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哲學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大風浪集裝箱船靠離泊作業的特點和難點;對大風浪中集裝箱船受風、流、拖輪、側推、錨、舵等各種作用力進行分析和計算;介紹集裝箱船大風浪作業時應選擇較佳靠泊時機、如何合理使用拖輪、錨等注意事項;最后介紹大風浪集裝箱船靠離泊的操作方法。
關鍵詞:大風浪 引航 集裝箱船靠離泊
寧波港冬天盛行強西北季風,夏天臺風影響頻繁,局部有地形造成的落山風——北侖四期碼頭南靠山,北朝海,夜間山頂吹向碼頭的山風、從碼頭吹向海面的陸風和南季風三者疊加。這些風的強度都能達到10級以上,而且間隔短,持續時間長,且全年都易發生,對港口生產影響很大。
海事等部門對船舶大風浪靠離泊進行一定的管制,寧波港邀請上海海事大學對大風浪作業做了課題研究。課題結論:風力≤13.8m/s為常規作業;13.9~15.5m/s為抗風作業;風力≥15.6m/s為高風險時段。根據經驗,風力≥10m/s影響已非常大,屬于大風浪作業的范疇。
大風浪作業的特點和難點
風流作用使船向下風漂移壓攏很快,船易產生偏轉,很難維持航向,靠泊前淌航保向困難等。船舶受風動力是風速的平方,如風力在11m/s和15m/s,兩者僅相差4m/s,而風動力增加接近一倍。所以當風速增加要引起足夠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拖輪助泊作業困難,為了能使拖輪產生更大的作用力矩,拖輪須帶在大船首尾端部,由于集裝箱船兩端瘦削,這就要懸空帶纜,難度很大。迎著風撇纜困難導致帶拖輪時間長,甚至帶不上。故拖輪沒有帶好前,不能輕易入泊,否則有危險。流急拖輪維持橫向拖的擺船位難,損失馬力大;浪大拖輪搖晃,損失拖力大還易發生斷纜。一邊要發揮較大的拖力而一邊又要防止斷纜,對拖輪船長操縱要求高。如在大風浪發生拖纜斷裂,對靠離泊是致命威脅。
1、拖輪
寧波港基本配備的是全旋回拖輪,主要是帶一跟纜后進行頂或拖。安排拖輪時要考慮下列因素:大風浪中拖輪要克服風流而損失的拖力大,一般要求安排大馬力拖輪來助泊;拉力只有頂力的75%,老拖輪實際發揮出的功率只有60%;船舶有前進或后退速度時,拖輪作用效果降低,大船航速超過5節,拖輪、側推都將不起明顯作用;1節流拖力將減10%,浪大拖輪劇烈搖晃,拖力更小,甚至無法助泊。一般風力≥10m/s,大型集裝箱船靠離時就應增加拖輪。
2、側推
大部分集裝箱船裝有首側推器,側推的馬力越來越大,抵過一條大馬力拖輪。拖輪擺位操作需要時間,提前量不易把握,而且拖輪操作水平有差異,同樣口令下會有不同的效果。有時需拖輪頂拖,拖輪纜機等會發生鼓障而產生危險。相比側推使用起來方便可靠,但要檢查運行情況,防止故障卻不知。
3、錨的運用
大風浪時,船舶往往頂風靠,船首受到的風動壓力大,為了抑制船首的靠攏速度,拋短錨制動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松鏈不能太多,要做到抓而不死,如果松鏈過多,導致船首被抓死,船將以船首為圓心,船尾甩上碼頭造成事故。不要用剎車松錨,用錨機絞下去,這樣能控制鏈長。一般先松一節落水,根據需要再松,一般控制在二節以內,否則不易被拖動。
4、車舵運用
大風浪操作注意事項
1、選擇較佳靠離泊時機
