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武當山古建筑群不全是磚石?為什么這些古建筑不能像羅馬、希臘、埃及那樣堅硬呢?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功臣,為何獨獨放過統治云南的黔寧沐英一族?到了永樂皇帝朱棣,甚至與沐家結為兒女親家?“文藝復興標志,位居華夏何方;比肩佛羅倫薩,太岳冠武之當?!痹?1歲高齡的建筑學老教授張良皋的心中,武當山古建筑群堪稱中國建筑史文藝復興的標志;修建武當的20萬“匠戶”,則是一支古今中外無與倫比的建筑技術工匠隊伍。張良皋曾主編《武當山古建筑群》,多次進入武當山調查。記者日前走進他家中,從老人口中得以窺見一個“你不知道的武當”。
鐘情武當,幾乎年年登臨已不計其數
2014年9月27日傍晚,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西二區教師寓所。
幽靜的暮色中,斜陽輕柔地撫摸著校園的蔥蔥綠樹。91歲的張良皋老教授所住的寓所顯得如此安靜。輕輕敲開2樓的房門,眼前這位胡子眉毛頭發花白的老人,面色紅潤,神采奕奕。他身穿一件攝影馬甲,脖子上掛著一副黑框眼鏡,熱情地將記者迎進家中。
作為著名建筑學教授,他的生活卻如此簡樸。在這座年輕而充滿朝氣的高校校園,這寓所可有些年頭了,甚至可以說已略顯斑駁滄桑。屋子很簡樸,普通瓷磚地板,室內沒有裝修,也沒有擺放高檔器物。臥室堆放的全是書,如果不是靠墻放著一張簡單的單人床,會錯以為是進了一間書庫。
張良皋是武漢漢陽人,1947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建筑系(今東南大學建筑學院)。上世紀40年代,為配合盟軍對日作戰,國民政府從大學生中征召近5000名譯員,張良皋是其中一員,成為抗戰時期美軍的翻譯官。解放后,他在上海、武漢一些建筑設計單位任建筑師,1975年從武漢市建筑設計院退休。1982年應華中工學院(即今華中科技大學)聘為建筑系教授,是建筑系的創始人之一。作為當代著名建筑遺產保護大師,他被授予2013年度中國民族建筑事業終身成就獎。
彈指一揮,歲月流轉。在這小屋里,張良皋書海為伴,雜學旁搜,交游俊彥,游刃于建筑學、紅學、巴楚學之中;走出校園,他游歷祖國各地、世界諸國、談笑各講壇之上。如今,他已是權威的建筑史學家、紅學家、人類學家,其書法散淡灑脫、凝練簡潔,雖已年逾九旬還能隨時收發電子郵件,與后輩晚生論辯,樂此不疲。
對于仙山武當,張良皋可謂是情有獨鐘,陶醉其間。他曾先后兩次從南巖下到蒿口,所見樹木雖欠郁閉,但那仙氣靈氛仍令人陶醉。那么,他究竟登臨考察了多少次武當,老人自己也記不清楚,“只要有機會,幾乎年年都要上,可以說是不計其數。”1990年,張良皋曾帶領一批師生,對遇真宮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實地測繪,師生們返校后用幾周的時間進行手工整理,最終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圖表和數據。當時留下的數據和圖表,為日后的遇真宮復建提供了必要的測繪數據。
“武當山建筑形式上,有古典的,也有創新的。比如遇真宮的那個鎦金斗拱,用的是‘真昂’,以前僅見北京社稷壇拜殿用‘真昂’一例,武當山遇真宮用‘真昂’可證此例不孤,應是明朝定制。當年我們在武當山丈量的時候,學生爬上去摸,下來直驚呼。”張良皋認為,武當山從整體規劃、空間布局、結構處理以及材料運用,處處都體現出建筑的標準與美妙。
“六材并用”,武當古建筑堪比故宮
1982年秋天,受十堰有關方面邀請,張良皋第一次來到武當山?!澳菚r武當山是原汁原味,但其荒涼令我傷感。仙山怎么淪落到這個樣子,這么好的地方怎么會破破爛爛,要倒不倒?!边@次仙山之行,他遇到了一位“奇人”——故宮博物院老學者朱家潘。此前,朱家潘已經上了四趟武當山?!斑@一次,朱老是代表國家文物局來武當山鑒定庫藏文物的等級,使得我和同游的黃樹業教授大開眼界。我們敢說叨朱老之光,武當山每一件文物都得目睹。朱老‘鑒寶’經驗豐富,很多文物過不了他的法眼。我和黃教授往往一旁央求:請朱老高抬貴手提升級別。朱老奈何不得,往往也點個頭,所以我們也為武當山貢獻過功德?!?/p>
