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通信管理 局王霞
一手促發展一手保安全
——不斷提升我省互聯網行業管理水平
江蘇省通信管理 局王霞

自1994年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互聯網的發展非常迅猛,已成為社會生產的新工具、經濟貿易的新載體、科技創新的新平臺、公共服務的新手段、文化傳播的新途徑、生活娛樂的新空間,帶動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傳播模式、社會組織模式的深刻變革,對經濟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江蘇省已成為互聯網大省,在基礎設施、基礎資源、用戶規模、行業發展發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基礎設施。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了1858145公里,位居全國第一。省際出口帶寬達到了4940G,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總數達到3138萬個;寬帶互聯網平均速度達到4.66Mbit/s,居全國第三;全省移動電話基站數達到19.94萬個,全國排名第三。
——基礎資源。《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江蘇省IPv4地址總數為1589萬個,占中國大陸地址量的4.81%;江蘇省網站主辦者注冊使用獨立域名總量約67.22萬個,占域名總數比例的3.5%。
——用戶規模。截至2014年8月,全省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到7759.46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為1504.03萬戶,位居全國第3位,4M 以上用戶占比89.3%。移動互聯網用戶6255.44萬戶,居全國第2位。截至2013年底,全省網民數量達到了4095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其中手機網民數量達到3349萬人,占總體網民的81.8%。
——行業發展。截至2014年9月,全省獲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互聯網企業有1883家,2013年全省互聯網企業業務總收入為236.46億元;備案網站總數為34.17萬個,接入網站總數為19.16萬個。互聯網產業在創新中發展,電子商務交易、互聯網金融類應用不斷增長,涌現出一批互聯網經濟骨干企業。蘇寧易購等7家企業列入商務部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名單。中國制造網、365地產家居網、同程網、途牛網等陸續上市實現規模發展,睢寧沙集鎮開創農民網商創業模式。截至2013年底,全省有124家網絡交易平臺,網絡交易總額達到4013.82億元。
近年來,省通信管理局作為省互聯網行業管理部門,一手促發展,一手抓安全,統籌處理行業發展與信息安全管理的關系,科學系統地謀劃行業管理的新思路、新辦法、新途徑,創新互聯網行業管理的理念、機制和手段,取得了積極進展。
推進業務分類管理,促進行業快速發展。一是突出業務監管重點。針對在線交易業務發展迅猛的情況,制定審核標準,落實審核規范,降低業務風險,加強對辦證企業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協議的審查,確保交易資金的安全。二是完善重點業務現場審核機制。與省市互聯網協會建立協作配合機制,委托協會對屬地內的企業進行現場審核。三是以許可證年檢為抓手清理不合格企業。2014年5月完成對全省1614家互聯網企業2013年的年檢工作,清理了185家不合格企業。四是加快許可證審批速度。按照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將經營許可證審核速度由法定的兩個月加快至1個月內,同時加強對企業經營行為事中和事后的監管,確保市場監管不缺位。
實施企業分級管理,促進接入市場健康發展。以互聯網接入服務企業為抓手,加強網站管理。一是實施分級管理。根據接入服務企業的“兩率”(網站備案率、備案信息準確率)及配合執法等情況,對企業進行星級評定。對網站備案“兩率”高,依法經營情況好的單位,加快審核速度;對工作不達標的企業采取延遲審核、暫停審核等多種方法,督促其采取措施落實工作要求。二是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大力打擊為備案信息不真實的網站代為履行備案手續、接入未備案網站、接入違法違規網站等行為,按照違法違規行為的嚴重性,分別采取誡勉談話、下發責令改正通知、進行行政處罰的處理措施。三是加強政策宣貫和培訓。召開全省接入服務工作會議、“兩率”較低的接入服務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加強對網站接入、網站備案相關政策法規的宣貫。對全省網站備案專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政策法規和業務水平。
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加快建設網絡強省步伐。指導省互聯網協會積極開展工作,搭建企業溝通與發展的橋梁。一是服務企業發展,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工作委員會等七個專業委員會,先后組織開展了電子商務網站運營、網絡動漫游戲、呼叫中心業務經營發展等專題研討會,促進互聯網細分產業的交流與發展。二是以江蘇互聯網大會為載體,著力打造江蘇互聯網發展的成果展示平臺、權威發布平臺、業界交流平臺和產業對接平臺,取得熱烈反響,有力推動了行業交流,聚合了產業力量,促進了我省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三是開通南京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高效疏通互聯網網間流量,使得跨網訪問速度得到明顯提升。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開通必將進一步刺激信息消費,吸引更多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高新企業落戶江蘇,促進江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實行互聯網企業業務發展動態管理。在許可證申辦和年檢環節,要求企業認真填寫IP地址、機房地址、域名等信息并及時更新;重點對上年度收入超過300萬元的互聯網企業實行月報統計制度,及時跟蹤了解行業發展狀況與趨勢;建立不良記錄與黑名單機制,形成較為完善的互聯網企業視圖。