原則是選擇浪小流緩時段:浪大使拖輪搖晃拖力減少,還易發生斷纜,甚至無法作業;流大拖輪易被壓向下流方向,為維持拖纜正橫方向,損失拖力大。寧波北侖三期集裝箱碼頭最好選擇在漲水時段靠落水為佳。三期碼頭大風浪特點,漲水時風浪比落水小。而且落水時有壓攏流,流壓力和風壓力疊加,很難控制。漲水的流向基本跟碼頭平行,而靠漲水可以調節至內舷受流,橫向流動壓力起到減少橫向風動壓力的作用,所需拖輪拖力較小。另選擇好的風向,如果正橫來風,風動力將成倍增加,操作困難。最好選擇風旋角小,如首尾或八字來風時進行靠離作業。
2、做好準備工作
做好引航操作方案:泊位留足130%檔位,橋吊應集中移至泊位中間。拖輪性能良好、馬力富足,前后分配合理,拖纜用專用新纜,并且盡量帶在靠近首尾端部,以獲更大力矩。保證車、舵、錨處于良好狀態。須備好雙錨,橫距要充分考慮風流的作用。入泊時,靠泊角度要小,盡量做到平行靠泊。一個經驗方法,如果碼頭上有一條同樣的集裝箱船能拖開,則靠泊基本也沒有問題。
船舶在前后拖輪拖著的情況下,逐步慢慢放向碼頭。風大船舶壓攏很快,一般拖輪不需要頂就能靠攏碼頭,主要任務是把船貼向碼頭的速度抑制下來。
及時帶上拖輪,為了有更大的拖力力矩,拖輪盡可能帶在首尾端部。集裝箱船首尾瘦削,懸空風大帶纜困難,如需要可以先做下風帶好拖輪再靠。三條拖輪助泊,船頭有側推,可安排一條大馬力的拖輪,船尾帶兩條。船頭由側推、拖輪和錨控制。船尾用拖輪、車舵控制。需要時,可在快靠上碼頭前使用滿舵、短進車,對應急或平行靠泊非常有用。
控制好余速。由于大風時壓攏很快,余速快慢要合適,通過淌航和用車把船速控制住。一般可以控制在1海里6節、半海里4節、入泊2節左右。
適當橫距。由于壓攏很快,太攏會被動甚至有危險,橫距要比平時放的要開,一般需3鏈以上。早點對上泊位旗,然后用車維持住。這樣專心控制船舶的橫移速度。如船位沒有到對好,貼靠碼頭前還要匆忙調整船位,一邊往前一邊壓攏,判斷難度大不好把握,有被壓上前后泊位上他船的危險。有足夠橫距后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判斷,還可試試拖輪能否拖的住,如果感覺控制不住可立即逃出。
控制靠攏角度。根據壓攏的快慢和橫距的多少調整靠攏角,入泊前早點調整到跟碼頭平行。現在大型集裝箱船首尾弧度大,大角度貼靠碼頭有觸碰碼頭和橋吊危險。平行靠泊是安全靠泊極其重要的前提,如做到這個,稍帶有靠攏速度下的船舶的橫移動能可以在整排靠把的作用下被吸收,并防止首尾伸進觸碰碼頭。
控制靠攏速度。船舶由拖輪拖著逐步接近碼頭。應注意漲水急時,順流轉船力矩和頂風的風動轉船力矩都使船舶向左轉,兩者疊加后,船頭進去很快,有時還需船尾的拖輪快車頂才能扭轉船首向。這是大風浪靠泊的一個重要特征,要引起重視。必要時船首拋短錨抑制,但如果船首壓攏易控制就最好不要拋,以減少拋錨引起其它操作困難。
平穩貼靠碼頭。快貼上碼頭前,盡量調平船身,并且船舶在拖輪、側推、錨、車舵的控制下基本停住。前后平行貼攏后,令拖輪快車頂住及時帶上前后纜繩完成靠泊。
離泊是船舶從靜到動的一個啟動過程,只要拖輪拖的動,拖的足夠開,比靠泊相對要安全。但往往由于拖力有限,拖的很慢,需要很長時間,要有足夠的內心。有的船靠的嵌檔,開始在泊位上有其他船遮擋,容易拖出來。但拉出一倍船寬整個船露出外面后,就拖的困難。有的甚至在碼頭邊拖了近一個小時原地不動,需要增派拖輪或著只好靠回去。
選擇好的離泊時機,浪小流緩,風向角小。
配備足夠拖輪,前后分配合理,盡量帶在靠近船的首尾端部,以增加力矩。如果拖輪數量多,兩頭位置擺不下,帶在中間也有效果,可以產生作用整船上一個向外的力。