“我是玄天執戟士,謫居猶在武當山。朱家潘老先生有一首詩的這兩句,我至今記憶猶新。”張良皋回憶說,朱家潘當時在山上介紹武當山、講解宗教學,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拔伊私馕洚斏降牡谝徽n,上得非常好。朱老講課內容很有吸引力,對我有著深刻的影響?!倍耸且灰娙绻?,張良皋以后每次到北京都會拜訪朱家潘。“朱老是大學者、大玩家,我很欣賞他,90多歲還上臺與梅葆玖配戲?!?/p>
張良皋直言,正是因為朱家潘對武當山的講解,他才與武當結下了深深的情緣。那次由于在金頂遇雨,不能下山,十堰文化館長胡昌福計上心來,要求朱老講學,一路講到十堰方休。“朱老對武當的保護措施建議至今還值得尊重?!睆埩几藁貞浾f。
隨后,武當山向武漢建筑學會、土建學會發出邀請,請武漢的專家學者為武當山發展出謀劃策。于是,張良皋等20多人浩浩蕩蕩開赴武當山?!按蠹曳路鸶械蕉跷鞅蔽洚斏揭粠У奈幕e淀,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化積淀,或許堪稱中國文化的源頭。當然,要破解此謎,就一言難盡?!?/p>
他通過研究發現,武當山古建筑群大量使用了磚石、木材、琉璃乃至金屬,至金頂銅殿而登峰造極。“在武當山古建筑群中所使用磚石的比重,甚至超過了北京故宮,而其中許多殿都是用琉璃所建。此處所用琉璃,大抵是宋朝通過與阿拉伯交往而引入的新技術,傳入中國后又有革新?!?/p>
為什么武當山古建筑群不全是磚石?為什么這些古建筑不能像羅馬、希臘、埃及的建筑那樣堅硬呢?面對不少人提出的疑問,張良皋總是這樣回答:中國古代不是不用磚石,而是六材并用,金、木、土、石、革、草都是“百工”用材,木結構建筑多。“因為我們資源豐富。他們想用,有那么多木頭給他用嗎?人家是沒辦法,只有石頭可以用。經過漢、唐、宋,中國的建筑在多材并用上已經相當成熟與完善。宋朝時期國家辦的畫院,十三科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科,其他繪畫、雕刻等都是為建筑服務的。”
“武當山的建筑與山形的美妙結合,真是處處都讓你佩服。該有房屋的地方一定有房屋,不該有房屋的地方一定沒有?!睆埩几藜で榕炫鹊馗嬖V記者,武當古建筑是自由的,這種自由又服從于山形地勢,不必拘泥于皇家建筑的傳統與規整,武當山上的建筑在山水之間自然存在。
20萬“匠戶”,無與倫比的建筑技術工匠隊伍
明朝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用黃榜詔告天下:“武當天下名山……歷代都有宮觀,元末被亂兵焚盡……而今起倩些軍民,去那里創建宮觀……”
“這次是重建武當!且不看那些宮觀間數面積,只看每年動員的匠戶人數,20萬!這就非同小可?!睆埩几迯娬{說,“匠戶”與“軍戶”在明朝多是世襲,不許改行。但“匠戶”也造就了世襲的建筑工匠隊伍,客觀上促進了建筑技術的進步,能與明朝規模宏大的建筑事業配套。
張良皋語調鏗鏘地說,這是“重建”武當。因為至遲在東漢,武當已是道教勝地,典籍有記。在唐朝開國不久就有唐太宗敕建五龍祠,武當山的建制已得到皇家關注。此后,歷經五代、兩宋、元朝至明初洪武建文二帝,對武當尊崇與建制的關注幾乎都是有增無減。他認為,20萬“匠戶”當然比不上秦朝驅使70萬“刑徒”為秦始皇修陵那樣人數眾多,但“刑徒”基本上無技術可言。20萬與埃及為法老建金字塔的10萬奴隸人數相比只多一倍,但奴隸又有何技術可言呢?其技術水平恐遠不足以與明朝“匠戶”正規技術工作隊伍相比。張良皋自信地說,修建武當山的20萬“匠戶”,恐怕是古今中外無與倫比的一支建筑技術工匠隊伍。
“武當山道教建筑群,就是明朝向大西南張開的一只巨眼。因為在相當長一個時期,蒙古在云南的梁王余孽還繞道青海,與漠北的蒙元朝廷保持聯系。看重沐氏,也就是看重云南,包括整個大西南。”張良皋說,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功臣,卻獨獨放過統治云南的黔寧沐英一族。到了永樂皇帝朱棣,甚至與沐家結為兒女親家。在大建武當開始之日,永樂皇帝就把女婿駙馬都尉沐昕召到武當山主持工程。大西南民族關系復雜,但此后與中央政權保持堅牢的凝聚力,極少重大“反側”之舉?!懊鞒_國四大工程:南京、北京、鳳陽中都、武當山,都是耗資鉅億。后以國力不繼,寧可縮減鳳陽,也不削弱武當,正因武當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明朝中都祖陵?!?/p>
