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無線網優中心 戴建東 谷俊江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運維部 施林華 朱凱
蘇州聯通與上海聯通邊界全業務對接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無線網優中心 戴建東 谷俊江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運維部 施林華 朱凱
對常用的靜態遷移和硬切換伴隨遷移在不同場景下對用戶的感知影響進行了分析。蘇州聯通與上海聯通對接采用了最先進的Iur over IP方式承載。蘇州—上海邊界方案實施前邊界硬切換成功率為73.28%,實施后為99.97%;滬寧高鐵方案實施前高鐵省界掉話率為25.8%,方案實施后為0.25%。
全業務;對接;省際邊界
中國聯通傳統的省際邊界,往往只對接語音業務,且采用硬切換的策略,成功率及感知均無法得到保障。為提升各省際邊界的用戶感知,保障跨省高速,高鐵用戶體驗,提升網絡整體指標,江蘇聯通同上海聯通一起努力,打通省際Iur〔RNC(無線網絡控制器)與RNC的接口〕,實現全業務軟切換,把3G時代用戶感知至上的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1.1 背景
經過江蘇聯通、蘇州聯通分公司與上海聯通的不懈努力,最終打通蘇州聯通和上海聯通之間城域網,將蘇州聯通的RNC1560(1560為RNC的編號,下同)和RNC1563與上海聯通的RNC165完成Iur接口對接。
RNC Iur接口可以采用ATM(異步傳輸模式)或者IP(網際協議)承載的承載方式,考慮ATM方式需要占用2條155 Mb/s的國干網長途光路,消耗資源較大,蘇州聯通與上海聯通Iur口對接采用了最先進的Iur over IP方式承載。組網模式見圖1。
1.2 邊界切換是如何實現的
手機在長距離通話過程中跨RNC移動,為保證業務的連續性,就必須進行RNC遷移。RNC遷移可分為靜態遷移、硬切換伴隨遷移等。下面對常用的靜態遷移和硬切換伴隨遷移在不同場景下對用戶的感知影響進行分析。
1.2.1 硬切換伴隨遷移
硬切換伴隨遷移是進行跨RNC的硬切換導致的遷移。硬切換伴隨遷移過程中,手機拆除和SRNC(服務RNC)的連接,建立和DRNC(漂移RNC)的連接,即手機從源RNC硬切換到目標RNC,同時Iu〔(CN)核心網和RNC之間的接口)發生變化的過程。由于遷移過程需要手機的參與,所以也稱之為手機涉及的(手機involved)遷移。
華為《WCDMA協議與信令分析手冊》6.6.3節中硬切換伴隨遷移信令流程見圖2。
1.2.2 靜態遷移
靜態遷移是在DRNC增加RL(無線鏈路)之后導致的遷移。在發生靜態遷移之前,手機就已經在DRNC中建立RL并和DRNC建立連接,因此靜態遷移是手機不涉及的遷移,發生遷移之后,原來的DRNC變成了SRNC,Iur接口的連接被釋放,Iu接口發生遷移。
華為《WCDMA協議與信令分析手冊》6.6.2節中靜態遷移信令流程見圖3。


從原理分析,相對于硬切換伴隨遷移,靜態遷移過程中SRNC-DRNC之間存在鏈路通道,遷移成功率要遠高于硬切換伴隨遷移,存在天然的優越性。蘇州聯通與上海聯通跨省邊界采用了IP承載的Iur口加靜態遷移的策略,既提升了用戶的感知,又最大化簡化了對接的流程,便于省際間實施。
手機進行跨省RNC遷移時打開靜態遷移能實現跨省RNC軟切換,較少掉話風險,因此比較適用于長通話跨省RNC的用戶,如邊界、高鐵、高速場景的用戶。
2.1 高鐵場景
蘇州與上海高鐵行程切換流程見圖4:

在蘇州境內高鐵上,手機長呼通話從RNC1564起呼后通過RNC1562再到RNC1560,若RNC1564未打開靜態遷移,此時手機的控制RNC依然為RNC1564,到RNC1560時只能為硬切換;打開RNC1564靜態遷移后,RNC1564軟切換至RNC1562后,控制RNC為RNC1562,再到RNC1560時將再次發生軟切換。示意流程見圖5。
同理,在蘇州與上海邊界手機跨RNC移動時,為實現跨RNC軟切換,提高切換成功率,減少掉話,可以開啟靜態遷移。江蘇與上海邊界RNC切換示意流程見圖6。
如果蘇州聯通RNC1560到上海聯通RNC165不打開靜態遷移,當用戶在高速、高鐵上長時間通話時,從蘇州聯通RNC1560起呼跨過上海聯通RNC165后,將發起一次硬切換,除了切換成功率很難得到保障之外,還需要蘇州聯通添加上海聯通所有與RNC165相鄰的RNC的數據。
當打開蘇州聯通RNC1560到上海聯通RNC165的靜態遷移后,當用戶長時間通話從蘇州聯通RNC1560到達上海聯通RNC165后,將發起靜態遷移SRNC變成上海聯通RNC165,由上海聯通RNC165向周邊RNC發起軟切換,保障切換成功率的同時,無需添加上海聯通過多鄰RNC數據。蘇州聯通通過打開RNC1560到上海聯通RNC165的靜態遷移,實現地市間的軟切換,同時保證了高速、高鐵場景的用戶感知。
開啟靜態遷移前后手機長呼切換及掉話風險見表1。



?
2.2 高速場景
手機在滬寧高速上通話(蘇州聯通RNC1564起呼)向上海方向移動,跨RNC時存在IUR口進行軟切換,如果RNC1564未打開靜態遷移功能,則此時SRNC依然為RNC1564,再向RNC1560移動時發生硬切換;RNC1564打開靜態遷移,SRNC為RNC1562,向RNC1560切換時為軟件切換;同理,進入上海RNC時,打開靜態遷移后能實現軟切換,反之則發生硬切換。流程見圖5。
2.3 指標對比
蘇州聯通與上海聯通對接成功后開啟靜態遷移,從表2的對比指標可以看出,方案實施前后網絡整體指標保持穩定,掉話率等指標有所改善。

?
1)蘇州—上海邊界。
蘇州聯通RNC1560與上海聯通RNC雙向實現軟切換,方案實施后軟切換的成功率相比之前硬切換有了明顯的提升:方案實施前邊界硬切換成功率為73.28%,方案實施后邊界軟切換成功率為99.97%。
2)滬寧高鐵。
蘇州聯通與上海聯通Iur口對接前,高鐵場景掉話率高,用戶體驗差,方案實施后掉話率大幅下降,用戶感知得到質的提升,方案實施前高鐵省界掉話率為25.8%,方案實施后高鐵省界掉話率為0.25%。
Iur口對通前,滬寧高鐵在蘇州上海邊界由于硬切換失敗導致掉話,Iur口對通后,蘇州上海邊界實現軟切換,語音、數據、組合業務多次測試,無掉話發生。高鐵用戶感知有了質的提升。
聯通與華為聯合打造蘇州聯通精品網絡,突破原有組網思路,把用戶的感知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省際跨多RNC切換,省際邊界網絡質量研究課題中是業界的一次嘗試。沒有復雜的技術難題,沒有高昂的建設投入,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為用戶提升體驗的執著。
展望未來,4G時代,技術革新,組網復雜,電信業的競爭也趨于白熱化,如何能立于不敗之地,得到更多的用戶的青睞?唯有“不忘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的理念,不斷提升用戶感知,踏實經營網絡,為每一個用戶營造更加精彩的通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