注意解纜的順序,大風天浪大流急,防止纜繩鉤住碼頭靠把或螺旋槳。纜子解光后,船前后移動會很快,要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可以留倒纜,等拖輪到位后再解。
起拖時先要平行拉開,防止一端拖的太快導致另一端觸碰碼頭。等有一定橫距后,再使船首或船尾先離。
一定要拖的足夠開后才能進車起航,如果橫距不足貿然進車,有被壓上岸邊的危險。因為船有速度后拖輪的效果就沒有了,只能靠船舶自己控制。而由于速度慢,風流作用壓攏大產生危險。進車的時機是,把船舶拖的足夠開,并船頭向外有約40度以上的較大角度。
進車后,加速要果斷,盡快駛向寬闊安全水域。如碼頭邊解拖輪困難,可以令拖輪跟到外面等船舶安全后再解。
結束語
大風浪操縱是引航中難度極大,風險很高的工作,要對大風浪作業的總體效益和所承受的風險做一個客觀、科學的權衡。作為引航員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大風浪的操縱水平,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應該積極的予以完成。希望有更多的相關人員重視和關注大風浪操作,探討大風浪操作的應對方法,從而更好的保證港口的生產和安全。
(作者單位:寧波引航站)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大風浪集裝箱船靠離泊作業的特點和難點;對大風浪中集裝箱船受風、流、拖輪、側推、錨、舵等各種作用力進行分析和計算;介紹集裝箱船大風浪作業時應選擇較佳靠泊時機、如何合理使用拖輪、錨等注意事項;最后介紹大風浪集裝箱船靠離泊的操作方法。
關鍵詞:大風浪 引航 集裝箱船靠離泊
寧波港冬天盛行強西北季風,夏天臺風影響頻繁,局部有地形造成的落山風——北侖四期碼頭南靠山,北朝海,夜間山頂吹向碼頭的山風、從碼頭吹向海面的陸風和南季風三者疊加。這些風的強度都能達到10級以上,而且間隔短,持續時間長,且全年都易發生,對港口生產影響很大。
海事等部門對船舶大風浪靠離泊進行一定的管制,寧波港邀請上海海事大學對大風浪作業做了課題研究。課題結論:風力≤13.8m/s為常規作業;13.9~15.5m/s為抗風作業;風力≥15.6m/s為高風險時段。根據經驗,風力≥10m/s影響已非常大,屬于大風浪作業的范疇。
大風浪作業的特點和難點
風流作用使船向下風漂移壓攏很快,船易產生偏轉,很難維持航向,靠泊前淌航保向困難等。船舶受風動力是風速的平方,如風力在11m/s和15m/s,兩者僅相差4m/s,而風動力增加接近一倍。所以當風速增加要引起足夠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拖輪助泊作業困難,為了能使拖輪產生更大的作用力矩,拖輪須帶在大船首尾端部,由于集裝箱船兩端瘦削,這就要懸空帶纜,難度很大。迎著風撇纜困難導致帶拖輪時間長,甚至帶不上。故拖輪沒有帶好前,不能輕易入泊,否則有危險。流急拖輪維持橫向拖的擺船位難,損失馬力大;浪大拖輪搖晃,損失拖力大還易發生斷纜。一邊要發揮較大的拖力而一邊又要防止斷纜,對拖輪船長操縱要求高。如在大風浪發生拖纜斷裂,對靠離泊是致命威脅。
1、拖輪
寧波港基本配備的是全旋回拖輪,主要是帶一跟纜后進行頂或拖。安排拖輪時要考慮下列因素:大風浪中拖輪要克服風流而損失的拖力大,一般要求安排大馬力拖輪來助泊;拉力只有頂力的75%,老拖輪實際發揮出的功率只有60%;船舶有前進或后退速度時,拖輪作用效果降低,大船航速超過5節,拖輪、側推都將不起明顯作用;1節流拖力將減10%,浪大拖輪劇烈搖晃,拖力更小,甚至無法助泊。一般風力≥10m/s,大型集裝箱船靠離時就應增加拖輪。
