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為“文藝女青年”類型的張靜初拍過不少文藝片,她說文藝片本身就發展艱難,作為演員,要與整個團隊懷有同樣的精神,需要一份堅持,因為這是自己熱愛的事情。她說:“如果‘文藝女青年’只是指象牙塔里的人,空有一腔熱血,那么這個名稱就只是一種概念。如果‘文藝女青年’指的是有點堅持的人,做著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那我就愿意大家這么稱呼我。”
轉型,不只是自我挑戰
2013年11月13日,張靜初主演都市情感電影《脫軌時代》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首款概念版預告片和5款濕身版海報,宣布進軍賀歲檔期。除參與主演外,張靜初此番還首次擔任制片人,從前期劇本創作、制作團隊組建、拍攝等各環節事必躬親,付出很多心血,借著發布會之機,慨言“自己做一部電影真的很累,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張靜初出道以來,憑借出色演技在國內外已經拿下諸多獎項,但作為制片人運作一個項目,同時還身兼主演,《脫軌時代》卻是第一部。據本片監制陸川爆料:“本來我找靜初來是做導演的。但是最后我也扼殺了靜初做導演的機會,因為她的戲份非常重,怕她又演又導壓力太大。”而張靜初對于這次沒有導演也表示了很深的遺憾:“當時籌備兩個月后,有一天晚上十點我給陸導演電話,希望籌備的時間再長一點,因為當時還沒找到男主角,劇本的結尾也在創作中,可是客觀原因又不允許再推遲開機時間,所以只能忍痛割愛了,決定還是集中精力先把角色演好。現在想當時和陸導演的決定還是對的,現在看到成片挺欣慰的。五百導演非常有才華,我這次的表演也是近幾年來覺得最從容自如的一次。也感謝陸川監制給了我機會這么深入地創作一部影片。讓我學到很多東西。雖然我們有時吵得很兇,但都是為了這部作品,就像迎接一個孩子的誕生一樣。”
這兩年很多演員紛紛轉行,比如姜文、趙薇、徐崢、黃渤等人演而優則導,取得的成功也都有目共睹。她說:“自己是個一根筋的人,沒有姜文、伍迪·艾倫那樣的超能力,能自導自演。如果將來導戲自己最好別演。這次做制片人,都還是因為太喜歡這個劇本了,放掉太可惜,所以硬堅持下來,很珍惜這次機會。最大的體會就是幕后的任何一個工作人員都比演員辛苦。”
安靜,讓沉淀更有力量
從《孔雀》到《萬有引力》《守望者》《花腰新娘》,張靜初越來越成熟,但也越來越安靜而低調。當年她因主演的電影《孔雀》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銀熊獎,而一舉成名。這個美麗的女孩看上去單薄而又輕盈,內在的敏感與睿智在淺淺的笑容中綻放光彩。她說作為一個好演員應該是敏感的,而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她希望自己遠離敏感。曾為了爭取《孔雀》中的角色,張靜初不僅要學打乒乓球、拉二胡還要學河南話。張靜初承認那段日子壓力很大:“在那兩三個月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被選上。經常夜里會突然醒來,擔心自己不能演。”好在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張靜初如愿以償了。
這一次在電影《脫軌時代》中,她展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力量,許可是個三十歲的離婚女人,講話犀利毒舌,內心善良純粹,屬于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對于接演這個角色,張靜初表示:“首先是劇本非常吸引我,故事很扎實,很給勁兒。許可絕不服輸的性格和我也很相似,雖然現實讓她吃了很多苦頭,但依舊不會為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我很欣賞她這種性格。”
張靜初覺得自己是個運氣很好的演員,一路走來碰到很多伯樂:“我演的不少角色起初都是我自認為演不了的,但是這些伯樂發掘出我的潛能。”她說自己在演戲時百分百地信任導演,這樣才能進入良好的創作狀態。事實上,這幸運與她自己的努力從來就沒有分開過。當年,《花腰新娘》的導演章家瑞夸起她來只有一句話:“她是個知識女性,愛看書,與別的女演員不同。”張靜初確實非常愛看書,她覺得好書可以讓她擁有心靈的安定。北京有個三聯書店,一直是張靜初的一個據點。不拍戲的時候,張靜初一周可能會去三到五天,一直在那兒待著,看書、看雜志。要是有陣子沒去,書店的人再看到她,都會問她去哪兒了。張靜初屬于睡前一定要看書的那種人,一般選擇看一些讓人安靜的散文和隨筆。安靜的文字給了張靜初更強大的心靈力量。
如今,張靜初的生活看上去忙碌而又秩序井然。演戲讓她體驗著不同的人生;制片讓她漸漸涉足幕后,發揮更多的才能;下一次,也許她真的可以如愿以償,執導一部屬于自己的電影。無論“文藝女青年”的稱呼還將伴隨她多久,她內心的熱愛,從不會改變。
對話張靜初
iTALK: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敏感的嗎?
