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強
摘要:近些年來由于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企業競爭日趨激烈,許多企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其中主要就是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國目前許多企業出現融資難,融資困難制約了企業可持續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財務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針對如何有效提高融資效率,本文結合不同企業類型從五個方面提出加強融資管理的思路和舉措。
關鍵詞:融資管理;融資方式;融資環境;融資需求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一、企業融資管理的現狀
(一)融資觀念落后。很多企業缺乏通過金融市場融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多地依靠政府的優惠政策,“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有些企業以曾為國家上繳過很多利潤而要求政府追加投入資本或減稅讓利。更常見的是企業不管是否符合條件,一味通過“游說”或賄賂,要求政府干預銀行,迫使銀行發放貸款或實行優惠的貸款條件。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融資政策上,要把中小企業與大型骨干企業同等對待,積極疏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二)融資方式單一。由于我國金融格局長期以來是由銀行信貸的間接融資占絕對主導地位,再加上企業財務人員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所以企業在融資方面對銀行存有極大的依賴性,導致融資工作幾乎等同于單純地“跑銀行,拉貸款”。融資渠道的單一使得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資金來源和運用的靈活性不高,財務風險增加;融資方式的單一同時也意味著融資租賃、票據貼現與轉讓、應收賬款讓售等融資方式沒有在企業融資管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從河南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河南有74.6%的中小企業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有85.3%的企業需要再融資,而這些中小企業對融資方式的選擇主要是銀行貸款。
(三)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較差。成本觀念較差主要體現在企業融資過程中缺乏成本—收益原則的考量,籌資工作的立足點不是企業的資本結構和綜合資金成本,違反了現代財務成本原理。更多時候是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需要資金時,財務人員去融資,并且是籌措到資金就算完成了融資任務,并沒有考慮資金結構與資金成本。風險意識較差則體現在:一方面企業普遍存在盲目舉債經營的現象,不管企業資金利用率高低,不管企業資金成本的大小,也不論企業資本結構如何;另一方面,企業在盲目借入資金后,沒有對借入的資金進行合理的財務規劃和理財,資金的占用、閑置和浪費很大。企業融資管理上淡薄的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使企業的融資管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加強企業融資管理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方式。企業融資方式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兩種。內源性融資是指企業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盈余求得生存與發展,增加企業盈余的方法不外乎增加節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加企業利潤,降低成本和費用。據世界銀行對溫州等地區的企業調查顯示,企業無論是初創時期還是發展時期,都高度依賴自有資本融資,其中至少62%的資金依靠企業主自有資金或企業前期利潤解決。這表明,內源融資仍是浙江眾多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比重偏高超過5成。外源性融資主要分為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主要是指銀行貸款,而銀行貸款可分為政府性貸款、商業銀行的商業性貸款和世界多邊組織(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等)的貸款。政府政策性貸款通常是與其產業政策相聯系的,世界多邊組織貸款是國家主權貸款,具有一定的扶持性質。直接融資主要是在證券市場或銀行間市場發行各類債券、票據等形式,實現融資資金的取得,此類融資方式融資成本相對較低、期限較長,但對融資主體的條件要求相對較高。
(二)加強資金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首先,要合理預測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因為各種籌資方式資金成本的高低與資金市場中“資金商品”的可供量直接密切相關,只有充分考慮資金市場的供求狀況,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籌資成本。其次,要充分比較各種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包括含有多種融資方式的混合性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從中選擇資本成本最小的。加強風險意識體現在合理選擇籌資方式,因為不同融資方式的風險各不相同。如權益型融資可以獲得永久性資本,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但是企業需要出讓部分投票權和收益權,而債務型融資雖然無須出讓收益權和投票權,但是卻有還本付息的硬性壓力。此外,即使同一種融資方式,在不同時期和處于不同時期的企業都是不同的。總之,企業加強籌資管理、增強資金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的基本原則是,在籌資風險一定的情況下使籌資成本最低,或者在籌資成本一定的情況下使籌資風險最小。
(三)加強和完善融資數量與期限管理。在數量管理上,應提前對融資的數量做出規劃或預測,并根據預測或規劃安排融資數量,力求融資結構合理,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融資數量可能來自各部門的預算或各項目的規劃,也可能來自財務部門根據歷史數據作出的回歸分析預測。數量管理的目標是不影響部門或項目的資金使用時間,融資數量要得當,最佳狀態是既沒有多余也沒有缺口。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很難達到理想狀態,這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有一個調解安排,成立融資數量調解資金。當融資數量多余時,把它納入基金中;當融資數量短缺時,從基金中拔付部分資金補償。期限管理是相對于債務融資來說的,其目標在于總體和個體的期限要平衡。此外,介于股票和債券之間的可轉換債券也是一種中長期負債。至于短期負債,因為它對企業經營和財務的壓力比長期負債要大得多,所以企業尤其要注意短期負債的管理,在償還能力上,短期負債要和企業的現金流和收益流相適應。在風險管理上,不同的短期負債在不同經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風險和成本。
(四)善于利用融資環境和時機,實現適時融資。企業需要制定一個科學的資金需求計劃和融資計劃,在融通資金時,要結合融資環境和自身的融資需要考慮。企業在融資時要注重時機的選擇,要對資金市場,政府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等宏觀調控政策具有合理的預期。
三、結束語
企業的發展既要靠自身的積累又要靠外部投資者注資,企業合理的融資結構應該是由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共同構成。內部融資管理首先要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減少費用,提高企業收益來源和金額,從而增加企業利潤留存收益;其次要減少資金的閑置和占用,提高貿存收益的資金利用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