2、側推
大部分集裝箱船裝有首側推器,側推的馬力越來越大,抵過一條大馬力拖輪。拖輪擺位操作需要時間,提前量不易把握,而且拖輪操作水平有差異,同樣口令下會有不同的效果。有時需拖輪頂拖,拖輪纜機等會發生鼓障而產生危險。相比側推使用起來方便可靠,但要檢查運行情況,防止故障卻不知。
3、錨的運用
大風浪時,船舶往往頂風靠,船首受到的風動壓力大,為了抑制船首的靠攏速度,拋短錨制動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松鏈不能太多,要做到抓而不死,如果松鏈過多,導致船首被抓死,船將以船首為圓心,船尾甩上碼頭造成事故。不要用剎車松錨,用錨機絞下去,這樣能控制鏈長。一般先松一節落水,根據需要再松,一般控制在二節以內,否則不易被拖動。
4、車舵運用
大風浪操作注意事項
1、選擇較佳靠離泊時機
原則是選擇浪小流緩時段:浪大使拖輪搖晃拖力減少,還易發生斷纜,甚至無法作業;流大拖輪易被壓向下流方向,為維持拖纜正橫方向,損失拖力大。寧波北侖三期集裝箱碼頭最好選擇在漲水時段靠落水為佳。三期碼頭大風浪特點,漲水時風浪比落水小。而且落水時有壓攏流,流壓力和風壓力疊加,很難控制。漲水的流向基本跟碼頭平行,而靠漲水可以調節至內舷受流,橫向流動壓力起到減少橫向風動壓力的作用,所需拖輪拖力較小。另選擇好的風向,如果正橫來風,風動力將成倍增加,操作困難。最好選擇風旋角小,如首尾或八字來風時進行靠離作業。
2、做好準備工作
做好引航操作方案:泊位留足130%檔位,橋吊應集中移至泊位中間。拖輪性能良好、馬力富足,前后分配合理,拖纜用專用新纜,并且盡量帶在靠近首尾端部,以獲更大力矩。保證車、舵、錨處于良好狀態。須備好雙錨,橫距要充分考慮風流的作用。入泊時,靠泊角度要小,盡量做到平行靠泊。一個經驗方法,如果碼頭上有一條同樣的集裝箱船能拖開,則靠泊基本也沒有問題。
船舶在前后拖輪拖著的情況下,逐步慢慢放向碼頭。風大船舶壓攏很快,一般拖輪不需要頂就能靠攏碼頭,主要任務是把船貼向碼頭的速度抑制下來。
及時帶上拖輪,為了有更大的拖力力矩,拖輪盡可能帶在首尾端部。集裝箱船首尾瘦削,懸空風大帶纜困難,如需要可以先做下風帶好拖輪再靠。三條拖輪助泊,船頭有側推,可安排一條大馬力的拖輪,船尾帶兩條。船頭由側推、拖輪和錨控制。船尾用拖輪、車舵控制。需要時,可在快靠上碼頭前使用滿舵、短進車,對應急或平行靠泊非常有用。
控制好余速。由于大風時壓攏很快,余速快慢要合適,通過淌航和用車把船速控制住。一般可以控制在1海里6節、半海里4節、入泊2節左右。
適當橫距。由于壓攏很快,太攏會被動甚至有危險,橫距要比平時放的要開,一般需3鏈以上。早點對上泊位旗,然后用車維持住。這樣專心控制船舶的橫移速度。如船位沒有到對好,貼靠碼頭前還要匆忙調整船位,一邊往前一邊壓攏,判斷難度大不好把握,有被壓上前后泊位上他船的危險。有足夠橫距后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判斷,還可試試拖輪能否拖的住,如果感覺控制不住可立即逃出。
控制靠攏角度。根據壓攏的快慢和橫距的多少調整靠攏角,入泊前早點調整到跟碼頭平行。現在大型集裝箱船首尾弧度大,大角度貼靠碼頭有觸碰碼頭和橋吊危險。平行靠泊是安全靠泊極其重要的前提,如做到這個,稍帶有靠攏速度下的船舶的橫移動能可以在整排靠把的作用下被吸收,并防止首尾伸進觸碰碼頭。