張靜初:我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其實,作為一個好的演員,保持敏感的心,敏感的態度,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東西,比別人更能體會到一些感受,這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過于敏感的人讓人覺得相處起來很累,我覺得應該控制好心靈的敏感程度。
iTALK:在你演過的角色中,有哪些是你記憶非常深刻的?不同的角色有沒有給你身上留下怎樣的印記?
張靜初:這個問題其實有些難回答,就像是問一個母親最喜歡她的哪個孩子一樣,我是覺得其實演過的角色都印象比較深刻。印記的話還是會有,比如之前我演的一個角色就是一個性格非常直接,說話也很幽默的人,但其實和我本身的性格還是不太一樣的。但當我演這個戲的同時就有人說,唉你好像變得更愛說話了,更坦率,而且說話也非常風趣。
iTALK:那么打游戲是不是也會對你產生影響?因為看你最近微博的動態,發現你很愛玩游戲,甚至有網友稱你為“游戲女神”,你的日常生活也是充滿趣味的嗎?
張靜初:其實也不是說我特別喜歡打游戲或是怎樣,只是我這個人可能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大,很多新鮮的東西都想要嘗試一下。一開始接觸游戲也是因為一些朋友推薦給我,然后我就去試著玩一玩,試過之后不禁感嘆哇哦,發現現在的游戲做得都好好,畫面場景特別厲害,玩起來感覺很棒,所以沒事的時候就會玩一玩。
iTALK:你小的時候有什么珍藏的東西嗎?現在對你來說什么是最值得珍藏的?
張靜初:小時候珍藏的東西,留到現在的有一串爸爸送給我的第一條項鏈,是珠子的,其實是玻璃的,但是我一直留著,后來上面的顏色都陸陸續續會掉,脫落,但是我非常喜歡。還有其實就是和家人的關系吧,可能小的時候不太在意,覺得家人啊什么的能夠在一起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慢慢到后來才發現可能說家人其實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東西,不管在什么時候他們都在你身邊,支持著你,永遠都不會拋棄你,所以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可能這個是最想要珍藏的。
iTALK:我注意到你剛剛在拍攝之前拒絕了一件皮草的衣服,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張靜初:其實我覺得皮草這個東西還是不太好的,因為尤其是當你知道了它們是怎么樣的一個生產方法和制作過程之后,覺得真的很殘忍。其實對于在城市里的人,皮草這個東西其實不是必需品,因為冬天不管再冷,房間里都有空調,交通工具也比較方便。可能說真的一些很偏遠的國家或者地區,他們真的需要皮草這個東西來取暖,可是我認為對于我們一般的人來說,是非必需品,所以還是盡量能少穿就少穿,能不穿就不穿。
iTALK:聽得出這是你的態度。那么你又是怎么理解“iTALK”的呢?
張靜初:iTALK就是我要說吧,可能是一種要發聲的態度。以前可能說大家很多觀點也好其實都很難讓很多人知道,但現在有很多平臺,大家可以在網絡或其他媒介發出自己的聲音。
iTALK:新的一年總是充滿希望,對于未來一年你有什么期待嗎?
張靜初:其實我這個人是很不喜歡去做新年計劃的,很多人也許都會說新的一年開始了要計劃一下今年要做什么事情,或者甚至三年計劃五年規劃這樣,但我就是很不喜歡。我可能說還是比較閑散的,活在當下的那種,不喜歡太計劃將來的事情,就是順其自然,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