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向飛
摘要: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財政資金補貼項目的逐漸增多,專項資金管理有了更豐富的內容。今年來,每項財政資金都有其使用原則和管理辦法,財務核算上都有各自的特點,但也導致了對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管存在空位、錯位、不到位的現象。本文就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看法。
關鍵詞:財政專項資金;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一、引言
一般來說專項資金是指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給行政事業單位,用于完成專項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單獨報賬結算的資金。在日常操作中,通常采用的是“扣除界定發”,即扣除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以外的,由財政安排以及上級單位撥付的財政資金等,全部作為專項資金。
專項資金有三個特點:一是來源于財政或上級單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項;三是需要單獨按項目核算。
二、專項資金管理中的問題
1.來源渠道不集中。今年來,我國對“三農”及其他專項資金加大投入,專項資金來源渠道多,范圍廣,并且較為分散。由于有些專項資金未經過財政渠道下達,不利于監督管理,所以常出現專線資金截留或者是挪用的現象。而有的項目雖然由縣鄉共同監管,但相關的會計資料、資金的撥付均在縣級,縣級因項目多人手少,不能每個項目都可能監管到位。所以就會出現錯位、缺位現象。從而不能夠發揮專線資金應有的作用。
2.冒領、虛報騙取。因為專線資金大都是直接補貼而不需要償還,對于受益人來說幾乎是無本萬利的,出于人性的一種貪念,為了部門、個人利益,很對人便不擇手段的去騙取財政資金。今年初,央視披露了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虛報農村學生數量,騙取國家教育扶持資金的丑聞。這種違法亂紀的行為不僅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教育進程,同時還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
3.預算編制缺乏規范性。這幾年中國各地的財政預算中普遍推行了部門預算和細化預算的編制方法,基本上實行的是“人員經費按標準,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實際”的規定。但對于專項資金按實際便說明專項資金分配缺乏科學合理的標準和依據。而在預算編制中,又缺少對經濟運行狀況的科學預測和編制方法。這一問題嚴重影響著專項資金的管理。
4.價款結算不合規。有些單位沒有嚴格按照計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價款,不按工程進度撥付建設資金;有些單位管理費控制不嚴,超預算較多,擠占建設成本;有些建設單位項目完工后遲遲不組織驗收并進行資產結轉,認為延長項目建設期,多分攤費用,多計成本。
5.重撥輕管現象?!爸胤峙洌p管理”的觀念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雖然在項目資金分配和審核及撥付上有財政部門把關,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疏忽管理,監督不到位。實際執行中往往有單位部門從主觀認識上忽略掉項目執行的約束力。致使財政專項資金的支出出現不合理,使財政部門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另外,由于上級部門或本級財政的政策的不穩定性,有關新的政策不斷出臺,相應的地方政府也要及時隨著政策的變動而調整。
三、加強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根據公共財政的要求,依法理財是財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加強制度建設,嚴格依法執行。完善管理機制,細化管理辦法。加強項目專項資金申請報告的審核,必須具備比較成熟的條件,要對項目實施單位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進行上報和審批才能為資金到位后的分配、撥付等程序有個良好的基礎。
2.程序透明,規范操作。對于扶貧救助資金等發放范圍廣、數額大、對象分散這一類的資金情況時,應該利用媒體等對有關政策依據進行詳細介紹,使得廣大群眾對補貼范圍、標準級發放方式等有個大概的了解,避免出現虛報冒領騙取財政資金的情況。對資金的撥付、發放要進行公開,對于享受救助的范圍、申報條件、發放多少、求助期限都應在有關街道、社區予以公開。而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要做到??顚S谩H斯芾?、專賬核算、專戶儲存,杜絕一切不良現象。
從項目施工質量到合格驗收都要接受當地群眾的監督,要做到項目的透明度,公平、公正、公開的去實施。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
3.加強財政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h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與農口、發改等主管部門及鄉、鎮的協調配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做到每一級別的管理部門不缺位、不錯位。
認真聽取項目單位有關責任人的情況介紹,實地勘察項目實施三維的生產經營場所及相關設施。通過對上報審批文件、各種招投標文件、工程施工、預算合同等等這些資料的檢查、核對,能夠發現項目資金的撥付是否及時,是否與項目的完成進度相符,項目單位的資金流向是否與項目實施方案相一致。而在最后的檢查過程中除了運用日常檢查中現金的突擊盤點方法外,還有注意銀行對賬單的核對、往來賬項的核實、實物工作量的查驗,對于救災、救助等資金,要對項目單位提供的受益人名冊運用電話核實或實地詢問等方法進行驗證。
4.加大處罰力度,確保資金安全。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計劃走,監督跟著資金走”的原則,切實加強專項資金的監督,確保其運行的安全。通過對資金的監督,在使用過程中如出現問題,必須及時的修改,對違反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擠占、挪用等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甚至要追究單位負責人和具體經辦人的責任。做到絕不姑息遷就,確保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結束語
在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中,我們應該不斷地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而調整改變。我們要以群眾為基礎,以人民利益為重去做好每一項目的細節,去核對好資金運用過程中的每一步。
參考文獻:
[1]王新秀.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論壇,2008.
[2]盧大美.財政專項資金實行項目化管理的探討[J].當代經濟,2008.
[3]張玉中.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研究[J].當代經濟,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