控制靠攏速度。船舶由拖輪拖著逐步接近碼頭。應注意漲水急時,順流轉船力矩和頂風的風動轉船力矩都使船舶向左轉,兩者疊加后,船頭進去很快,有時還需船尾的拖輪快車頂才能扭轉船首向。這是大風浪靠泊的一個重要特征,要引起重視。必要時船首拋短錨抑制,但如果船首壓攏易控制就最好不要拋,以減少拋錨引起其它操作困難。
平穩貼靠碼頭。快貼上碼頭前,盡量調平船身,并且船舶在拖輪、側推、錨、車舵的控制下基本停住。前后平行貼攏后,令拖輪快車頂住及時帶上前后纜繩完成靠泊。
離泊是船舶從靜到動的一個啟動過程,只要拖輪拖的動,拖的足夠開,比靠泊相對要安全。但往往由于拖力有限,拖的很慢,需要很長時間,要有足夠的內心。有的船靠的嵌檔,開始在泊位上有其他船遮擋,容易拖出來。但拉出一倍船寬整個船露出外面后,就拖的困難。有的甚至在碼頭邊拖了近一個小時原地不動,需要增派拖輪或著只好靠回去。
選擇好的離泊時機,浪小流緩,風向角小。
配備足夠拖輪,前后分配合理,盡量帶在靠近船的首尾端部,以增加力矩。如果拖輪數量多,兩頭位置擺不下,帶在中間也有效果,可以產生作用整船上一個向外的力。
注意解纜的順序,大風天浪大流急,防止纜繩鉤住碼頭靠把或螺旋槳。纜子解光后,船前后移動會很快,要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可以留倒纜,等拖輪到位后再解。
起拖時先要平行拉開,防止一端拖的太快導致另一端觸碰碼頭。等有一定橫距后,再使船首或船尾先離。
一定要拖的足夠開后才能進車起航,如果橫距不足貿然進車,有被壓上岸邊的危險。因為船有速度后拖輪的效果就沒有了,只能靠船舶自己控制。而由于速度慢,風流作用壓攏大產生危險。進車的時機是,把船舶拖的足夠開,并船頭向外有約40度以上的較大角度。
進車后,加速要果斷,盡快駛向寬闊安全水域。如碼頭邊解拖輪困難,可以令拖輪跟到外面等船舶安全后再解。
結束語
大風浪操縱是引航中難度極大,風險很高的工作,要對大風浪作業的總體效益和所承受的風險做一個客觀、科學的權衡。作為引航員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大風浪的操縱水平,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應該積極的予以完成。希望有更多的相關人員重視和關注大風浪操作,探討大風浪操作的應對方法,從而更好的保證港口的生產和安全。
(作者單位:寧波引航站)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大風浪集裝箱船靠離泊作業的特點和難點;對大風浪中集裝箱船受風、流、拖輪、側推、錨、舵等各種作用力進行分析和計算;介紹集裝箱船大風浪作業時應選擇較佳靠泊時機、如何合理使用拖輪、錨等注意事項;最后介紹大風浪集裝箱船靠離泊的操作方法。
關鍵詞:大風浪 引航 集裝箱船靠離泊
寧波港冬天盛行強西北季風,夏天臺風影響頻繁,局部有地形造成的落山風——北侖四期碼頭南靠山,北朝海,夜間山頂吹向碼頭的山風、從碼頭吹向海面的陸風和南季風三者疊加。這些風的強度都能達到10級以上,而且間隔短,持續時間長,且全年都易發生,對港口生產影響很大。
海事等部門對船舶大風浪靠離泊進行一定的管制,寧波港邀請上海海事大學對大風浪作業做了課題研究。課題結論:風力≤13.8m/s為常規作業;13.9~15.5m/s為抗風作業;風力≥15.6m/s為高風險時段。根據經驗,風力≥10m/s影響已非常大,屬于大風浪作業的范疇。
大風浪作業的特點和難點
