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在創園過程中,云夢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文化旅游名縣的戰略構想,將園林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打造特色。
記者:2014年,云夢縣創建省級園林城市號角已經吹響,創園對于云夢的城市建設有著什么樣的深刻意義?
陳德志:在黨的十八大上,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云夢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是我縣建設“兩型社會”示范區和城鄉一體化引領區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云孝一體化先行區的重要舉措。創園既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又能改善市民居住、休憩的環境。通過創園,實現城市綠量達標,供市民共享環境成果,從而提升現代生態文明生活水準和品位。
記者:云夢在創園過程中,城市綜合管理水平是否也在同步提升?政府是否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來提高管理職能?
陳德志:在云夢,創園工作與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同步提升的。目前,我縣人大和政府已經和正在制訂出臺《云夢縣公共綠地管理辦法》《云夢縣公園管理辦法》《云夢縣古木名樹保護管理辦法》《云夢縣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性管理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城市管理,提升公共基本服務水平。
記者:園林城市的創建本身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過程,其應該是符合生態規律的。云夢在創園的過程中使用了哪些生態做法?
陳德志: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是創園工作的內在要求。我們在創園過程中,注重從三個方面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一是科學布局,追求生態。在創園的整體框架謀劃上,致力建設休閑廣場、公共綠地、街道綠島、城市綠帶、庭院綠園等,完善點、線、面、大、中、小、高、中、低相結合的多層次園林綠化體系。
二是突出重點,建設生態。把公園的規劃建設作為創園工作的重點,先后規劃建設了楚王城公園、曲陽河公園、楊家湖公園、夢澤湖公園、鄭家湖、北城垣公園、吳祿貞公園、桂花潭濕地公園以及黃香文化園、小游園等10多處公園式建筑,既擴大城市綠量,又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
三是選擇樹種,保障生態。提倡鼓勵種植梧桐、香樟、欒樹、柳樹等鄉土樹種,同時引進適合在云夢生長的名貴樹種,形成多層、立體、多樣的綠化格局。
記者:在創園過程中,云夢是如何利用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將園林城市建設和歷史文化結合,打造云夢特色的?
陳德志:云夢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縣,在這次創園活動中,我們按照縣委、縣政府建設文化旅游名縣的戰略構想,突出黃香文化園、楚王城公園、秦簡圣地三大人文品牌,將園林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
首先,興建園林式黃香文化園。黃香文化園規范面積178畝,建筑面積11886平方米,總投資5300萬元。依托黃香文化的世界影響力,能提升云夢對外交流平臺,打造云夢文化地標。
其次,是楚王城公園項目。云夢楚王城,是周、秦、漢三代延續使用的重要城邑故址,有著近3000年的歷史。新楚王城公園的規劃面積約有1497畝,項目總投資37億元,計劃2015年投入運營。楚王城的開發,將讓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現代的活力,極大地拓展城市空間。
另外,“秦簡圣地”依托祥山博物館擴張建設。云夢出土的睡虎地秦簡,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二十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如今的祥山博物館,選址在曲陽河公園南面,占地35畝,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總投資9800萬元,氣勢恢弘,雄偉壯觀,現正建湖北省縣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博物館和云夢縣首家國家3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