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偉中
九江石化將“綠色低碳”作為謀求在魅力潯陽“永久居留權”的前置條件,積極踐行環保理念和行動準則,努力培育綠色低碳核心競爭優勢。
南倚匡廬、北瀕長江、東枕鄱陽湖,處在山水畫卷之中的九江石化,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如何真正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的雙贏?近年來,九江石化積極踐行環保理念和行動準則,努力培育綠色低碳核心競爭優勢。
九江石化將“綠色低碳”作為謀求在魅力潯陽“永久居留權”的前置條件,并將“綠色低碳”作為傾力培育的兩大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在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建設的過渡期里,針對“環保意識達不到與安全意識同等高度、現有環保設施與治理能力不足”等問題,積極倡導“環保優先,全員參與,三分投入,七分管理,自我加壓,勇創一流”等理念,并堅決付諸實際行動。針對企業實際情況,編撰制作電視專題片《踐行綠色低碳 實現永續發展》,將其作為三支隊伍“地毯式”培訓的重要內容,努力增強全員環保意識,使環保入腦入心,逐步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
深入分析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投產前過渡期里環保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管理措施。積極開展環保對標、追標和創標活動,按照國內一流的環境績效指標及標準,對照提升本企業環保水平,為率先打造煉化行業一流環保業績創造條件。
積極開展“環保管理上臺階”活動,完善環保制度,梳理管理流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各級、各部門環保職責,做到“各司其職”。持續推進清潔生產,加強污染物產生、處理、排放等全過程環保監管,形成“日分析、周通報、月考核”閉環管理模式,做到問題處理不過夜,檢查監管不走過場,獎懲考核不講情面。
加強技術攻關,突破環保瓶頸。該公司全面梳理和排查出電脫鹽污水含油多、含酚污水難降解、凈化水氨氮高等多年的環保“痼疾”,開展18項專題技改攻關,通過利舊設備,以最小投入,優化處理流程;打破固有操作方式,實施精細控制調節,取得顯著治污成效;逐一消除凈化水氨氮高、電脫鹽水油多等環保瓶頸,為后續污水處理奠定良好基礎。全力推進“碧水藍天”環保治理專項行動,提升環保治污與風險防控能力。
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水平。該公司自主開發環境數據在線監測系統,對各裝置排污情況實行在線監測,及時掌握排污情況。加強異常數據監測,增加環境監測異常數據實時預警功能,異常數據第一時間發送至公司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手機上,要求1小時內查清原因并進行反饋,做到處理問題不過夜,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在動力鍋爐、污水外排口等5個主要排放口安裝環保在線監控系統,均與省市環保在線平臺實現聯網,外排污染物數據全部向社會公開。

□ 綠色煉廠。柯斌 攝
以信息化推進嚴格環保績效考核。通過在線監測,分級控制,過程管控,末端治理,有效落實環保“一票否決”制;從嚴績效考核,逐月硬兌現,層層傳遞壓力,充分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2014年上半年環保考核次數與金額是2013年同期的兩倍以上。
2014年3月,九江石化在我國煉化企業中率先發布《環保白皮書》,并在九江市政府網站上對外公布,主動向社會作出莊嚴承諾并接受監督,積極推進“開門開放辦企業”,贏得公眾認可。
針對芳烴項目負面輿情,九江石化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積極搭建溝通平臺,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宣傳。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化學教師、網絡意見領袖等各階層人員進廠并赴金陵石化實地參觀,最大限度引導公眾理性看待芳烴項目,兩次成功化解芳烴項目輿情危機。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以“長江石化行”媒體采訪、“走進央企——清華學子石化行”以及“碧水藍天”行動媒體溝通會為契機,積極展示綠色低碳發展的企業形象。
同時,九江石化狠抓節能減排工作,從源頭上促進綠色低碳。認真落實總部技術服務節能優化建議,用好1號催化余熱鍋爐改造等“14+4”節能技改措施;深入開展降催化生焦、機組節能和提高加熱爐熱效率等專項攻關;狠抓鍋爐運行方式優選、蒸汽和循環水管網系統優化,落實“能效倍增”計劃。“十二五”前3年累計節能27.9萬噸標煤,完成地方政府“十二五”節能指標的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