風流作用使船向下風漂移壓攏很快,船易產生偏轉,很難維持航向,靠泊前淌航保向困難等。船舶受風動力是風速的平方,如風力在11m/s和15m/s,兩者僅相差4m/s,而風動力增加接近一倍。所以當風速增加要引起足夠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拖輪助泊作業困難,為了能使拖輪產生更大的作用力矩,拖輪須帶在大船首尾端部,由于集裝箱船兩端瘦削,這就要懸空帶纜,難度很大。迎著風撇纜困難導致帶拖輪時間長,甚至帶不上。故拖輪沒有帶好前,不能輕易入泊,否則有危險。流急拖輪維持橫向拖的擺船位難,損失馬力大;浪大拖輪搖晃,損失拖力大還易發生斷纜。一邊要發揮較大的拖力而一邊又要防止斷纜,對拖輪船長操縱要求高。如在大風浪發生拖纜斷裂,對靠離泊是致命威脅。
1、拖輪
寧波港基本配備的是全旋回拖輪,主要是帶一跟纜后進行頂或拖。安排拖輪時要考慮下列因素:大風浪中拖輪要克服風流而損失的拖力大,一般要求安排大馬力拖輪來助泊;拉力只有頂力的75%,老拖輪實際發揮出的功率只有60%;船舶有前進或后退速度時,拖輪作用效果降低,大船航速超過5節,拖輪、側推都將不起明顯作用;1節流拖力將減10%,浪大拖輪劇烈搖晃,拖力更小,甚至無法助泊。一般風力≥10m/s,大型集裝箱船靠離時就應增加拖輪。
2、側推
大部分集裝箱船裝有首側推器,側推的馬力越來越大,抵過一條大馬力拖輪。拖輪擺位操作需要時間,提前量不易把握,而且拖輪操作水平有差異,同樣口令下會有不同的效果。有時需拖輪頂拖,拖輪纜機等會發生鼓障而產生危險。相比側推使用起來方便可靠,但要檢查運行情況,防止故障卻不知。
3、錨的運用
大風浪時,船舶往往頂風靠,船首受到的風動壓力大,為了抑制船首的靠攏速度,拋短錨制動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松鏈不能太多,要做到抓而不死,如果松鏈過多,導致船首被抓死,船將以船首為圓心,船尾甩上碼頭造成事故。不要用剎車松錨,用錨機絞下去,這樣能控制鏈長。一般先松一節落水,根據需要再松,一般控制在二節以內,否則不易被拖動。
4、車舵運用
大風浪操作注意事項
1、選擇較佳靠離泊時機
原則是選擇浪小流緩時段:浪大使拖輪搖晃拖力減少,還易發生斷纜,甚至無法作業;流大拖輪易被壓向下流方向,為維持拖纜正橫方向,損失拖力大。寧波北侖三期集裝箱碼頭最好選擇在漲水時段靠落水為佳。三期碼頭大風浪特點,漲水時風浪比落水小。而且落水時有壓攏流,流壓力和風壓力疊加,很難控制。漲水的流向基本跟碼頭平行,而靠漲水可以調節至內舷受流,橫向流動壓力起到減少橫向風動壓力的作用,所需拖輪拖力較小。另選擇好的風向,如果正橫來風,風動力將成倍增加,操作困難。最好選擇風旋角小,如首尾或八字來風時進行靠離作業。
2、做好準備工作
做好引航操作方案:泊位留足130%檔位,橋吊應集中移至泊位中間。拖輪性能良好、馬力富足,前后分配合理,拖纜用專用新纜,并且盡量帶在靠近首尾端部,以獲更大力矩。保證車、舵、錨處于良好狀態。須備好雙錨,橫距要充分考慮風流的作用。入泊時,靠泊角度要小,盡量做到平行靠泊。一個經驗方法,如果碼頭上有一條同樣的集裝箱船能拖開,則靠泊基本也沒有問題。
船舶在前后拖輪拖著的情況下,逐步慢慢放向碼頭。風大船舶壓攏很快,一般拖輪不需要頂就能靠攏碼頭,主要任務是把船貼向碼頭的速度抑制下來。
及時帶上拖輪,為了有更大的拖力力矩,拖輪盡可能帶在首尾端部。集裝箱船首尾瘦削,懸空風大帶纜困難,如需要可以先做下風帶好拖輪再靠。三條拖輪助泊,船頭有側推,可安排一條大馬力的拖輪,船尾帶兩條。船頭由側推、拖輪和錨控制。船尾用拖輪、車舵控制。需要時,可在快靠上碼頭前使用滿舵、短進車,對應急或平行靠泊非常有用。