不斷提升網站備案信息準確率。一是在全國率先與省公安、工商部門建立網站備案身份證信息、工商營業執照信息核驗機制。二是加強對網站備案信息的核查撥測。對新增網站嚴把審核關,確保新入庫備案信息的準確性;對存量網站加大核查力度,督促接入服務企業及時對錯誤數據進行變更和清除。2014年5月下發的《工業和信息化部ICP備案數據抽查評估統計報告》顯示,江蘇地區接入服務企業網站備案主體信息準確率為88.3%,超出全國平均平均水平5.8個百分點;接入信息準確率為78.5%,超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三是通過IDC管理系統實時發現活躍的IP、域名、網站、網絡應用等各類資源,實行各系統間數據的動態比對,及時發現企業漏報、錯報的信息,真正做到數據可信可用、行為可查可溯,進一步提高互聯網基礎資源數據庫”的準確性。
以掌握互聯網基礎資源為核心,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比較優勢,加強技術手段建設,實現“以網管網”。一是自主建設增值電信業務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互聯網綜合管理平臺,分別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和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實現了未備案網站、接入資源違規轉租和網站有害信息等的自動監測;平臺還具備對全省互聯網站的內容分類管理功能,形成了12大類44項網站分類數據庫,為各部門有的放矢地對管理對象實施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在全國率先建設了省級接入服務商共建平臺,節省企業人員、資金投入的同時,實現了省內網站備案數據的資源共享。三是建設互聯網事件應急指揮平臺,與省內各互聯網管理部門,接入服務商、域名注冊商、DNS解析服務商網上聯動,實現省內網絡信息安全事件的快速定位和處置,做到應急狀態下域名注冊和解析在半小時內可以取消和停止。
開展基礎電信企業的信息安全責任考核。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一部署,從2013年開始全面落實省內三家基礎電信企業信息安全管理責任。一是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細化了考核評分標準,重點從考核項目完成的時間節點、配合監管項目內容、檢查整改等方面進行了細化,明確考核要點和目標要求,切實保障考核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多次召開省市縣三級宣貫會,學習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責任考核的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對考核要點與評分標準進行解讀和宣貫,對重點工作進行部署。要求明確信息安全專職機構及人員的崗位職責,切實發揮專職部門在企業內部信息安全工作的牽頭負責作用。三是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對考核情況進行通報。除了加強對基礎電信企業省公司的現場檢查,每年還將全省13個地市的市級公司全部巡查一遍,督促企業加強信息安全人員配備、各項制度的落實、相關系統的建設及規范管理和使用。
開展增值電信企業的信息安全責任考核。進一步加大對增值電信企業的日常監管力度,加強屬地化管理,委托地市互聯網協會定期對增值電信企業進行現場走訪,并將走訪評價作為經營許可年檢的參考依據。重點加強對接入服務企業的信息安全責任考核,督促接入服務企業切實履行“誰接入,誰負責”的職責,加強對接入網站的自查清理,杜絕接入未備案網站、黑名單網站等違法違規網站,落實對所接入網站內容的核查責任,確保違法違規網站早發現、早處置。
強化環境治理。根據省“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通過“發動行業力量、加強資源管理、強化手段建設、配合部門協作”四項舉措,發揮了“掃黃打非”主戰場的作用。近年來,共牽頭或配合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等十余項專項行動。配合公安、安全、文化等部門破獲“賭球”、“假發票”、“私服外掛”等多起案件。今年以來,關閉各類違法違規網站633個,其中淫穢色情網站42個,將119個網站列入黑名單管理;先后向省“掃黃打非”辦、省公安廳等提供涉嫌淫穢色情網站線索4條;監測和屏蔽“成人衛星電視”等淫穢色情類短信5195條;組織全省基礎電信企業自查發現并刪除涉黃網頁鏈接17條,有效凈化了我省的網絡環境。中央“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專職副組長李長江同志、督查組督查專員李寶柱同志先后多次到江蘇調研,充分肯定了我局在互聯網領域的“掃黃打非”工作。
加強正面引導。一是2007年以來,按年度發布《江蘇省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和《江蘇省青少年互聯網使用狀況調查報告》,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了解江蘇互聯網發展和使用狀況提供了重要參考。二是自2009年起連續六年組織開展“陽光網絡伴我成長”主題系列活動,上千場未成年人網絡文明教育宣講走進校園、走進社區,受眾超過20萬人;建設了100個未成年人陽光網絡實踐基地;開展未成年人互聯網體驗夏令營、知識競賽等形式新穎的活動,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文明上網意識。三是自2008年以來組織開展了“文明辦網”先進單位創建工程,制定《文明網站爭創先進單位評選指標體系》,共評選出“文明辦網”先進單位40家,行業特色和地域特色網站76個,為弘揚江蘇特色的網絡文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導效應。四是發揮協會作用,積極倡導行業自律,推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組織網絡信息安全培訓,累計培訓7799人次。
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應用創新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對互聯網行業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不斷提出新的挑戰。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將以開展信息安全責任考核為抓手,進一步提升基礎數據資源準確性,提高技術手段建設和應用水平,服務互聯網企業快速健康發展,拓寬思路,創新方式,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互聯網行業發展和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為促進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江蘇由網絡大省向網絡強省的轉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