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龍 吳喜德
摘 要:瀾滄江是云南省一條重要的通航河流,其與下游的湄公河一起形成了連接中國與中南半島各國的天然紐帶。文中簡要介紹了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的現狀,分析了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面臨的形勢、發展的趨勢及方向,為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建設項目的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瀾滄江 航運 趨勢
瀾滄江是云南省一條重要通航河流,其與下游的湄公河一起形成了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水路運輸大通道,是連接中國與中南半島各國的天然紐帶。“十二五”以來,國務院及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內河水運的發展,各項支持鼓勵政策相繼出臺,使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的發展面臨難得的黃金機遇期。
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現狀
1、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現狀
目前,云南省瀾滄江下游南得壩以下至南臘河口段航道為Ⅳ—Ⅴ級航道,可通航150—300噸級船舶;思茅港和景洪港同屬云南省瀾滄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在我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的物資交流和人員往來以及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2年景洪港和思茅港貨物吞吐總量約為30萬噸,旅客吞吐總量達41.3萬人次。
2、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航運基礎設施發展滯后。受自然條件、流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和國際內河航運建設協調關系復雜等因素的制約,加上長期以來水運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使瀾滄江航運基礎設施落后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水路客貨運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所占份額不高。
航道主要配套設施缺乏,航道管理和維護體系尚未建立。云南省瀾滄江航道通航條件較差,缺少航標、工作船舶以及通信等必要的配套設施,航道管理和維護體系尚未建立,船舶航行安全受到影響,航運效力未能充分發揮。
水電開發與航運開發的協調有待加強。瀾滄江梯級水電站的開發,改善了庫區上游航道通航條件,但也截斷了航道,增加了運輸環節,影響了航運優勢的發揮,并且電站調峰運行,導致下游水位暴漲暴落,影響船舶安全航行。
與下游國家的合作和協調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湄公河流域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對航運發展重視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航運發展的投入資金有所差別;各個國家對于境內梯級電站的過船設施規模、梯級間水位銜接等缺乏統一的要求,也影響了整個國際航運的發展。
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形勢分析
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
2010年1月1日全面啟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三大區域經濟合作區之一,它的建立和發展,使中國與東盟成為一個統一開放的大市場,雙邊貿易規模將出現一個新的局面,國際海上航運和國際內河航運是支持中國-東盟雙邊貨物貿易的重要運輸方式之一,在雙邊貨物貿易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將給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開發建設提供新的機遇。
2、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
大次區域地處熱帶和,地下礦藏品種多、儲量大,水能資源豐富,農、林、漁業門類多,旅游資源豐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經過多年的發展,大湄公河次區域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和一體化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該地區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超過6%。瀾滄江-湄公河是連接大湄公河次區域唯一的國際內河水路大通道,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3、我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瀾滄江是我國西南部地區僅次于金沙江的第二大河流。瀾滄江流經的青海、西藏和云南同屬我國西部地區,經濟不發達,交通不便是導致三省區經濟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加快瀾滄江流域三省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瀾滄江航運的發展也將為沿江三省區特別是云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便利的水路運輸通道。
對外開放水平提高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的影響分析。西南地區經濟不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區比較封閉,屬于對外開放的末端。國家在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特別強調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瀾滄江-湄公河是西南地區在我國境內流程最長,最具有航運開發價值的國際河流。
我國興邊富民政策的實施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瀾滄江流域是云南省少數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也是全國貧困地區之一。云南省與緬甸、老撾、越南3國的邊境線占我國西南地區陸地邊境線總長的36.44%,其中主要是瀾滄江流域市州與緬甸、老撾接壤的陸地邊境線。加強瀾滄江航運建設支持力度,促進沿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對邊疆社會穩定、鞏固國防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實施興邊富民政策的具體體現和重要的舉措。
4、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
云南省農業和工業快速發展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的影響分析。云南省擁有豐富的礦產、水能、生物等自然資源以及民族文化和旅游資源,發展潛力巨大。隨著瀾滄江流域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新型工業化的推進以及旅游資源的開發,交通運輸需求也將持續快速增長,將推動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的快速發展。