控制好余速。由于大風時壓攏很快,余速快慢要合適,通過淌航和用車把船速控制住。一般可以控制在1海里6節、半海里4節、入泊2節左右。
適當橫距。由于壓攏很快,太攏會被動甚至有危險,橫距要比平時放的要開,一般需3鏈以上。早點對上泊位旗,然后用車維持住。這樣專心控制船舶的橫移速度。如船位沒有到對好,貼靠碼頭前還要匆忙調整船位,一邊往前一邊壓攏,判斷難度大不好把握,有被壓上前后泊位上他船的危險。有足夠橫距后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判斷,還可試試拖輪能否拖的住,如果感覺控制不住可立即逃出。
控制靠攏角度。根據壓攏的快慢和橫距的多少調整靠攏角,入泊前早點調整到跟碼頭平行。現在大型集裝箱船首尾弧度大,大角度貼靠碼頭有觸碰碼頭和橋吊危險。平行靠泊是安全靠泊極其重要的前提,如做到這個,稍帶有靠攏速度下的船舶的橫移動能可以在整排靠把的作用下被吸收,并防止首尾伸進觸碰碼頭。
控制靠攏速度。船舶由拖輪拖著逐步接近碼頭。應注意漲水急時,順流轉船力矩和頂風的風動轉船力矩都使船舶向左轉,兩者疊加后,船頭進去很快,有時還需船尾的拖輪快車頂才能扭轉船首向。這是大風浪靠泊的一個重要特征,要引起重視。必要時船首拋短錨抑制,但如果船首壓攏易控制就最好不要拋,以減少拋錨引起其它操作困難。
平穩貼靠碼頭。快貼上碼頭前,盡量調平船身,并且船舶在拖輪、側推、錨、車舵的控制下基本停住。前后平行貼攏后,令拖輪快車頂住及時帶上前后纜繩完成靠泊。
離泊是船舶從靜到動的一個啟動過程,只要拖輪拖的動,拖的足夠開,比靠泊相對要安全。但往往由于拖力有限,拖的很慢,需要很長時間,要有足夠的內心。有的船靠的嵌檔,開始在泊位上有其他船遮擋,容易拖出來。但拉出一倍船寬整個船露出外面后,就拖的困難。有的甚至在碼頭邊拖了近一個小時原地不動,需要增派拖輪或著只好靠回去。
選擇好的離泊時機,浪小流緩,風向角小。
配備足夠拖輪,前后分配合理,盡量帶在靠近船的首尾端部,以增加力矩。如果拖輪數量多,兩頭位置擺不下,帶在中間也有效果,可以產生作用整船上一個向外的力。
注意解纜的順序,大風天浪大流急,防止纜繩鉤住碼頭靠把或螺旋槳。纜子解光后,船前后移動會很快,要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可以留倒纜,等拖輪到位后再解。
起拖時先要平行拉開,防止一端拖的太快導致另一端觸碰碼頭。等有一定橫距后,再使船首或船尾先離。
一定要拖的足夠開后才能進車起航,如果橫距不足貿然進車,有被壓上岸邊的危險。因為船有速度后拖輪的效果就沒有了,只能靠船舶自己控制。而由于速度慢,風流作用壓攏大產生危險。進車的時機是,把船舶拖的足夠開,并船頭向外有約40度以上的較大角度。
進車后,加速要果斷,盡快駛向寬闊安全水域。如碼頭邊解拖輪困難,可以令拖輪跟到外面等船舶安全后再解。
結束語
大風浪操縱是引航中難度極大,風險很高的工作,要對大風浪作業的總體效益和所承受的風險做一個客觀、科學的權衡。作為引航員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大風浪的操縱水平,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應該積極的予以完成。希望有更多的相關人員重視和關注大風浪操作,探討大風浪操作的應對方法,從而更好的保證港口的生產和安全。
(作者單位:寧波引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