如:當教師在學生平時練習或作業中發現,學生經常計算失誤、運算出錯的問題時,教師就應該專門設立一個關于“混合運算”的主題訓練,專門針對學生的計算能力展開訓練,通過讓學生多計算、多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計算精準度和速度,為學生未來學習其他知識項目打下堅實的計算基礎。
主題式教學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科學方法,因為它能夠有效梳理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使學生得到轉向的培養與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創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積極的學習氣氛,通過主題教學明確自身的知識系統的薄弱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教育與引導。
【參考文獻】
[1] 李克東.專題學習網站的建設與應用[J].,2011.7.
[2] 顧智庭.主題學習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用模[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