云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影響分析。現代服務業是云南省著力推動發展的產業之一,建設和發展溝通中國大西南與東南亞地區的瀾滄江-湄公河水運大通道本身就是云南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方面。發展瀾滄江梯級庫區航運旅游業,建設成為滇西南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旅游區;加快構建以昆明為中心的包括滇西南瀾滄江-湄公河國際物流合作區和滇西邊境口岸轉口與加工貿易物流區的建設等都是“十二五”期間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云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云南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對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發展的影響分析。“十二五”期間,云南省將圍繞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戰略,推進包括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等三條出境水運通道的建設,將給瀾滄江-湄公河航運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瀾滄江-湄公河是大湄公河次區域重要的國際內河運輸大通道,與其它運輸方式相比具有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比較優勢,在云南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在優先發展的地位。
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趨勢分析
1.航道建設發展趨勢分析
通航區段將不斷向上下游延伸,最終實現全線貫通。云南省瀾滄江下游航道通航條件較好,景洪水電站配套升船機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瀾滄江下游航段的通航能力,實現思茅港以下航段的全區段通航;同時,瀾滄江中上游渠化的梯級庫區也將通過翻壩碼頭的建設逐步實現連通,進而實現全航運區段的貫通。
航道的通航標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將逐步實現航道現代化。航道通航等級決定著運輸船舶的大小和運輸發展的規模,航道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航運的經濟效益。隨著瀾滄江梯級電站的逐步建成以及國家對瀾滄江航運建設投資力度的加大,瀾滄江航道通航等級將日益提高。航道管理部門將積極采用現代管理手段和先進養護技術,推廣和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不斷提高航道的現代化水平。
將增強國際合作,實現與湄公河航道的密切對接。云南省瀾滄江是瀾滄江-湄公河國際內河出海航路中的一個重要區段,為了提高貨物商品化以及在國際商品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需要推進與該流域下游國家的合作與協調,建立良好的互信,共同實施航道建設,實現瀾滄江航道與湄公河航道的密切對接,實現跨國運輸貨物的全航路貫通。
2.運營船舶發展趨勢分析
運營船舶將繼續朝著標準化、大型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通過實施船型標準化,逐步淘汰現有的老舊落后船舶和小噸位船舶,提升航道和船閘的通過能力。隨著航道通航等級的提升,運營船舶的噸位將有較大提高,同時,船舶專業化也會得到較大發展,船舶經濟效益將明顯提升。
運營船舶將向綠色環保、節能船型方向發展。瀾滄江屬山區河流,灘險流急,瀾滄江上的船舶屬于“大馬拉小車”,而綠色船舶應該能夠在降低對環境影響的前提下,以更少的燃料運輸更多的貨物,同時,船舶應該能夠充分適應未來航運市場的變化,保證船舶高效、可靠的操縱性能。提高船舶的燃油效率、操作的可靠性,確保運輸能力的發揮,使船舶成為節能、高效和環保相結合的優良船舶,將是瀾滄江運營船舶發展的主要方向。
3.港口發展趨勢分析
沿江港口的布局更加合理,層次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明確。現有碼頭主要集中在瀾滄江下游航段,其中景洪港和思茅港是瀾滄江干流重點發展的兩個主要港口。而隨著瀾滄江梯級電站的建成,中上游庫區航道的通航條件將得到較大改善,為了滿足各庫區內客貨的運輸需求,需要配套建設碼頭。瀾滄江沿江將形成層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明確的港口體系,促進瀾滄江航運與地區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沿江港口的碼頭規模將不斷擴大,通過能力不斷提高。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瀾滄江現有碼頭規模普遍較小,裝卸設備比較落后、技術等級低、集疏運條件差,通過能力小。景洪港和思茅港現有碼頭泊位的靠泊能力低于航道規劃的Ⅳ級航道通航船舶的標準,需要通過對碼頭結構的技術改造和裝卸工藝的升級來滿足船舶的靠泊要求;現有及在建碼頭泊位的通過能力無法滿足未來水運需求,需要擴大現有港口碼頭規模和新建碼頭來提升港口通過能力。
沿江港口服務功能將進一步提升和完善。瀾滄江現有港口作業以裝卸、搬運和集疏運為主,服務功能單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發展、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增強以及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戰略的實施等都對瀾滄江沿江港口特別是景洪港和思茅港的服務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景洪港和思茅港除了應具備口岸服務功能以外,同時應具備跨國船舶服務、港口現代物流服務、航運信息服務、港口綜合服務和臨港產業及綠色安全保障服務等多項功能。
4.航運支持保障系統及航運信息化發展趨勢分析
航道助航標志建設將會日益加強。隨著云南省瀾滄江航運開發建設和港航運輸業發展,在航運區段配布的航標應能滿足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在規劃的航道上均應布設與之相適應的航標。并且應建立云南省瀾滄江航標遙測遙控系統,通過系統網絡分級別管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實現云南省瀾滄江航標智能化、航標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現代化。
海事安全監管技術裝備將會得到較大改善。隨著瀾滄江航運的發展,為了實現船舶監管和救助體系的有機結合,需要改善云南省瀾滄江海事安全監管技術裝備,通過應用計算機、網絡、衛星定位、無線通信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管理信息技術,提升海事交通安全監管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處置效率及應急指揮的整體水平,以提高云南省瀾滄江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綜合服務以及安全保障能力。
將逐步建立適合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發展的港航管理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在港航運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港航管理信息系統是合理利用內河航運資源,提升航道管理和維護的水平及效率,提高內河航運經濟、社會效益,實現內河航運可持續發展和內河航運現代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結語
云南省瀾滄江航運是流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沿江地帶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新興工業化進程和提高云南省現代旅游業及物流服務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應抓住水運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增強與下游國家的合作與協調,準確把握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的發展方向,加快云南省瀾滄江航運的發展步伐。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