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杜志炎 鐘大海 何世念
鎮海煉化和茂名石化在煉化一體化轉型、資源價值最大化、提升精細化管理等一體化優化方面積極探索,實現煉油化工兩翼齊飛。
煉化一體化企業怎樣實現煉油與化工的一體共振,搞好原料的優化配置和綜合利用,共享公用工程,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提高市場競爭力?鎮海煉化、茂名石化在煉化一體化優化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鎮海煉化實現利潤總額、煉油利潤、化工利潤等3項利潤指標均穩居煉化企業榜首。茂名石化堅持兩條腿走路,一邊優化煉油產品結構,一邊優化化工產品結構,抓好煉化一體化優化,實現兩翼齊飛。
在100萬噸/年乙烯工程建設前,鎮海煉化乙烯擁有2300萬噸原油綜合加工能力,是國內最大的煉油企業。如何使乙烯建設帶動煉油區域提升,從而激活全局,實現企業的跨越?早在乙烯籌建階段,鎮海煉化就著手謀劃,強調“一體化轉型是必須跨過的一道坎”。他們提出煉化一體化的思路,對煉油和乙烯生產系統進行整體優化。新建的大乙烯就在煉油生產區周邊,這給鎮海煉化施展一體化優化方略創造了有利條件,不但水、電、氣、風等公用系統可以共用,而且生產原料、物料也可以便捷互用。

□ 鎮海煉化堅持“一平穩四優化”,各個環節落實“大優化”機制,推動企業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杜志炎 攝
據鎮海煉化烯烴部主任周紀軍介紹,乙烯建設初期,鎮海煉化就同步推動一體化改造項目。在生產流程上,抓好煉化一體化全流程優化模型的完善,確保路線最優。在資源配置上,精確定位物料的總流向,對裝置互供產品進行最優化設置,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生產原料互供、公用系統共用,使得鎮海煉化呈現煉化一體化格局。一方面,大煉油提供的干氣、富乙烷氣、飽和液化氣、正構碳五等低成本原料作為優質裂解原料,提高了乙烯競爭力。另一方面,大乙烯反哺大煉油提升了煉油競爭力。乙烯副產氫氣、抽余油、芳烴、高辛烷值組分返回煉油,提高了資源價值。
為搞好煉化一體化優化,鎮海煉化決策層提出平穩裝置操作,優化原料結構,優化裝置運行,優化產品結構,優化公用工程的“一平穩四優化”要求。此后,經過不斷深化與完善,逐步建立了以一體化為基礎,涵蓋從市場到現場、從決策到執行、從原料到產品、從裝置到系統等各個環節的“大優化”生產經營工作機制,推動企業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
“裂解原料的優化大有文章可做,特別是對煉化一體化企業來說,這方面大有潛力可挖?!泵媱澒芾聿坎块L毛遠洪說。
今年以來,茂名石化努力優化裂解原料結構,根據原料價格變化情況,及時增產性價比好的富乙烯氣、輕石腦油、尾油等原料,努力降低石腦油投料比例。他們抓好石腦油庫存運作,在2、3月石腦油價格最低時分別增加石腦油庫存2.88萬噸和1.63萬噸,并在石腦油價格較高的5、6月釋放,這項優化措施降本802萬元。
“我們下半年還要降低石腦油依存度,要確保低于50%,力爭48%,奮斗45%,乙烯績效考核排名確保前三,力爭第二,奮斗第一。”毛遠洪胸有成竹地說。茂名石化將充分考慮原油品種對乙烯原料質量影響的因素,對現有整體優化模型進一步細化,為優化提供指導。公司還抓住三季度液化氣價格相對較低的有利時機,增加外購飽和液化氣,進一步優化裂解操作。
乙烯投產后,按照“宜油則油、宜芳則芳、宜烯則烯”的優化原則,鎮海煉化把相對低效的煉油資源變成乙烯的原料,努力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
開工僅兩個月,裝置就超過設計負荷,達到108%,“雙烯”收率超過48%,比中國石化六大乙烯平均水平高出兩個百分點。乙烯裝置在短短60天內,就成功投用石腦油、加氫裂化尾油、碳五、液化氣、富乙烷氣、催化干氣、柴油等原料,成為國內原料最寬的乙烯裂解裝置。石腦油依賴度低于40%,成為我國“吃得最雜、成本最低、收率最高、效益最好”的乙烯裝置。噸乙烯原料成本比股份公司平均水平低450元,雙烯收率、裂解能耗等多項經濟技術指標均處于國內同行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茂名石化根據效益最大化原則,想盡辦法讓裂解原料結構更合理、更優化。今年上半年,裂解原料投料比例發生變化,石腦油占51.09%,比去年降低8.39%;尾油占13.89%,比去年提高3.26%;富乙烯氣占2.02%,比去年提高0.34%;飽和液化氣占15.41%,比去年提高1.21%。按當期價格測算,與去年投料結構比,累計增效5520萬元。