武當山金頂全部銅鑄,是按明朝初年的構造標準,堪稱最準確的“足尺”建筑模型?!澳憧船F在那個鎦金,仍然金燦燦的,這個銅鑄技術在當時極其先進?!睆埩几拶潎@地說,當時人們把做好的零件從北京經運河、沿長江和漢水運到武當。古代人們對付金屬的方法常常用“吹焊法”,焊點有幾個就很牢固了。人們用很細的吹管吹出一條溫度很高的火,很巧妙地在某些要害的點用“吹焊”焊出來。“這種吹焊技術在武當山用得神乎其神,現在你都看不見一點焊縫。古神道上,每隔幾步都釘著鋼釘,牢固得很。與故宮相比,武當山建筑群更為大膽地運用了新材料和新方法?!?/p>
他說,明朝處理武當山地區政務大事,不止大規模重建武當山建筑,還有一樁足以佐證的大事——建立“鄖陽巡撫”。這是明朝在全國13個布政使司以外的一個“特區”。
文藝復興,藝術水準比肩佛羅倫薩
在老人的心中,武當山古建筑群堪稱中國建筑史文藝復興的標志。他認為,武當山自公元1412年重修至今600多年,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更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文藝復興標志,位居華夏何方;比肩佛羅倫薩,太岳冠武之當?!币粋€多小時的采訪中,思維敏捷的張良皋坐在藤條椅上侃侃而談。他自豪地講,如果說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完工,是開啟了意大利建筑的文藝復興時代;那么武當山的大規模興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建筑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的標志?!霸诖酥?,沒有一個朝代的建筑可以與之相比。沒有哪個建筑如此宏偉,如此超前。武當山古建筑群無論從建筑用材還是建筑形式上,都引用了許多新的意識與元素?!?/p>
歐洲史學家一般認為,公元476年西羅馬滅亡是黑暗時代的開始。公元1419年意大利佛羅倫薩主教堂正式開工是文藝復興開始的標志。
“在中國建筑史上,也是有文藝復興的!”他認為,武當山建筑群是中國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標志性建筑,從公元1412年重修、公元1418年建成,到2018年就是整整600年了。而西方文藝復興之城佛羅倫薩的主教堂,于公元1419年重修成現在的形態,到2019年也是整整600年。
張良皋指出,第一次中國文藝復興的建筑標志,不難舉出從長安到洛陽的京邑建筑群,遍布全國的宗教建筑群,但犯難的是不知是指認哪一個作為頂尖標志。第二次中國文藝復興建筑標志不難舉出南京、北京、中都三處京邑和武當山一處宗教建筑群,武當山尤為其中翹楚。武當山的宗教建筑群,與豐富的環境條件相結合,馳想于神仙世界,容許發揮大匠的想象力,讓新材料、新技術、新構圖……有寬宏的用武之地?!捌渌俜脚c民間的建置,也如雨后春筍。其規模之宏大,成就之輝煌,中國才是人類文藝復興的領頭羊?!彼f。
“中國文藝復興標志建筑的完工,比西洋文藝復興標志建筑開工還早一年,頗具喜劇意味?!睆埩几拚f,若把佛羅倫薩主教堂的形象與武當山主體宮觀對比,就知二者不在一個水平。無論從教堂總平面、個體體量、富麗程度……比起武當山道教建筑群,都只能算是小敲小打,我們當然決不小看它在歐洲文藝復興中的顯赫影響!
張良皋認為,任何時候張揚武當山在中國文化復興中的作用及其世界地位,都為時不晚?!?018年,希望有關方面在武當山舉行一個紀念大建武當完工600年慶典,來一次與佛羅倫薩的對話。讓歐洲人看看,武當山作為中國建筑的文藝復興標志是否夠格。次年的2019年,歐洲如若借佛羅倫薩主教堂正式開工之日慶祝歐洲文藝復興600年,屆時武當回訪佛羅倫薩,讓全人類共享一份圣潔的歡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