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
摘要:融資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融資管理制度、降低融資風險、加強融資規模的管控,是企業融資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通過對企業融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進而提出相應的措施,希望對企業資金管理、特別是融資管理方面有所幫助。
關鍵詞:融資管理;債權融資;風險管控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流動資產中最活躍的部分。在企業資金管理方面,加強融資管理對降低企業風險、控制融資規模、降低企業財務費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現代企業在融資管理方面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一、企業融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融資規模與經營規模不匹配
企業在自有資金不能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投資支出等資金需求時,就需要采取融資的方式進行資金的籌集。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融資方式包括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兩種方式,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來講,股權籌資難度較大,并且在市場上找到投資者比較困難,所以企業大多數情況下會采取債權融資的方式。企業的債權融資方式應與經營規模相匹配。超出合理范圍內的融資規模說明企業舉債過多,很有可能會加重企業負擔,造成財務費用過高,出現“雙高”的局面;而融資規模過低說明企業舉債太少,未能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可能影響企業的擴大再生產。目前許多企業還未能在融資規模與經營規模之間找到平衡點,或者是相對平衡點。例如上市公司TW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約30億元,而負債規模則達到了50-60億元。依據某國內著名專家分析,依照該公司收入規模,負債規模控制在6億元左右較為理想。融資規模與經營規模不匹配,是許多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
(二)企業融資種類單一、結構不合理
債務融資按照是否帶息分為帶息負債和非帶息負債兩種,而按照融資方式則可以分為應付票據、借款、融資租賃、應收賬款保理等若干種。企業在進行債務融資方式的選擇方面,應在滿足生產經營和投資支出的資金需求條件下,盡量選擇非帶息負債的融資方式,這樣既滿足了資金需求,彌補了自有資金的不足,又可以壓縮企業財務費用,降低融資成本。然而,實際中許多企業在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中處于乙方的位置,只能在有限的幾個與之合作的金融機構中對具體融資方式進行選擇,通常采用這些融資方式對金融機構有利,而對企業來講融資成本較高,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三)企業風險意識較為淡薄,融資管控力度不足
許多中小型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在融資管理方面風險意識較為淡薄,管控力度不足。例如,企業未能按照籌資戰略目標和規劃擬訂合理的融資方案,在資金不足時盲目的進行融資;在進行境外融資時,未對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市場及法律環境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未制定關于融資的內部審批制度,也不嚴格按照《公司法》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從而造成融資管理流程混亂;重大融資方案,未按照企業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集體決策或聯簽,搞“一支筆”、“一言堂”,大大加大了企業的風險;還有某些企業不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對融資資金進行管理和使用;這些都是企業風險意識淡薄、融資管控力度差的具體表現,從而加大了企業的融資風險,很可能造成企業不能償還到期融資、金融機構不再對其提供資金支持、進而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嚴重后果。
二、企業融資管理應對策略
(一)依據企業戰略目標,制定合理的融資規模
企業應當依據整體的戰略目標與規劃,結合年度全面預算,在保證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及投資活動順利進行的情況下,制定融資的整理規劃,擬定融資方案,明確年度融資規模。融資規模要充分考慮企業收入、成本、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等財務指標,要與公司的戰略目標相匹配。這樣,企業才能充分利用自有資金,避免資金的沉淀、浪費,又能保證舉債規模合理,減輕自身負擔,盡可能地增加利潤。
(二)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融資方式,優化融資結構
在融資規模確定的情況下,如企業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談判能力強,資金回籠快,那么企業在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中也將處于有利地位,企業可以在融資方式上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融資方式。如企業近期內急需大量資金進行集中采購,支付方式為現金,那么企業可以選擇能夠提供資金支持的金融機構中成本最低的短期借款進行融資;如果供應商所在行業競爭激烈,企業議價能力強,企業可以選擇銀行承兌的方式進行融資,將實際付款期限推遲,從而降低了企業的資金成本。融資種類的選擇,包括融資期限的長短、融資成本的高低,都影響著企業的融資結構,最終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三)增強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控,降低企業融資風險
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增強風險意識,注重風險點的管控,將企業的融資風險降到可控范圍內。例如,企業的融資方案應當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不能與公司戰略背道而馳;進行境外融資時,要充分考慮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法律環境,甚至包括人文環境,對境外融資的可行性進行充分的論證、分析;加強基礎工作建設,依據《公司法》的規定,建立符合公司管理要求的內部管控制度,在辦理融資業務時按照制度的要求履行相關手續,降低企業的融資風險;對于重大融資方案,應按照企業內部審批權限的要求進行集體決策或者聯簽,避免把權利集中在某一人或某幾人的手上;在融資資金的具體管理中,應完全按照融資方案確定的用途在履行完內部審批程序的基礎上進行使用,不得挪作他用,由于特殊原因確需改變資金用途的,應履行相應的審批手續。
綜上所述,融資管理對于企業具有降低財務風險,減輕企業財務負擔等具有重要意義。加強融資管控,特別是合理確定融資規模與融資結構、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融資管理的重要途徑。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符合法律法規的相關融資管理制度,以降低融資風險,將融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