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數字化城市、綠色與智能建筑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于2006年批準設置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由于開辦時間不長,所以該專業還有很多不足的方面,那么,強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特色就備受關注。本文主要從建筑節能的特點出發,以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為基礎,探討如何提升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核心競爭力建筑節能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517(2014)09-0117-02
當前,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在各行各業已經是大勢所趨,成為了一種主流,而目前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建筑智能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朝陽產業,社會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該專業主要需要學習電工技術、控制理論之類的理論基礎知識,學習樓宇自動化及建筑電氣的理論與技術,計算機網絡與綜合布線。學生需要受到一些基本訓練,如關于現代化電氣自動化工程師的訓練;還要擁有一些基本能力,如應該具有進行樓宇自動化系統和建筑電氣系統的設計、運行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盡管該專業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等專業上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仍然擁有自己的特征,這是其他專業所不能包括在內的。在建筑領域,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們要從專業的視野以及該專業本身的特征來看待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技術的發展。
一、建筑節能與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發展
1.發展建筑節能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我國的建筑事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那么建筑能耗問題就越來越受人們關注?,F在建筑能耗占全國能耗的比例不斷上升,將由27%上升到33%。而隨著房地產事業的發展,目前在全國新建的房屋中屬于高能耗的建筑大概占了95%以上,目前我國的建筑面積達到400億平方米,其中有99%屬于高能耗建筑,這些都說明了建筑節能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建筑節能是中國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我們都知道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題就是節能,這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化發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對經濟資源和能源的需求一直在增大,也越來越迫切。目前,中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是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和建筑耗能。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耗能很有可能將會逐漸超過其他兩大耗能,位居社會能源耗能之首。按照目前建筑能源的消耗趨勢,2020年的建筑能耗將會是目前建筑能耗的三倍,也就是會達到11億噸標準煤的能耗。中國“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要求完成的節能減排的目標是17%。我們無法忽視建筑能耗,因此,要完成這一目標,我們就要有效地較低建筑能耗,這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要求。
2.建筑節能與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特色
當前智能化建筑主要是利用建筑設計、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技術開通的達標率不高,達不到理想的效益,而且建筑能耗大,浪費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智能建筑基礎性研究工作缺乏;缺乏該素質的物業管理人員,對已有的智能化建筑管理不善,導致智能化建筑的巨大能耗;業主對建筑舒適度要求的提高也加劇了建筑能耗。建筑能耗是一種終端能耗,如果我們能有效地減低終端能耗,那么我們不僅可以減低建筑能耗,而且還能改善環境問題,對能源的生產投資具有重要意義。減低建筑能耗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減少圍護結構的散熱,提高供熱系統的熱效率;二是優化設備運行方式,減低運行能耗;三是優化相應的管理手段與措施,合理使用建筑設備,這樣能直接減少能耗。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是以電能、電氣技術、電氣設備為手段來創造、維持與改善限定空間和環境的一門科學,它是介于電氣和土建兩大類學科之間的一門綜合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已經建立了自己完整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它的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具有多學科基礎知識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目前,國家非常重視建筑節能方面的內容,并且一直在引導其發展趨勢。因此,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要突顯專業技術特征,牢牢把握國家的政策機遇,充分發揮多學科、多方面的交叉教學優勢,在社會發展大潮中走出自己的特色與品牌。
二、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建筑節能
1.發展建筑節能的可行性
現階段發展建筑節能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一、節能在城市中的潛力較大。如果我們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并且強化節能,那么到2020年,社會的能源需求量可以減低三分之一,總能耗將從33億標準煤降到25億標準煤。二、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必然會帶動建筑業的發展,那么對建筑節能的需求就會加大,而建筑節能也會隨之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全面創新供熱的配套控制系統,供熱采暖室溫調節設備,散熱器和熱源方面的技術,可以推動建材產業的發展。
2.智能化的管理與優化是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優勢
因為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與其他專業,如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有一定的重疊性,如果僅僅只考慮到單一的學科基礎,那么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都不具備與傳統專業競爭的優勢。但如果綜合起來考慮,在建筑節能技術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優化管理技術,同時強化設備運行控制方式來降低建筑運行能耗。我們要以現代信息技術和控制技術為主體,深入研究建筑設備運行的物理過程,這有這樣才能實現建筑設備系統的優化管理與運行。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要充分運用在職能化管理與優化控制上的優勢,在課程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要充分發揮并強化這一優勢,形成專業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
3.以現代控制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建筑節能技術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學科特點使該專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較大,也就是說,該專業要求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較寬專業知識面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我們都知道,一個專業如果要擁有核心競爭力,那么就必須擁有核心內涵,而這一核心內涵又必須以專業為依托。根據現代技術發展的趨勢,寬口徑知識結構的人才越來越受重視。因此,我們可以從現代控制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角度來研究建筑節能技術,這樣或許會有不同的思路,因為是從不同的視野來看待這方面的問題。這樣,在建筑節能技術上會有更為廣闊的研究空間,可以成為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一種優勢。
4.暖通空調系統優化控制是建筑節能的重要內容
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在公共建筑能耗的構成中高達60%以上,位于第二的是照明系統,這兩類系統所占的能耗占總能耗的80%以上。暖通空調系統比較復雜,系統的設備較多,而且在不同的條件下,控制方法和運行模式都是不同的,系統的設備和相關數據之間的參合和干擾較大,而且滯后大。雖然人們一直致力于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優化的研究,但仍然還是有很多需要解決的難題。因此,關于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優化的運行與研究具有很大的前景。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是核心為建筑設備,基礎是設備與控制為一體,主要手段是現代控制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主題是建筑節能的一門專業,并且主要以此來開展教學活動。建筑節能是國家的一種發展戰略,我們也可以通過將多種能與進行有機結合,或是加大建筑節能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力度,進一步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力度來達到這一目的。
【參考文獻】
[1] 徐曉寧.智能建筑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2).
[2] 黃民德.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教學體系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2,29(6).
[3]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