鎮海煉化乙烯以公用工程資源“反哺”煉油,也提升了煉油的競爭力。乙烯動力中心建成以后,煉油區域的蒸汽缺口可以通過乙烯補足,煉油區域的油鍋爐可以全部停用,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性,也有效地降低了產汽成本。乙烯裂解產出的3.5兆帕氫氣直供煉油歧化裝置,替代裝置原來使用的煉油氫氣系統管網低壓氫氣,歧化裝置氫氣壓縮機因此“下崗”,每年節約費用超過400萬元。
2011年,鎮海煉化乙烯工程第一個運行整年全面達標,乙烯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創效超過50億元。乙烯裂解裝置的乙烯產量連續4年突破110萬噸大關。國際著名評價機構所羅門對全球55套同類乙烯裝置2011年績效進行評價,鎮海煉化乙烯裝置主要指標進入第一群組,成為中國石化首套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裝置。
在連續生產的前提下,鎮海煉化優化生產,在優化原料結構、優化裝置運行、優化產品結構、優化公用工程這“四個優化”上下功夫,實現煉油、乙烯的相互正向促進,保持了良好的價值創造能力。
鎮海乙烯中有一套環氧乙烷/乙二醇裝置,是國內首批引進的美國陶氏化學工藝專利技術裝置之一。如今,該裝置是8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2013年2月,陶氏化學公司專家組對鎮海乙烯EOEG裝置的評估結果顯示:鎮海煉化的這套裝置打破全球同類型裝置325天運行紀錄。
實現煉化一體化后,鎮海煉化盈利能力連續3年高居中國石化煉化板塊榜首,2013年實現利潤71.3億元,創國內煉化企業盈利歷史最高紀錄。
鎮海煉化副總工程師兼生產處處長陳偉軍說,煉油生產以餾分分離為特點,而乙烯生產則以分子反應為特征。在一體化優化過程中,鎮海煉化引入以生產優化為核心的“分子管理”理念,將煉油化工的原料結構優化提到了新的高度。
鎮海煉化運用“分子管理”理念統籌石腦油資源利用路線,按照乙烯、重整和芳烴原料的不同性質要求做好分儲分煉,加氫汽油、加氫裂化尾油固定安排做乙烯原料,從直餾石腦油中細分出初頂、常頂一級,并收窄控制餾程做重整原料;合理切割重整汽油,安排碳六進苯抽提裝置,碳七進芳烴抽提裝置,碳八進PX裝置,既提高了產品收率,又降低了單位產品能耗。
“分子管理”的導入,使鎮海煉化實現了資源利用和產出的最大化。2013年鎮海煉化加大液化氣、富乙烷氣利用力度,乙烯原料中液化氣、富乙烷氣的占比分別達到9.62%、3.08%,比年度預算分別提高2.06和1.14個百分點,全年石腦油依賴度降至48.04%,噸乙烯原料成本較年度預算下降105.18元,累計降本2.36億元。乙烯裝置副產品氫氣、抽余油等返回煉油板塊后,有效提升了資源價值。
在原油基本不變輕,成品油供應量不減少的前提下,鎮海煉化利用煉廠氣體等非石腦油乙烯原料,有效突破原總流程存在50萬噸/年石腦油缺口的重大瓶頸,不僅用1套煉油撐起了上海賽科和鎮海兩大百萬噸級乙烯,而且企業的乙烯原料更豐富、更輕質,成本更低?!胺肿永谩蓖苿恿恕懊恳粋€分子價值最大化”,使鎮海煉化一舉成為全國唯一噸油完全費用低于100元、噸化工產品完全費用低于1000元的煉化企業。
有時,階段性的市場需求要求上游裝置適時多產航煤料,但石腦油進乙烯裂解邊際效益更高。鎮海煉化動態調整計劃和考核指標,確保上游裝置在滿足航煤生產需求后,迅速調整石腦油干點以增產乙烯料,實現邊際效益最大化。
“上半年,茂名石化煉油加工損失率和裂解損失率都創新低,為優化增效做出了突出貢獻。”毛遠洪說。茂名石化裂解損失率降至0.11%,創造了國內同類裝置最高水平,在總部化工板塊“比學趕幫超”競賽中勇奪紅旗。茂名石化將充分考慮原油品種對乙烯原料質量影響的因素,對現有整體優化模型進一步細化,為優化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